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應朋友邀請,到一所標榜文化共融的中學帶領戲劇工作坊,參與者是中三級的華語和非華語學生,各佔半數,都是男生(因是男校)。

計劃的目的是幫助非華語學生透過戲劇學習中文,而華語學生則為符合共融的主題而湊數,這樣的安排,讓我和朋友都很頭痛,不知把工作坊/課堂如何定位,如何照顧兩者的需要。再者,兩個多月時間裏,我們要創作、排練及演出,當中還需達到共融和學習中文的目標。很不容易。

很不容易的其一原因是,這兩群人素不往來,也沒太大動機去了解對方。放置在同一個課堂中,有點奇怪。共融是校方的期望,但對於這兩班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這是個毫無存在必要的課題。所以,在課堂中,要為他們製造的相處機會和動機。分組討論過程中,一起討論幾乎不可能的,因為雙方溝通的確困難重重,非華語學生只能說少量的粵語,而且不太準確,不容易明白。即使他們說英語,華語學生也同樣聽不明白。結果,各說各話,各自把重點在白紙上。此時,導師的角色像翻譯員,把他們雙方的看法翻譯一次,然後邀請他們再給予意見。然而意見的交流不容易,因為翻譯過程中多有誤解錯漏,或未盡言的地方。但至少,能夠明白對方說怎麼。

直至,學生們要把這些想法化成定格或短片段,他們的交流才變得直接一點。因為用身體呈現畫面,很多時候不需要語言,他們可以靠眼睛觀察;有意見的人做一個「停止」的手勢,然後用身體做出另一個做法,如此類推,意見就這樣交流起來。講求行動和身體語言的戲劇就這樣發揮了功效。記得其中一個定格是上街示威現場,各方輪流調整畫面的內容,例如示威者的動作、表情,直至雙方滿意為止。我留意到,通常有人更改畫面後,其他人都會不期然點點頭,甚或流露出讚嘆的眼神,間接鼓勵了更多同學表達他們的想法。有了安全的表達平台,溝通才算得上剛剛開始。

看見這情景,身為導師的我們才能稍呼一口氣。怎料到了下課,老師便問,他們不說話怎樣學中文?眼球向上一轉,不懂回答,唯有說,我們回去想一想。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