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大埔》 應用劇場@社區計劃

三門仔多元創作及演出

——社區藝術義工培訓

21,28.11.2021 (日Sun)
地點: TEFO開放空間(大埔藝術中心306室)及 大埔藝術中心 2/F 黑盒
11:00am-12:15pm | 12:30-1:45pm | 3:00-4:15pm | 4:30-5:45pm

製作團隊名單

藝術統籌:歐怡雯博士
藝術導師:洪節華、梁素素、俞若玫
製作統籌:盧潔怡
項目統籌:鄧惠儀
舞台監督:彭家達

藝術統籌的話 — 歐怡雯

時間是社區藝術工作的進口

當初構思《聽說大埔》項目的時候,除了設想給擴大人士的社區藝術活動外,我們也希望能夠在大埔深度探索一個社區,仔細聆聽居民故事,好好地與人連結。在要選擇什麼樣的社區時,我們知道在地知識是為關鍵,幸運地一月份找到救世軍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的主任葉慶龍先生,作為我們的盲公竹,一步步地協助我們團隊認識三門仔、三門仔村、三門仔居民。

雖然社區學員培訓於十一月才開展,但參與三門仔部份的藝術團隊已於三月份建立,開始進入社區,在端午之前向居民學習包糉,一起說說笑笑,社工陪伴我們逐家逐戶敲門送糉;接著,我們經轉介到訪幾戶長者居民,初步認識他們的日常;及後,我們持續遊走三門仔村,或靜靜地觀察,或到小店閑聊,或入戶聽故事,我們先倒空自己,好好地盛載著社區的人與事。

從六月至九月初,藝術導師們在村中為居民主持了拼布及泥偶藝術工作坊,一起透過雙手,以藝術形式及物料作為媒介,話生活,談記憶,讓我們看到另一種故事質感,建立另一重關係。藝術在此只想為居民服務。

隨著時間過去,團隊步行入村的時間越來越長,因為我們從直行直過到開始不斷的串門子,互道近況,噓寒問暖。到了十月份帶學員首次落區探訪,我們再不戰戰兢兢,可以熟絡地把學員帶到長者家聽故事。嘗試著把人連結起來。

籌劃到展演,團隊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我們清楚知道現在仍只是站在社區的門邊窺探著,對於進入社區進行藝術工作的面向及價值需要不斷反思,如何介入不變成入侵,如何展示分享不變成消費社區,如何為在地的居民帶來意義而不變成只為活動服務。至此,思考未有終結答案,唯有肯定的只是時間,只有耐心傾聽與對人對地的謙卑和尊重。今次的演出,猶如一張張學員寫給觀眾的立體明信片,到訪一地,然後,將當中的所思所感記下,雖未能對地和人全然了知,但他們絶對誠心誠意地,以每個人選取的社區藝術形式,送到觀眾眼前。期待藉此,讓關心三門仔的朋友,有天能親身踏足,自己去發掘這地、這村、這些住民的過去、現在及對將來的寄望。

最後,我們要衷心感謝救世軍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主任葉慶龍先生在過去一年來的慷慨支持與陪伴。而我自己也要感謝一路結伴同行、不計較地付出的藝術導師伙伴華華、Genna、Cally、項目統籌Connie及 TEFO的同事。

導師的話 —洪節華

很久很久以前,香港是一個小漁村,這裏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很簡單。雖然為了生活每天與大海搏鬥,但一家人齊齊整整,就算爭吵也樂此不疲。時代巨輪不停運轉,這小島適應力強,迅速讓世界知道他是高材生,本來的赤腳紳士換上恤衫領呔,在金黃耀眼的石屎路上綻放光芒。光鮮亮麗的外套卻換來聚少離多,從前每家每戶把家門打開坐在門前乘涼的日子亦不復再⋯⋯

在城市出生落地生根的都市女,長途跋涉來到三門仔這條小漁村,她收起遊人賞花的眼睛,帶着技藝準備服務社群,誰不知一天天尋回簡單的鄰里關係,看到連皺紋都掩蓋不了的純真,那個笑容、那顆心,溶化了都市女的盔甲,單純純粹地在小小的碼頭,聆聽着溫柔的浪聲。

