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參與一個戲劇營,擔任營會導師。被挑選入營的同學是學校裡學習動機較低,或紀律較差的一班學生。營會內容包含幾部分:看演出、探討演出故事的主題、集體創作演出、綵排及演出。這個營會的設計很有意思,但我今次想說的,是當中一個小故事。

一個中二男生F,高大健碩,皮膚黝黑,總是低著頭,眼睛瞇起如線。跟他對談,他總得待上五至十秒才回應你的問題,而且只是片言隻字。來去都是跟著另一個個子小的同學。幾天來,F也不算投入劇場的遊戲,但看戲倒是很投入。有一天,他被同學推舉飾演一個很有霸氣的欺凌者的角色。起初他搖頭拒絕,大家覺得他身形很適合演這角色,又再游說他。怎料,有兩位學長(營中既有受訓同學,也有校內學長來做支援)立即用綠色尼龍繩編織了一條粗項鍊,給F戴上。F一戴起了項鍊,全班同學歡呼,說真的太似了,不開聲也霸氣十足。F嘴角微微一笑,似乎他開始覺得自己勝任了,也開始相信自己是這個霸王。甫排戲,他便大搖大擺從後台出場,儼如一個「大佬」。營會物資有限,這根繩做的項鍊卻使F能夠入信自己的角色,幫助他和觀眾投入想像世界。始終,戲劇之成立源於想像。

姚一葦在《戲劇原理》中提到「戲劇是假的,但是就在那一剎那間,觀眾忘記了它是假的,而把它當作了真實的。這不是真實,而是真實的幻覺(illusion of reality)。」(2012, p.140) 正是這種真實的幻覺,讓演員及觀眾頃刻投入情境,超越個人的經驗限制。一個在群體中鮮被注意的同學,飾演帶領群體的角色,這個經歷對F來說,會是怎麼一回事呢?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