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青時已迷上戲劇,中學畢業後加入話劇團,十分喜歡代入角色經歷他們所經歷的,感受他們的當下和理解他們所面對的處境。多年後,接觸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發現自己可以在這個領域發揮一些貢獻,嘗試跟同路人為澳門不同年齡層的學生開拓一片不一樣的學習空間。
從戲劇演員踏上兒童戲劇導師的路已接近十年,開始的時候,本以為教授學生進行創作和戲劇表演應該不難,但每次指導他們把創作的東西搬上舞台時,感覺非常吃力。原因是大部份學生都不喜歡於人前表演,更不用期待他們願意投入排練。回想接觸戲劇的過程,讓我清楚知道戲劇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自己也是受惠者之一;然而,除了表演之外,戲劇跟年青人的關係又可以是甚麼呢?
2014年報讀了澳門演藝學院戲劇學校的「教育戲劇課程」,當時的導師是林蘊華(Fanny),透過課程,讓我認識到教育戲劇是一種即席、非表演、且以過程為主的戲劇形式(Davis & Behm, 1978)。這樣的過程,不僅是提升專注力、表達能力、想像力和協作力,還可以提升自我概念、社會認知能力和培養同理心、批判思維等。頓時眼界大開,原來戲劇不一定需要表演。為了追求自我實現,於2016年報讀了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教育戲劇課程,兩年後選寫關於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 TIE)的研究,基於需要認識和了解對這種另類劇場的形式,同年先後觀看了香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姬明傳》和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製作的《尋找露西亞》等兩套不同的教育劇場演出。讓我發現教育劇場較一般在教室中進行的教育戲劇活動更具震撼力,不但能引發參與者投入地進行討論和想像,繼而進一步認識到自己和他們身處的世界,以及了解到個人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Bond, 1994)。
因此,在2018年,嘗試跟草莓田的伙伴一起策劃「跳出我天地 – 教育劇場實驗計劃」,把源於60年代英國的教育劇場帶到澳門實踐,目的是透過實踐、記錄、並分析教育劇場在澳門實施的可行性。當年有幸得到香港陳玉蘭老師的指導,創作了一個澳門本土教育劇場《異鄉人的夢》,內容是關於澳門八十年代三次特赦無證居民的歷史事件,參與對象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藉著「劇場」的刺激與演教員的引導,參與者開始思考與劇情相關的教育性議題。再透過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他們試著去同理和了解不同角色的兩難情境(林玫君, 2020)。因為是第一年的實踐,所以選擇只拜訪兩間相熟的學校;此外,由於資源的限制與及創作團隊對教育劇場的認知不足,因此,當年並沒有進行教育劇場的全套計劃 (前置活動、藝團造訪及後置活動),僅實踐了前置活動和藝團造訪兩部份。可喜的是完成是次小創舉後,所獲得的回饋都是正面和肯定的。學生們認為以劇場的形式去認識澳門歷史是一個非常新鮮有趣的學習過程;老師們則指出能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對「身分」這一個議題進行討論,確實能為學生們帶來一個難忘的體驗。總的來說,大部份參與的老師和學生們都期望草莓田能持續在澳門的校園裡推行此類劇場教育,讓更多人可以受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