Trial and Error 嬰幼劇先峰的學習和實踐

撰文:徐嘉蒓 Kasen Tsui

嬰幼兒劇場近年在香港嶄露頭角,本地首個嬰幼兒劇場創辦人黃育德,早前在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有關「協作的藝術」(The Art of Facilitation)的研討會上,向劇團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家長分享她的創作經驗。

縱使有豐富演藝及教育經驗,黃育德與兒童協作時,也曾碰壁和妥協,要不停在自由和框架中拿捏,學習如何在自我和社群中收放自如。她形容嬰幼兒劇場的創作如同做實驗,只有不斷實踐、反思和修正才會成功。

全球嬰幼兒劇場處青壯時期 香港仍在萌芽

黃育德是本地嬰幼兒劇場的先行者。她有演藝及教育學位,曾先後到主流及特殊學校授課,有感觀知覺科的實戰教學經驗,又曾到日本深造。她在2015年全職創辦「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屬香港首個嬰幼兒劇場。

嬰幼兒劇場早在七十年代面世,各地相關劇場約2009年如雨後春筍,直至2013年才普及盛行,目前屬於非常「年青」的發展階段。黃育德曾經觀賞過歐洲及亞洲各地的嬰幼兒劇場,發現因文化地域不同,各地作品均富有當地色彩。例如,意大利重視多媒體,多以肢體表達取代語言;澳洲強調與小朋友同步,開放討論;波蘭極具前贍性,務求小朋友有不絕的啟發;韓國作品富有詩意,甚至適合孕婦觀賞。在未有太大發展的香港,黃育德則把快與急速等元素加入作品中。

正當各地劇場仍在探索「嬰幼兒劇場」的定義之際,黃育德圖把野心及私心放在作品上。她作品大多結合其背景、喜好和專長,並加入多媒體裝置、非語言表達、感觀刺激、空間互動、日常應用等元素。目前劇場應否劃分年齡界限仍在討論中,黃育德則主張觀眾來自All ages,不論大人小孩,甚至特殊學習需要學童也能參與其中。

從框架到自由 創作沒有Formula

嬰幼兒劇場既非話劇,亦非Playgroup。它不是單向輸出和接收,且重視自發參與和互動,然而幼童的反應總是直接和多變,隨時可讓作品偏離原有設計。故黃育德認為,創作團體必須具有先見之明,在排練時已要預視可能出現的反應;演員更要有豐富經驗和強大應變能力,將幼童反應順水推舟成表演部分,帶動劇情發展。

嬰幼兒劇場講求與兒童協作、同步,這方面黃育德也在學習中。一方面,她希望在兒童學習能力最高的時期,留下一些種籽:想像力、藝術鑑賞力、情緒感知、溝通表達、肢體控制,所以堅持作品要兼備多個元素。但另一方面,她也深明鋪排太多目標,只會限制兒童的自由,令他們更疲累。

過去曾有小童參與期間,因不明故事寓意、失去興趣,結果中途放棄,坐在一旁自己玩樂。此讓黃育德明白,創作時要捉緊目標,實際執行時卻要懂得放下自我,專注在兒童上。「在你設計框架中,要學習不斷聆聽,放下本來已準備的,讓他們自由發揮。」

好的創作沒有方程式,只能透過不斷實踐累積,故反思和修正一直是黃育德的「功課」。為保持對兒童的好奇和了解,她持續頻密教班,向六個月大至十二歲兒童,以及智障學校學生授課。「因為你教多少、錯多少,事情就可以做得有多好。」但她強調這只是個人心得,建議教師、劇場工作者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

勿因市場趨勢為做而做

猶記得多年前她初次到特殊學校表演,毫無經驗下,她在不善反應的嚴重智障學童前用力演出,老師溫柔地提醒她,只需讓學童輕輕觸碰道具即可。當下她深受衝擊,明白到不同類型學童有不同特性和需求。她確信,嬰幼兒劇場須包含創作者的個人經驗、背景、專長,最重要對兒童有認識、有同理心和愛心。「我覺得每個人做嬰幼兒劇場也要有一個能向自己交待的原因。」

