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 x 李志強:多元引導技巧工作坊
活動報導
由2019年5月31日至6月2日,TEFO邀請了台灣導師李志強帶領大家進行了一連三天的工作坊,他向參加者分享他了不同界別的引導方法,擴闊應用戲劇工作者對「引導者」( Facilitator) 角色的想像之餘,也提供許多不同的引導工具和活動設計方法,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引導工具包。
第一天的活動,志強貼了許多不同的照片在牆上,讓參加者仔細看一看哪一張最好表達「引導者」的身份和責任。這是一種小組討論方法,叫做「藝廊道」( Gallery Walk)
志強以「引導者是甚麼?」這個問題開始工作坊的第一天。他提出引導關注有三個支柱:人、流程、績效。一般來說,引導者就是負責主導流程的安排,讓人更容易地得到學習成效,就像助產士幫助父母理解懷孕、生產,產後的生理和心理狀況,讓整個生產的過程變得更容易。但是,志強認為大部份的人沒想像到引導者不單只扮演類似助產士的角色,但也可以扮演一個 「宮廷小丑」(Court Jester) 的角色。彷彿莎士比亞的小丑一樣,引導者可以把隱藏的議題帶上檯面,令到參加者對題目有更深的思考,不留在膚淺的理解。
工作坊的第二天,志強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討論設計和提問方法。其中一個設計就是「金魚缸」(Fishbowl),這是一種大團體的討論方式。討論時將場地圍成內外兩圈;內全代表魚,外圈代表魚缸,中間不放桌子。較少一群人坐在內圈討論已制訂的主題。外圈成員通常在聆聽和觀察。而內圈在討論期間會保留一張空椅子,讓外圈的人隨時可以參與討論。這個學習的過程發現金魚缸的討論方式比常用的自願舉手的討論方式更有效,因為內圈人數數量較少,可以進行更多互動的對話,同時外圈的人可以專心聆聽而思考,有需要時可以選擇性地參與其中。
團隊評估和回顧方法方面,志強也介紹了好幾個方法,例如英國學者羅貴榮(Roger Greenaway)創作的動態回顧法:以各位透過參加活動經驗的事實(Facts)、活動完後的感受(Feelings)、活動未來的應用(Future)和明顯的發現(Facts)為團隊反思的重點主題。
另一個方法是善用顏色管理,志強請參加者用了不同顏色的便利貼寫出他們自己做引導者時有什麼做得好(綠),他們對引導技術還有什麼問題(黃)和他們在引導經驗中遇到了什麼挑戰(紅),來引導大家討論引導經驗中常出現的問題。
經過頭兩天的工作坊,志強留意到大部份的參加者最想學習的是怎樣跟不願意合作的參加者進行活動,和怎樣防止自己變一個有太強主導性的引導者,所以最後一天利用「自我引導」 (self-facilitation)的概念和非暴力溝通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的知識來幫助參加者反思引導者的心法。為了解決有關引導者和參加者之間的衝突,志強強調利用自我照顧工具(self-care)來緩和關係。但是這些工具不單只是為參加者向引導者表達意見,卻也為引導者反思他自己的帶領手法。志強解釋人需要時間了解自己的情緒和需要,並同時理解別人的嘲諷、指責、說教、打斷、不回應等做法的潛在需求,先可以開始討論衝突的解決方法。關注對方的需要是非暴力溝通的關鍵。即使引導過程中沒有遇到衝突,志強建議引導者每次帶領活動時都應該安排「情緒分享時間」(emotional/self check-in activities)讓參加者反思他們自己的狀態。同時,引導者就有時間觀察參加者對引導手法有什麼回顧,以這些回顧調整他的手法,令到整個活動玩得更開心。
志強介紹了一個情緒分享活動,叫做「情緒故事線」( Emotional Storyline)。
參加者使用繩子來畫出他們三天經過了工作坊的情緒故事線來分享三天的學習經驗。
這三天,志強把我們的引導工具包裝滿了很多豐富的新遊戲和活動,讓我們將來當作引導者時可以立刻拿出應用。但他在總結時留下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不管你有多少工具,引導者和應用劇場工作者應該空手就可以帶領活動。在任何情況下(特別是當突如期來的情況下),可以創作新的遊戲或活動出來,觀察參加者的狀態,並根據他們的需要來調整引導手法。這可能是學習多元引導技巧最基本的起點。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