 

導師的話 —梁素素

三門仔,一個充滿着海水味的地方。三門仔人,一班充滿故事的人。從艇家搬遷到岸上,落地生根,卻從未和海分離。

三個導師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員,各自帶着不同的法寶游到三門仔,
一起發掘和觀察,把訪問記錄和體會轉化成為一個屬於自己的創作。

學員裏面有學生、有在職青年、有媽媽同女兒。陪伴她們把對三門仔的理解和感悟,一一轉化成學員自己獨特的演繹,這個過程充滿挑戰,也充滿驚喜。尤其看見媽媽和女兒一起演出那一幕,教人動容。

光影、舞動、吟唱、海浪拍打岸邊的紀錄⋯⋯都為這個地方留下美麗的印記。

導師的話 —俞若玫

三門仔,人情滔滔

社區藝術好玩又咬人, 過程開放,同時充滿意外。你是無法預見參加者的年齡、性別、背景,生活狀態、生命階段、情感包袱,以及對社區及藝術的期望、想像和理解之間的差異。你也無法預設社區生活(三門仔)在疫情下的不斷變化。當然,展演方式及場地會因資助的條件限制而有相應的變動。物事人,翻滾滔滔。但,有趣的正是在意外中學習,浪去了,又回來。機構、導師、參與者都是見一步就多行一步的慢慢向前。幸運地,大家不把是次密集的工作坊為免費的文娛活動,卻是帶著勁,真誠地發掘三門仔的漁民歷史、故事、文化實踐及社區需要。這份對地方的探究精神已經很美。也許,今次「三門仔多元創作及展演」只是階段性分享,我們對歷史豐厚的三門仔認識仍然有限,媒介技術有待改進。但願意嘗試及聆聽,勇於用不熟悉的藝術手法去說地方故事,已經不簡單了。謝謝所有同行的朋友。展演前知道三門仔某伯伯過身,難過之餘,也明白要接近社區文化,得要面對生死意外。

創作團隊簡介

藝術統籌 歐怡雯博士
澳洲University of Melbourne教育研究所藝術及創意教育部博士,英國University of Exeter戲劇系應用劇場碩士,應用劇場工作者及研究員。過去近二十年來在兩岸三地與不同學校及關注不同社會議題的團體,進行有關應用劇場教學、課程設計、教師和工作者培訓、社區戲劇計劃、教育劇場演出及研究發展等工作。

2007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大會」擔任學術委員會聯合主席、「戲劇教育會議2015」學術委員會成員及北京2020舉行的第十屆「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大會」擔任國際顧問團成員。曾為香港藝術學院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專業文憑課程校外評審專家及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顧問小組成員(2017-19)。譯著有《開始玩戲劇11-14:中學戲劇課程教師手冊》、《酷淩行動:應用劇場手法處理校園霸淩與衝突》、《欲望彩虹:波瓦戲劇與治療方法》及《戲劇的世界:過程戲劇設計手冊》。

2009年底獲澳洲墨爾本大學頒發獎學金,修讀應用劇場博士研究課程,主力成人教育、應用劇場導師培訓、社區劇場培訓、中國民間組織能力建設研究專案,博士論文《探索應用劇場於中國NGO工作者能力建設的潛能》乃首位華人榮獲2018年度美國戲劇教育聯盟協會(AATE)傑出論文獎。201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戲劇研究中心及應用劇場與表達性藝術教育研究中心委任為專家顧問。她現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社區小組成員。研究興趣包括應用劇場創作與美學、戲劇教育課程、社區戲劇實踐與應用,藝術教育、NGO工作者能力建設。

俞若玫 Cally
作家、策展人及教育工作者。2013年成立《銀青乒乓 》推廣Creative Aging 社群藝術概念,肯定銀髮的創作力及美感,也建立跨世化的對話平台。同時,長期在城市大學、浸會大學、藝術學院及HKUSPACE)等院校教授文化理論、創意寫作及公共藝術,希望誘發年輕人關懷社會、深思文化身份的建構,更富想像地開展對話及協作。

