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聽說大埔II《八感段段》 在「禁語」環境下以身體表達感受

【獨媒報導】當語言被禁止,我們還有沒有表達自己的可能?一眾演員完成「聽說大埔II 結業演出《八感段段》」後,圍在一起用紙筆描畫舞台情境和感受;在旁的導師說,為了讓大家可以專注地創作,要出動「禁語」模式。所有人瞬間安靜下來,但不時探望旁邊別人的畫紙,又會微笑對望。

所謂「禁語」模式,即是不准談天或以任何形式說話,在演員創作《八感段段》時,導師已經常用到。演員阿愉說,每次開動這個模式時,他也覺得腦部一片清空,可以難得地與自然環境融合,利用五感去感受世界。期間,他們以攝影、詩詞、音樂及舞蹈等形式創作,並逐點累積成更深厚的感受,轉化成形體動作,在結業演出時與觀眾分享。

演員在空的舞台上利用肢體形成風景,有時是湖、有時是火車站、有時是戰場;雖然靜默無聲,卻仿佛已道出千言萬語,帶觀眾一起回味大埔的社區情懷。

錯綜複雜的過去 交織多元的大埔風貌

回憶起TEFO與大埔的緣份,執行總監歐怡雯博士說,由他們在三年前進駐大埔藝術中心開始。貨車把一箱箱紙皮運到這裡,裝飾工人重新漆油,把前大埔官立中學改裝成一個匯聚藝術的空間。連同另外20個組織,TEFO成為大埔的「街坊」,立足這個歷史悠久的社區。

在歐怡雯印象中,大埔是「多元,有漁村、農村、新墟、舊墟⋯⋯」在康文署推出「十八有藝」社區演藝計劃時,TEFO被委約成為負責這區藝團之一。為了深入認識它,導師跟學員曾到訪八個著名景點,包括全球首個在海中興建的水庫「船灣淡水湖」、本港目前唯一發現青花瓷的「大埔碗窰」、可以走上柴油機車的「香港鐵路博物館」等。

過程中,學員有不少意外收穫,例如Edward最難忘的,是大埔海濱公園「回歸紀念塔」原來與香港回歸中國沒有關係。據塔下碑記所說,「回歸塔」是為了紀念新界鄉民在香港被割讓予英國初年因保衛鄉土而犧牲;香港淪陷期間,鄉民勇敢抗日;以至香港重光之時,鄉民積極參與新界發展所的重大貢獻。他說,這些歷史非常有趣,如果沒有親身到訪,也許不會認識得到。

深入社區窿罅 聽街坊細數變遷

除了以腳步親自走過歲月的痕跡,導師也要求學員訪問街坊,從他們口中了解大埔過去的面貌。其中一位導師蔡錦濠說:「如果要走入社區『索料』,一定是當地的人最了解這裡。但不是普通街坊,他們雖然在這裡住,但可能出去工作。」所以,他們選擇去富善街,一個由社區生出來的市集。

蔡憶述當時口罩令仍然維持:「疫情下很多要結業,或轉行,我們想了解社區經濟能否維持⋯⋯ 別說這條街,就連香港都在變化。」當然,除了經濟活動之外,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仿佛愈來愈遠—— 另一導師何蕙詩說:「舊時啲人行埋就傾嚇偈,依家好似建立咗幅牆,愈嚟愈厚⋯⋯BB仔都『伊伊呀呀』㗎啦,點解我哋依家咁驚講嘢?」

在富善街一角,學員丁丁與其中一間店舖老闆談天。當老闆說起「洋雜」(外來的貨品),丁丁還以為是美味的「羊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們又講到,以前本來是無牌攤販,後來政府發牌給他,慢慢演變到現在有舖位、落地生根。丁丁問為甚麼貨物要擺到這麼出,老闆說因為如果擺貨擺得入,師奶不會行入來的。丁丁感慨:「我感受到,這些真的是那個地方的文化。」

另一學員Edward本身也是演員,但他說自己經驗裡,通常只是搜集資料;就算到訪當地,都不會與人聊天或即興創作。今次體驗令他明白,要認識一個社區有很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聆聽」。

火車博物館對照今天:希望你走後會想起香港、想起我

這些一點一滴,累積成「聽說大埔II 結業演出《八感段段》」,演員由二十至八十歲不同人士組成,有些是大埔街坊,有些住在其他地區。他們時而擺動雙手,做出舒服自在的形狀;時而排列整齊但一動不動,形成一座廣福橋。舞台佈景不多,讓觀眾的想像隨著演員的身體遠去,從一處又穿越另一處。

其中一幕,學員望向觀眾揮手道別,有些更掩著臉上的眼淚。這些送別畫面,本來取材自鐵路博物館(以前人們坐火車代表要去很遠的地方,一段日子也不會回來),卻讓人聯想起今天的機場,我們都在這裡送別移民海外的親友。

「再見啦!」、「凍呀!著多件衫呀!」、「希望你聞到呢隻味嘅時候,會諗起香港,諗起我。」演員以充滿不捨的眼神送別,情感真摯。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