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doesn’t make sense! The scissors should not be there.”

開研究會議時,Vilma老師(化名)跟我說一個男生在她主領的工作坊好幾次重覆上面這句話。她接續,「我跟他說,那個背包給人遺下了,發現小剪刀怎會不合理。你當日不在場。那個男生就愛唱反調。」我聽著有點不解,但很好奇。

Vilma 邀請我為中一級學生設計一個英語戲劇活動練習口語,補足他們平日課堂欠練習機會,分別由我和學校老師主領一些班別。我接觸到的學生都很乖巧,而英語表達能力不算強,有聽懂說得清楚的、亦有聽不懂說得不太清楚的。戲劇情境是機場內發現一個無人認領的背包,學生和老師一同入角成為機場職員,任務是審視背包內的物品來推想物主是誰,綜合資料以便尋人。物件當中有個人用品、行程計劃等暗示背包主人的性別、旅行目的地,還有一把小型食物剪刀,暗示可能有幼兒隨行。活動旨在讓學生運用先前課堂所學的英文詞彙。戲劇工作坊在午膳時間舉行,因時間有限,我特意印備了幾張網上找到的機場圖片,放大成A3大小貼在課室的四圍,讓學生借助圖片進入想像的虛構情境。

那個男生到底想表達什麼?當天也在場的Renelle老師補充,男孩子見到其中一張貼在課室的機場圖片顯示登機閘口的候機區,認為小剪刀是不可能還在背包內的。原來如此。我選圖片時沒意識到這個,但孩子卻觀察入微。那麼,他並非跟老師唱反調,而是投入了戲劇情境,並據理表達一個不合常理(doesn’t make sense)的情況——一個有小剪刀的背包通過了安檢進入了候機區。我聽著,心裏十分欣喜,樂見這個無心之舉引起了孩子的關注,激活他的先備知識;也同時印證了「一畫勝萬言」的功效。

戲劇工作坊結束後,我也邀請了一些學生做研究訪談,了解他們的工作坊體驗。事隔兩個月,有學生依然記得當時選了哪幾個物品,並娓娓道來物件的特徵;有學生分享他與組員怎樣盤算挑選物品才能找到最多線索尋人;又有學生解說自己怎樣綜合其他組別的線索,確認自己的想法。這些受訪學生不約而同地說尋找背包物主是一個推理遊戲,抽絲剝繭「好好玩」,大家目標一致,為無人認領的背包尋找失主。借用教育學者Shirley Steinberg和Joe Kincheloe的話,此刻,學生成為了「研究者」。

Steinberg和Kincheloe合編了《學生作為研究者:創建有意義的課堂》一書,(註1) 二人開宗明義倡議「好的教育」應該準備學生成為研究者,幫助他們不但理解世界,而且理解自己是「世界的主人」,能夠」改變世界」。對兩人來說,作為研究者,學生能夠描述各種社會矛盾、政治矛盾和教育矛盾,能夠掌握獲得新知和創造知識的方法,「能夠向人們對現實的普遍理解提出挑戰,而這些普遍理解是被大多數人心安理得地接受的」。(註2)

現今世代,要準備學生作為研究者擁有批判思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譬如剛過去的六月,香港社會就發生了連串事件跟特區政府强行傖促通過《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有關。(註3) 人們對這些事件普遍有一些理解——特區行政長官就連續兩星期日百萬人上街示威要求撤回草案發新聞稿,為自己工作上的不足致歉已算盡了本份,不應再苛求;警察執法驅散人群需要用武力,所以發超過150枚催淚彈、橡膠子彈是情非得已;示威者破壞立法會大樓議事廳需要譴責,所以除之而來的大搜捕也合常理;警方在街上清場又封著去路令示威者無路可逃,只為保公共安全實在無可厚非等等。(註4) 然而,若從培養「學生作為研究者」的角度看,教師和學生會攜手理解和審視這些想令人心安理得接受現實的說法,甚至讓學生提出質疑,繼而探討為社會公正和公義採取行動的真義。借用Kincheloe和Steinberg的話,以培養學生作為研究者為志業的教師,希望學生探究者「不僅成為『好學生』,而且成為勇敢的公民」。(註5)

回到英文作第二語言的學與教,英文科老師也能協助學生成為探究者理解世界嗎?或許,英文科老師普遍有一種想法:學生受限於詞彙和語言表達,藉由讀報和英文文字認識和理解世界談何容易,對初中生尤其困難。擴充他們的英文詞彙、操練好英文是首要工作。然而,Vilma和Renelle提到那個與我素未謀面的男生卻告訴我們,圖片提供了情境化的學習(contextualized learning),激活他的先備知識,刺激他思考甚至提出反駁。而跟我做研究訪談的學生就告訴我們一個引人入勝的學習任務,能刺激他們分析、聆聽和主動思考。只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英語學習與理解世界並不一定只能二選其一,兩者也不是線性單向的因果關係。這個也是教育哲學家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在巴西做農民和工人識字運動的總體經驗。(註6)


1. Steinberg, J. L., & Kincheloe, S. R. 編,易進譯。(2002)。《學生作為硏究者:創建有意義的課堂》。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 參閱Kincheloe, S. R., & Steinberg, J. L.著。(2002)。〈學生作為硏究者:批判的眼光和解放的視野〉,載於Steinberg, J. L., & Kincheloe, S. R.編,易進譯。《學生作為硏究者:創建有意義的課堂》。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頁3。
3. 林景輝。(2019年6月14日)。〈【逃犯條例】大律師公會「懶人包」 24條問答拆解條例修訂內容〉,政情,《香港01》。載於https://www.hk01.com/政情/337833/逃犯條例-大律師公會-懶人包-24條問答拆解條例修訂內容
4. 香港特別政局新聞公報。(2019年6月16日)。〈政府回應遊行〉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06/16/P2019061600738.htm
立場新聞。(2019年7月6日)。〈羅范椒芬:不應將年輕人輕生責任直接歸咎政府 如有官員自願問責下台「未嘗不可」〉《立場新聞》。
都市日報。(2019年6月13日)。〈修訂《逃犯條例》風波 七十二人傷 一哥指騷亂 市民反「二讀」爆衝突 再升級 警開三類槍 對付示威者〉,《都市日報》。
明報。(2019年7月3日)。〈凌晨4時記招 林鄭譴責暴力 未答問責〉,載於https://m.mingpao.com/pns/要聞/article/20190703/s00001/1562091756812/凌晨4時記招-林鄭譴責暴力-未答問責
香港經濟日報。(2019年7月9日)。〈旺角清場惹爭議 警:需保公共安全〉。《香港經濟日報》港聞版。載於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395327/旺角清場惹爭議%20警
5. 參閱Kincheloe & Steinberg 2002,頁5。
6. 參閱本專欄另一文章:〈希望和絕望:一個研究匠人的生命故事〉https://bit.ly/3qbdRq2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