劇場作品包括《耳搖搖》(2013) 及曾獲IATC 劇評人獎的年度編劇作品《墨迷宮》(2018),繼續探索文字的可能性,如何以詩化文本回應社會狀態,也探求文本如何跟舞動、音樂開展有機對話。

梁素素 Genna
畢業於澳洲格理菲斯大學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碩士。喜歡以偶戲為兒童創作,相信兒童比成人能夠更清澈看世界,希望透過偶劇場發掘兒童對世界的想像,探索世界公民教育與生命教育的價值觀,讓兒童經歷不一樣的劇場體驗。

梁2013 年成立小不點創作,編導多個兒童劇作品。梁自 2014 年起開於為劇團製作演出戲偶及佈景,編導十多個偶劇作品(詳見過住演出簡介)。並於海外參加不同戲偶 製作課程,學習製作半身偶,面具、物件偶、執頭偶等課程。多次受邀到海外參加戲偶及青少 年戲劇節,如台灣《親密小戲節》、丹麥”Festival of Wonder” 戲偶節,及獲邀出席意大利 2019 SEGNAIL 青少年戲偶劇場節等。

洪節華 wah-wah
先後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及新加坡劇場訓練與研究課程(現稱跨文化戲劇學院)畢業。華華遊走劇場多年,跨足編劇、導演、演員,設計與製作,曾與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和劇團合作。2010年與洪珮菁共同創作《隔離嘅大母雞》,隨EX-亞洲劇團參加第三屆臺北藝穗節獲年度首獎及第九屆台新藝術獎提名。隨後移居新加坡,先後於實踐劇場及猴紙劇坊任駐團藝術家,和避難階段的避難所(演員訓練計劃)首屆成員。2018年回歸香港,以自由身劇場工作者分身與不同劇團合作。

除舞台演出及製作外,亦積極參與藝術教育工作,足跡遍及不同年齡層,包括大、中、小學、學前兒童及長者等,除擔當戲劇導師外,亦曾與不同界別人(包括:年青罪犯,傷健及同性人仕等)分享戲劇的知識,以心靈影響心靈。

製作統籌 盧潔怡
自由身舞台工作者。「壹團和戲」創辦人之一,現為香港教育劇場論壇的行政助理,亦於其他團體擔任行政、會計、統籌及舞台監督等職位。曾與多個藝術團體合作,參與多個舞台製作、話劇比賽、街頭表演、藝術嘉年華、戲劇工作坊、學校巡迴表演、學校週年演出、舞蹈學校和商業活動的後台製作或協助等。

展演作品及演員的介紹

 

第一場
「世界級深度遊之三門仔導賞團」

期望透過影片有如親身帶大家一齊進入三門仔導賞,呈現出比實體進入三門仔可以看得到更加深入的地方,將漁民過去及現在生活真實的一面比觀眾認識和了解,難得在這個繁榮細小的香港鬧市中仍然保留漁村風光的地方,值得把三門仔這個擁有歷史文化的地方,介紹比大家認識更多。

陳綺華 Eva
接近兩年因受疫情影響,由舞台演出轉變成用劇情短片形式演出,同樣可以把喜愛的藝術創作故事呈現比大家,這次有幸地可以第一次嘗試結合短片加舞台演出的方式帶出三門仔的故事,希望用生動的手法帶比大家一個愉快的演出。

本身已在大埔居住多年,三門仔這個地方以前因為喜歡行山影相,還有曾經在馬屎洲考核過地質旅遊專業證書,除了坐船,三門仔就是行山人士進出馬屎洲的必經之地,所以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的路過,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每次肚餓及攰的時候,在這裡的麵店及士多,就是我們休息最舒適的地方,而這次的工作坊加展演,令我難得有機會可以深入了解三門仔這個地方。

 

 

 

 

「老人與貓」

三門仔除了老人家多,就是貓多,作品以貓偶的角度展現老人與貓在漁村悠然過日晨的漁村風景。

賴雪敏 Dora
身為自由身劇場工作者。參與此計劃後,覺得千變萬化。

 

 

第二場
「新發士多與我」

今次將自己與新發士多麵檔連繫, 就是因為麵檔老板的執著, 認真,堅持態度,不求其用食材及精心制作,做到街坊生意,照顧熟客原則。
我感受到與自己做人,做事認真,堅持原則,不易放棄,工作態度相似。所以我麵檔做故事,及形態形式去呈現。

