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午飯跟同事說起香港應用戲劇/戲劇教育工作十分活躍,可以著手做的研究課題實在不少。例如就提問技巧做實踐者反思研究、或者探索戲劇形式和風格與精神健康服務的實踐應用等。(註1) 對我而言,觀眾或參與者研究是很重要的切入點和課題。因為各式的應用戲劇/劇場不論是過程戲劇、編作劇場、論壇劇場還是教育劇場,項目由策劃、設計到執行都必定會考慮觀眾怎樣參與戲劇活動中。應用劇場/戲劇作品本身並不是早已完成、遠遠地被欣賞的成品。相反,作品往往特意預留空白的地方,用以邀請觀眾去探索或體驗。那麼,觀眾或參與者是如何參與其中,又運用些甚麼去填補作品留白之處(fill in the blanks),就成為十分有趣的研究課題。

觀眾研究一直是大眾傳播學範疇的工作,關注由傳播媒體—如文字、電影、印刷媒體、電視和廣播等—接收訊息的人如何解讀訊息,又稱為受眾或閱聽人研究。(註2) 觀眾或受眾研究歷史中曾經把受眾視為被操縱、被欺騙的人群;而英國文化研究學者霍爾(Stuart Hall)的接收理論(reception theory)則持相反的觀點。霍爾研究電視媒體,指出傳播的過程是由「編碼」(encoding)與「解碼」(decoding)兩部分所組成。媒介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借助一定的符號來傳播意義,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編碼。受眾有不同的政治、經濟背景、文化群體,他們的解碼活動必然受到其社會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對接收而來的資訊會簡單的同意,也會與之協商或者對訊息作出抵制等不同的解碼立場。(註3) 霍爾從文化理論開啟電視受眾是主動而非被動的研究新範式。

社會學家Richard Butsch 和媒體學者Sonia Livingstone合編了《Meanings of audiences: Comparative discourses》一書,從論述比較角度,分析由古希臘、早期現代德國以至當代埃及、印度、中國和台灣等不同地方的不同電視、電影等媒體中呈現的觀眾觀念和論述。他倆認為觀眾不僅僅表徵著一個的社會休閒和娛樂的情況,更是與公共、公民、政治和經濟等方面也密切相關,因為「觀眾是甚麼」的說法往往嵌入到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誰有話語權力、代表權力和規管權力的說法之中。故此,研究觀眾的論述特質有助揭示觀眾與社會繁榮、教育和文化賦權、道德和家庭生活等是如何聯繫在一起。(註4)

劇場方面,研究戲劇傳統的學者亦不乏從文化角度看觀眾。他們指出劇場觀眾的禮儀或行為實際上是社會文化產品,在特定的社會價值觀和戲劇傳統背景下製成。(註5) 意思是,我們學會從特定社會、文化和政治氛圍中學習成為觀眾。Susan Bennett從文化角度研究劇場觀眾如何接收戲劇演出。她認為當代的戲劇藝術和表演形式多元,可以發生在街頭巷尾、博物館等而不單是劇院、音樂廳等表演場館,更不一定商業主導。戲劇演出不是單一的藝術活動,是跟整個在地文化實踐互為相關,觀眾看演出就成為文化現象的一部份。所以,Bennett倡議看待劇場為「事件」並從兩個層面分析觀眾,一是他們看演出的體驗和詮釋,即接收面向,二是劇場的製作面向,包括選材、觀眾觀念等整個構成及其背後的假設。(註6)

