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T小學跟學生排練〈國王沒穿衣服以後〉

話說,有一課,我為這劇選了一些音樂,想給演員聽聽這些音樂的感覺,有助他們投入情感。我自信選得不錯。逐首音樂播放,有些演員讚賞我選得好,直至聽到某一首感覺懸疑緊張的音樂,演員們都搖頭了。有些說感覺不對勁,有些說與年代不符(我選的太現代),我嘗試游說他們接受,卻失敗。其實我本來的姿態是,給你們聽聽而已,這些音樂我花了很多時間心思找回來的,我用定的了。想不到,他們意見多多,我被「退貨」,唯有再找。

再聽下一首,是一條敲門的音效。劇情講述說真話的孩子(查利)的父母要到處找證人,向國王證明他的兒子沒有說謊。父母在夜深時分敲門找鄰居,所以音效需要一種急速的敲門聲。聽畢,演員們都沉默了一會。有人說有點像樣又有點不像樣。有人建議,不如演出時在台側現場敲打,我說可以。然後,有一個演員很自然地拿著手上的道具膠盒,嘗試敲打,大家搖頭。不期然地,各人都四周尋找可以敲打的物件在試聽,紙盒、椅子、桌子、櫃、門⋯⋯ 他們不是搗亂,而是很認真地敲,也很認真地聽,不合適,即找其他物件來試。

突然,有一個演員說,敲這門的效果好像不錯,大家靜聽他敲一次。隨即有同學指出,不能把門搬去禮堂,有人提出可以錄音。又有人說,敲這膠盒也不錯,大家又留心聽一遍,不約而同點點頭,覺得不錯。然而,馬上有演員質疑,在台上敲這麼一個膠盒夠大聲嗎?有人說可以錄音、可以用咪、可以大力一點敲、有人說她懂得剪接聲效⋯⋯

各人七嘴八舌起來,老師大聲一叫,安靜、返回座位。同學們立即乖乖的安靜下來,坐好。然後老師說:「好好聽Connie老師怎樣說、怎樣做。」我心想,演員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我也不用說什麼。

雖然這不是我預定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但演員們的確經歷了很真實的學習。他們帶著強烈的動機和清晰的目標去找一個音效,反覆嘗試、質疑、驗證、再嘗試,集體討論、回饋和解難。這一切都很自然地發生。為什麼會這樣?也許,一方面演員很了解故事情節,深深明白需要一種怎樣的音效,不用多言,他們就知道要找什麼;另一方面,他們被容許以不同的方式去尋找這音效,被容許嘗試,被容許自由討論。

回想起來,是否平日的課堂太多「不被容許」,而扼殺了學習呢?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