周麗嫦 Nora
我叫Nora, 最鐘意旅行,去不同國家接觸當地人與物,感受當地文化及生活;做DIY,又做過編織導師,參與過興趣課堂與人分享, 閒時學習不同類型事物,發掘自己興趣, 有時愛行下山, 至愛品嘗不同類型食物。

第一次參與這類型式劇場,對於一個無經驗新手, 其實好超有難度, 要自己發揮想像力去創作, 諗題材,又要諗點樣去呈現三門仔故事, 用那一個方式表達出來? 稿子要經過多次修改,又要配合劇場,劇情要求, 又祇得在短時間排練。

呢種挑戰經歷,實在難忘,非筆墨可以形容我的心情; 經過協調, 配合,及背後有劇場工作人員指導, 支持, 好彩最後我都可以應付到啦, 期待我的演出。

 

第三場
「魚自那方來」

《魚自何方來》的意念是希望為
三門仔一班曾經為我們付出他們
的青春丶勞力的漁民表示敬意!

裔麗沙 Lisa
本人是一位平凡女子,前半生是一位不問世事,返學丶返工後便回家,現代人口中的宅女!
後半生忽然想了解多些身邊發生甚麽事和接觸多些人,所以參加以前從未嘗試參加過的活動,以便增廣見聞和開拓視野!

因好奇三門仔是一個甚麽樣的地方?
所以參加了此計劃,正因為參加此計劃令我認識到三門仔前漁民以前在船上有喜有悲的生活點滴,他們因時移世易和得到政府的資助而聚居在三門仔 – 一個值得到此一遊的好地方!
另一個意外收獲是認識到一班充滿活力丶幹勁的導師們和同學們 ,為同一個目標而羣策羣力,出盡法寶,希望為觀眾帶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演出!

第四場 & 第十場
「聲與畫」

聲與畫以ASMR為創作靈感,運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希望能將當地的生活環境和居民生活,以最簡單和直接的方式展示出來。

何曉霖 Tina
身為三門仔居民。參與此計劃 令我發掘到一些平日不會留意的小部分 就好像我們居民習以為常的習慣 原來對別人是一些新的認知或知識。能從他人的角度 觀察自己居住的地方也是個不錯的新體驗。

 

第五場
「漁船」

三門仔同林村河都泊有好多漁船,兩次落三門仔同村民傾計,知道多咗喺漁船上發生既嘅故事,啟發咗漁船呢個劇目。

李芳敏 Yada
居住大埔超過20年,經常都會經過林村河,長年都泊咗好多漁船。好好奇只喺普通嘅漁船?喺遊艇定喺舢舨?
喺得到各導師同學員嘅鼓勵同幫助,終於創作咗漁船呢個劇目,一個人喺做唔到㗎。

 

 

第六場
「三門仔 — 今日的影像、昔日的故事」

 

From Carol:
剛剛走進三門仔時,被她的與世無爭吸引著。一切也剛好與潮浪聲和應著,很和諧。當一步一步跟村民交流、停下來聽他們訴說自己的故事時,卻發現他們是跟著香港一起變遷、一起呼吸。當然,三門仔村民仍然維繫著世代相傳的漁民文化、濃厚的鄰舍人情味,這些都是城市生活很難找到的。希望透過光影演繹出這份溫度及人情味。

From Jezz:
前往三門仔社區考察訪問、導師嘅指導
令我想把在三門仔帶給自己的溫暖 、風光、人情味融入表演中,於是便有光影戲的想法
.
這短短的分組演出 嘗試把這段時間
在三門仔聽過的訪問 看過的風光
感受到的人情味 觸動心靈的對話 重新整理

Story board 剪影 勾勒線條
學習以燈光說故事 不同走燈的方法
以手互動 構思對白 背景音樂
故事的呈現 顏色的運用
比起幕前演出 真的更喜歡物料的探索
.
簡潔的線條 光影的配合
盼令大家對三門仔多一點認識 思考
有不一樣的感受

廖緒琴 Carol
喜歡戲劇、喜歡藝術,但其實我真係唔識嘅 ;D 只係想不斷參與其中,樂此不疲。

此計劃是一百分的社區藝術探索體驗!導師的配搭既專業、又能有效啓導學員探索多元社區藝術創作的可能性。TEFO很用心設計課程,有heart 到爆炸,上足廿四堂快活到一眨眼就完成了!所以,其實此計劃係值二百分!!