上述領域的文獻對應用劇場/戲劇教育的觀眾或參與者研究工作具有啟發意義。英國劇場學者Nicola Shaughnessy解釋應用劇場「應用」一詞的英文「apply」源自拉丁文applicāre,字面上有「把東西連繫一起」的意思,也比喻「投身於」和「加以注意」。Shaughnessy指應用劇場工作者關心他們工作所及的社區或社群,有意識地運用表演的過程來帶動變革,創造新的東西。(註7) 換言之,應用劇場/戲劇一開始就標示了一種有別於傳統的戲劇人與觀眾的關係。這種關係除了對戲劇作品和創作歷程帶來重新的定義之外,對於「觀眾是甚麼」也引發反思和變革。應用劇場/戲劇視觀眾或參與者為戲劇/劇場作品的共同創作者,在作品留白之處補白。補白既是創作,又是探索和詮釋—觀眾或參與者透過與作品的互動來認識自己及處身的世界。
近十年,歐美和香港、新加坡等華語地區於青少年劇場、社區戲劇、教育劇場已陸續開展觀眾或參與者研究工作。這些研究工作從觀眾或參與者的角度看他們如何接收、和解讀和詮釋劇場/戲劇和自己的體驗,對應用劇場/戲劇的實踐有不同啟發;包括更有效的認識觀眾或參與者及其處身的學校、社會、文化脈絡,為戲劇/劇場教育查尋更適切介入點和形式;(註8) 又有了解青少年觀眾到劇場看演出或把他們排拒劇院之外的東西,藉以探討劇場與青少年文化權利、權益、舞臺表演業發展的關係;(註9) 亦有從觀眾的審美回應來分析兒童觀、觀眾觀,為實踐者提供反思實踐的方向;(註10) 也有藉由探討孩子們對劇場和劇院的觀感、經驗與想像去尋找或建立研究方法與理論分析框架。(註11)

由此來看,研究觀眾或參與者的體驗本來就是應用劇場/戲劇一個重要、須要做的工作。


1. 有關應用劇場/戲劇研究的終極目的的思考,可參閱筆者本專欄〈與數據共舞〉一文 http://www.tefo.hk/load.php?id=331070&plid=263104
2. 「閱聽人」主要是台灣學術界和媒介工作者的慣用詞。
3. 參閱蘇鑰機,2014。〈霍爾:他的著作和影響〉,《傳播與社會學刊》,第29期,頁17-24。
Hall, S.著;王廣州譯,羅鋼校對,(2000)。〈編碼,解碼〉,載於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硏究讀本》[Culture studies reade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45-358。
4. Butsch, R., & Livingstone, S. (2014). Meanings of audiences: Comparative discourses. New York: Routledge,頁1。
另外參閲羅婉芬、歐怡雯、韋淑敏,2018。《「社區文化大使計劃」研究報告》第六章「文獻回顧」有關觀眾研究部份。全文下載 http://www.iatc.com.hk/theatre2016/uploads/iatc/201806/20180613_120108_uVWAOGDxN7_f.pdf
5. 參閱Kattwinkel, S. (Ed). (2003). Audience participation: Essays on inclusion in performance. Westport, Conn. Praeger.
Felner, M., & Orenstein, C. (2006). “The Audience, Partners in Performance”, The world of theatr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頁24-47. Boston: Pearson/Allyn & Bacon.
Shakespeare Theatre Company (2007) “A Brief History of the Audience”.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www.shakespearetheatre.org/_pdf/first_folio/about_shakespeare.pdf [Accessed 5 July 2018] Hays, J. (2008). “Early History of Theater in China.”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factsanddetails.com/china/cat7/sub41/entry-2776.html [Accessed 5 July 2018] White, G. (2013). Audience participation in theatre: Aesthetics of the invitation.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6. Bennett, S. (1997). Theatre audiences: A theory of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頁1-2。
7. Shaughnessy, N. (2012). Applying performance: Live art, socially engaged theatre and affective practic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頁 xiv。
8. 參閱羅婉芬,2016。〈分析觀眾反應:以《1894香港鼠疫》教育劇場為例〉。《亞洲戲劇教育學刊》第六期,頁43-64。http://www.dateasia.tefo.hk/index.php/dateasia/article/view/74
9. 參閱O’Toole, J., Adams, R. J., Anderson, M., Burton, B., & Ewing, R. (Eds). (2014). Young audiences, theatre and the cultural conversation. Dordrecht: Springer.
10. 參閱譚寶芝,(2010)。〈青少年觀眾的審美回應:以 “昆蟲世界” 作個案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第20期,頁67-92。
11. 參閱Reason, M. (2006). Young audiences and live theatre, Part 1: Methods, participation and memory in audience research. Studies in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26(2), 129-145. 以及Reason, M. (2010). The young audience: Exploring and enhancing 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theatre. London: Trentham Books.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