面對香港對嬰幼兒劇場愈趨渴市,不同劇團也在蠢蠢欲動,打算涉足其中。黃育德對此抱強烈批判和質疑,奉勸業界勿在不了解情況下開設,「為甚麼舉辦?為市場?為取資助?你對小朋友好不好奇?有多少對小朋友的經驗?這個才是最大宗旨。」

銀青乒乓的協作藝術路

撰文:Cliff Wong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以「協作的藝術」(The Art of Facilitation)為題,舉辦「TEFO 戲劇教育研討會 2019」,邀請本地協作藝術家俞若玫,在網上分享會回顧她在銀青乒乓的協作經驗。

長者的人生經驗明明是養分,然而藝術家開辦工作坊,以其為協作對象時,卻容易被看待成甚麼都不懂,只將自己認同的藝術「教」給他們。俞若玫(Cally)的協作經驗使我明白,辦一場工作坊,不只是教和學的關係,視乎辦活動的人的看法,就如銀青乒乓,主要從事協作,亦有各種可能性。

協作,始於連結和溝通

Cally既是作家﹑劇作家,也是策展人,七年前,她在土瓜灣策劃國際大型展覽,當時牛棚藝術村還未開放公眾參觀,看到十三街上的老街坊,她質疑社區和藝術為何毫無連繫,及後她創辦了「銀青乒乓」,以創意和藝術表現年長的狀態,建立年青人和長者對話平台。

「銀青乒乓」的方向,跟一般長者藝術教育機構不一樣。長者並不是學生,而是藝術活動的主體,「銀青乒乓」參加者多是八十歲左右的土瓜灣街坊,他們的活動,長期有一張乒乓球桌,象徵與人交流,以及自由表達的平台。Cally與參加者定期見面,一星期一至兩次,每次兩小時,以四星期為一個單元主題,包括畫畫﹑跳舞﹑打鼓等。我曾參加過數次舞蹈工作坊,上課前後,見到Cally跟長者聊天交流,像朋友一樣,我聽得出,彼此的關心和信任滲在言語之間。我想,不預設立場和想法,深入溝通是理解長者很重要的過程吧。

「銀青乒乓」的參加者,與不加鎖舞踊館的藝術總監王榮祿及舞者李振宇﹑伍美宜,在「身體年輪」工作坊中探索肢體。(照片來源:銀青乒乓Facebook)
「身體年輪」工作坊歷時四個月,最後王榮祿與一眾舞者編出一支舞蹈作品,在大館展演。舞作既表現出長者的身體質感,亦具編舞的美學。(照片來源:銀青乒乓Facebook)

主動建立倡議 挑選理念相近的夥伴合作

價值觀影響發展方向和實踐方式,於是,從事協作藝術的人,辦活動之外,也需要問自己一些基礎問題,例如:「你眼中的長者是甚麼?」。Cally曾到歐洲藝術探訪,發現那裡的人有文化參與權,意指不同年紀種族性別的人,也能平均獲配文化資源和機會,參與公共活動。回到香港,Cally希望大眾明白,長者應該有文化參與權,她帶著「銀青乒乓」的參加者,造訪不同的畫展,如HK Art Basel﹑六廠和西九文化區,也跟他們一起去公園寫生,提高長者的能見度。她亦希望文化藝術界人士知道,長者也有抽象思維和創作力,有能力參與不同的協作計劃。
要實踐自己的理念,有合得來的夥伴很重要,香港青年藝術協會(YAF)曾主動邀請Cally合作,她負責寫計劃書,YAF找來時裝設計師楊展當指導,指導中學生縫製一件衣服,衣服上,長者的身體其中一個部位會發光,就是「穿上會發光的回憶」的創意項目。由於Cally重視參加者之間的相處,於是,設計衣服前,中學生和長者有數次機會共舞,面對面交流,讓雙方觀察彼此,這個項目,正正體現了銀青乒乓的理念——建立年青人與長者的交流平台。

在「穿上會發光的回憶」的藝術項目,中學生為長者設計衣服之前,與長者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故事,互相了解(照片來源:銀青乒乓)