吳嘉淳 Jezz
對身邊事物充滿好奇 愛嘗試新事物的小伙子

一直 很喜歡探索香港文化
每年都要給自己新嘗試
感謝推介 令我在課程中一嘗學習不同戲劇習式
探索表達的可能性

可以從有經驗嘅導師指導中,學習
從不同角度了解三門仔、戲劇嘅演繹、
物偶製作同埋公共藝術發展等資料
是豐富而具趣味的課題

也盼望有機會實踐所學,謝謝各位耐心的指導。

第七場
水邊的簕杜鵑

表達一個水上人家女子,她與水邊的簕杜娟樹一起成長的情境,同度生離死別的人生歷程,擁抱天上人間的牽掛懸念。
風浪隨水流消去,當中懷抱主愛的互動信念永存。

合共四幕:
第一幕 嫁歌 – 新家人
第二幕 雨歌 – 落水天
第三幕 漁歌 – 再見魚兒
第四幕 頌歌- 愛的意義
應用錄像效果,帶動参與者感受水上人家在漁船上搖動的氛圍。

陳品仰 Maria Chan Pinn Young
獲突破少年(月刊)編輯安排,與作家阿濃每月用書信形式,合著《真情對話》專欄。曾多次獲公開徵文/圖畫比賽獎項。(1999年)學士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及人類學系。碩士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業餘喜愛寫作/藝術等活動。

謝理玲

註冊社會工作者,曾在大埔區推行服務近二十年。組織高齡長者編撰《南圍客家歷史簡述》,由國際文化協會發行及翻譯,作世界印行(1978年) 。與妹妹謝理敏合著《太陽伯伯的生日》,獲市政局第一屆(1981年)全港兒童文學創作獎兒童故事公開組第一名。獲電台廣播及舞台劇演出。兒童故事《給媽媽的信》亦獲上述獎項第一名 (1984年)。曾公開演出。業餘熱衷寫作及探討兒童成長。

我們十分喜悅和銘感在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各導師和行政人員,及救世軍葉先生有系統的講解和安排,有機會探訪三門仔的長者和住户。他們慷慨親切地分享多元化生命故事,撫動人間有情的心弦。也容我們將這心弦向外分享—–互動、共鳴、珍重……..
後記:- 理玲更有機會與女兒Maria協作,充份感受青出於藍的樂趣………

第八場
「浪流」

我同三門仔婆婆傾計個陣發現佢哋對海有一個好特別嘅情感。佢哋有離開,亦有留低喺海嘅時候。佢哋喺人生嘅唔同階段,對海作出咗唔同抉擇。我感覺到每個抉擇對佢哋嘅人生有一個好特別嘅意義,亦感覺到佢哋對呢個地方嘅濃厚情感。我問咗自己一個問題:究竟點解佢哋咁鍾意呢個地方呢?所以,我就寫咗篇日記去紀錄今次嘅旅程,冇諗過呢篇日記可以啟發我嘅表演。

李溶翠 Yoyo
大家好,我係Yoyo。平時鐘意去觀察下身邊嘅事物、周圍行下,所以對社會考察好有興趣!今次叫我去表演真係好難啊!因為我份人成日驚驚青青,好容易緊張,所以對我來講係一個挑戰。不過都係做咗先算啦……..

呢個計劃對我來講係一個好特別嘅體驗。究竟點樣將社會考察同藝術結合埋一齊呢?社會考察同藝術結合埋一齊究竟有咩可能性?呢到有戲劇人同文字人,所以我好期待呢個組合會有唔同嘅火花。作品由構思到成型,真係好多謝唔同導師比咗好多好好嘅建議比我,發現原來表演咁多學問。最後最後,好多謝呢個計劃令到揾到真誠嘅價值同重量!

第九場
「命?」

那天我們走進了三門仔,問婆婆往日出海打魚的事,說著說著,她看看天,笑說:「做女嗰陣就最開心」,那時候無驅無束,大概到哪玩樂就是她們最大的煩惱。那時候,她們含羞答答,把內心的煩惱告訴七姐,希望找到答案。我們問婆婆為甚麼要玩七姐,沉默了頃刻,沒有扣人心弦的答案,她只簡單說句:「開心囉」。這個快樂大概來自年輕的純潔、無拘束的自由,甚或對過往的回味。

試問哪一個時代、哪一個階段的人沒有過煩惱?以往她們問七姐,今天我們問…?

其實答案早應在心裏,只在乎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它、要不要跟著心裏走。

鄧瑋妍 Vicky
喜歡聽故事、喜歡說故事的香港人。喜歡劇場,喜歡人,相信社會裏仍有愛、仍有信任的孩子。願在尙有餘力之時,用自己的傻戇為大家帶來點歡笑。

人與人間最珍貴莫過於相遇之時,那怕一秒、一天、一年……我們在這個劇場相遇、互動、交流,盼你能從我們的演繹中得到點力量,那怕只是一秒間的歡笑。

這個計劃讓我走進一直以來也沒有踏足過的三門仔,它讓我接觸不同年齡的人,它讓我接觸到三門仔的街坊、摸過數隻的喵喵、聽過不同街坊的故事。它讓我靜下來看看海、聽聽鳥。它讓我反思我與人的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藝術的關係,與…香港的關係。

導師常笑言:「啲內容濃縮到大家腎虧!」的確,在10堂裏面完全掌握用戲劇、用身體、用物偶、用圖畫….表達自己確實不易,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但仍感謝導師給予空間嘗試、發揮、接觸不同方面的藝術,甚至不同面向的自己。

12堂體驗課+10堂創作課,來到了今天,無論結果如何,我相信大家盡力吸收、表達了自己對三門仔的喜愛、對社區的堅持,與觀眾分享我們的努力,就是你們在這裏最大的原因。

謝謝。

雷欣橦
我叫雷欣橦 大家都叫我做奶媽 大家都會問我點解叫做奶媽 。我最鍾意食雪糕 ;p

我參加呢個計劃嘅心聲係我覺得TEFO個地下真係好好碌!好舒服:) 其實一開始參加嘅時候我都唔係好知呢個計劃會做啲咩,上咗一堂簡介之後就發現同我想像中嘅係完全唔同。我覺得呢個計劃嘅創作自由度好大,我有啲唔習慣,有啲唔相信可以自己決定咁多嘢。仲有好慶幸可以第一身咁樣落到三門仔同漁民做訪問,好開心識到大家!

 


特別鳴謝

大細路劇團、藝術本子、小不點創作、救世軍三門仔社區發展計劃、葉慶龍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說大埔》計劃介紹
為進一步推動藝術發展並加強社區的藝術氛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大埔區議會及地區團體合作,在大埔區推行「十八有藝」,鼓勵區內居民參與演藝活動,建構出屬於大埔區的社區藝術計劃,透過可延續及深化的活動在區內推廣表演藝術。《聽說大埔》著重探索個人與社區故事如何訴說、如何傾聽、如何展現、如何詮釋,仿如走一趟在大埔的「社區聽說」之旅。先從閱讀、蒐集、訪問及閑談大埔的故事作為起點,整理創作一個關於大埔今昔的社區巡演,邀請觀眾也一同分享自己的大埔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TEFO)
成立於2002年,致力推動戲劇教育及應用劇場的發展,連繫業界與國際同業交流及對話,以藝術推動社區發展。我們相信戲劇是多元藝術媒體,能夠應用於社會不同界別與範疇,藉由參與不同形式的應用劇場/戲劇教育活動,將藝術、文化與生活結合。除了培育人們對戲劇藝術的興趣外,TEFO更重視在過程中人們對自己、他人、社會,以至世界有更深入的連結及理解,提升人文精神及藝術素養,令應用戲劇成為個人及社會轉化的力量。

TEFO FB專頁 @HK.TEFO

十八有藝 FB專頁 @18dART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