放下自我 尊重長者的藝術偏好和生活狀態

Cally是作家,對寫作有個人的一套看法,長者未必照單全收。有一次,她教長者寫作班,希望他們在課上寫新詩。某位參加者偏愛七言詩,而且注重詩作的韻律,便反感地問:「你做乜野?」,Cally向他解釋唐詩和新詩兩者各有優點,長者覺得新詩不合口味,往後便不來上課,作為協作藝術家,只能尊重參加者的喜好。

「銀青乒乓」舉辦活動類型眾多,除了文字工作坊,也有禪繞畫工作坊和社區舞會,參加者自主參與,享受藝術活動所帶來的自由。(照片來源:銀青乒乓facebook)

有些時候,長者在工作坊中不發一言,Cally會邀請他坐在一旁,不勉強他繼續參加。她認為,當一個協作藝術家,需要有耐性聆聽,也要在課上給予選擇權,不只是一味希望參加者完成活動。Cally希望「銀青乒乓」的參加者明白,他們不需要成為主流認可的畫家,即使年事已高,能力變弱,但他們仍然有選擇。而協作藝術家提供各個選擇的背後,是為了令參加者得到自由。

Cally也提醒從事協作藝術的人,要明白對基層長者來說,資源比創意重要,如銀青乒乓的長者,有時候會排隊買米後,才來上課。藝術家要放下自我,明白長者需要這個資源的逼切性,把自己本來設計的活動,放後一點。

從事協作藝術的路並不平坦,Cally堅持下去,其中一個原因,相信是多年來她跟長者建立的關係。雨傘運動時,其中一位「銀青乒乓」的參加者鄧伯,著Cally帶他到金鐘走走,事後他寫了一張字條:「知不可為而為之,盡顯道德勇氣和文明素質,您們是香港人的驕傲。86歲老人,鄧明鏡。」然後貼在連儂牆。儘管鄧伯已不在人世,這種長輩同行的溫暖,對當事人來說,大概無可取替。



後記:

在這場網上分享會之前,我對TEFO的認識不深。由於,香港實在太少機構分享舉辦活動的心得,但辦活動的手法,直接影響結果,以及目標,所以,花時間聽別人的心得非常重要!我到官方網頁一看,原來TEFO早在2002年成立,一直推動戲劇教育及應用劇場的發展,去年九月,以「協作的藝術」(The Art of Facilitation) 為主題,舉辦「TEFO 戲劇教育研討會 2019」,邀請了兩位海外嘉賓到香港,分享協作經驗和心得。今年三月,TEFO邀請俞若玫和黃育德(按連結即可進入網上分享會),兩位香港本地協作藝術家分享她們在不同社群的引導經驗,讓藝術工作者進入社群之前,先了解一些他人的反思,提升專業能力。

TEFO除了是香港唯一一個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IDEA)的註冊會員,代表香港向海外分享本地實踐,他們亦專注於建立網絡平台、出版、先導計劃實踐及籌辦國際應用戲劇會議,有見最近不少藝術工作者需用網上教學。五月初,TEFO邀請了一個大型網上課程機構Kadenze的執行副總裁Brad Haseman,在網上分享他在Kadenze發展而來的教育框架,名為Technology Enabled Creative Learning (本人小小翻譯:科技使創意學習變得可能),希望透過此框架令藝術教育工作者,利用科技研發出獨特的,而且能提高學生參與度的藝術教學方式。

至於出版方面,TEFO定期出版本港唯一的業界學術期刊,整存與記錄香港的應用劇場/戲劇教育的發展,亦藉此鼓勵對話及建構理論,促進業界追求卓越。除此之外,TEFO亦積極進行先導計劃實踐,希望藉以積累經驗為業界參考,例如一系列的「古蹟劇場」製作,探索本地歷史與古蹟保育的應用戲劇實踐的可能性。另外,TEFO亦多次主辦國際及地區應用戲劇會議,如「兩岸三地戲劇與教育會議2005」、「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聯盟」世界大會(IDEA 2007)、「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及「戲劇教育會議2015」,藉此平台,分享及推廣香港與世界各地應用劇場/戲劇教育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研究成果,促進交流、對話及相互接軌。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