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初的TEFO參與式劇場前奏活動帶來了不同的討論與反思。觀眾在參與了一場以性傾向為主題的論壇劇場過後,離開觀演者 (註1)的身份,從分析參與式劇場的角度,反思一個互動式劇場帶來的參與經驗。大家都按自己的參與經驗提出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參與模式,包括﹕

1. 觀看﹕用眼睛看戲
2. 聽﹕用耳朵聽對白/台詞
3. 感受﹕感受角色人物的情緒和處境,建立同理心
4. 反思﹕戲劇內容/討論帶來的反思
5. 討論﹕參加者分享自己的看法
6. 參與演出/代入角色﹕身體力行進入劇場嘗試改變
7. 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出席﹕由個人參與轉向群體參與

以上這些參與模式反映不同層次的參與。我反問自己,不同層次的參與之間有什麼關係?不同層次的參與是否有優劣之分,是不是一定要有代入演出才是好的參與式劇場?應用劇場/戲劇教育工作者在乎觀眾參與/觀演關係,是基於什麼原因?

有趣的是,除了劇場工作者關心觀眾參與外,其他文化界都同樣重視互動參與。以博物館為例,不少博物館都著重設計一些與訪客互動的教育設施,其中有一個設計理念稱為「由我到我們」 “Me-to-We”(註2)。雖然這個設計背後的理念不能完全套用於參與式劇場,但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參與式劇場的動機和目的。

「由我到我們」是根據社會參與理論改良,強調博物館設計先與個人產生互動,然後提昇群體層面。目的是由個人意識提昇至集體意識。理論將「參與」分類為五個層次包括﹕

第一個層次﹕為觀眾/參加者提供他們需要的資訊
第二個層次﹕為觀眾/參加者提供思考、提出疑問的機會
第三個層次﹕引發觀眾/參加者思考他們關心的事如何連結社會的大環境
第四個層次﹕幫助觀眾/參加者與在場其他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如演員或其他觀眾結連
第五個層次﹕令整個場地變成一個社交場地,豐富在場人士之間的交流,引發多元化的討論


(註2)

這個「由我到我們」“Me-to-We”的概念,也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參與式劇場,提供一個簡單的分析框架。觀眾在參與論壇劇場過程中,透過觀看、聆聽被動地獲得與劇場主題相關的資訊;劇場引發感受和反思的過程,可以帶參加者進入參與的第二個層次;劇場討論部份開始將觀眾個人層面的思考帶到公共領域討論,這是第三個參與層次。劇場中,觀眾參與演出/代入角色的部份令他們進入第四個參與層次,與演員和其他觀眾結連。觀演者與演員互動,同時亦被其他觀眾看見。至於第五個層次,就很視乎劇場的設計,在某些情況下,觀眾因為參與了劇場,又認識了劇場帶出的相關社會議題,而自願留下來繼續與其他參加者討論或互相認識。

參與式劇場的社會性

除了論壇劇場外,我亦從其他應用劇場發現這個「由我到我們」的參與程度演變。以《巨人的擁抱》教育劇場為例,一班幼兒開始時靜靜地觀看戲劇,了解主角成一一家的食物都被巨人吃清光的處境。這個觀戲的階段,觀眾單方面地接收戲劇提供的資訊。然後演教員提出提問﹕如何解決成一的處境?《巨》教育劇場與論壇劇場不同之處是,論壇劇場每次請一位觀眾上台轉化主角的處境,而在《巨》當中,演教員集思廣益,吸納所有在場幼兒的建議,一同實踐相對有效的方法。

《巨》的演教員先引導幼兒為主角思考解決方法,小孩子一開始各自舉手提出建議。但演教員並不停留在一個人的建議,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從個人角度反思、分享建議,觀眾之間彼此聆聽,思考不同方案。後來演教員整合大家意見,帶領幼兒們體驗分工合作,實踐解決方法的過程。觀眾由個人參與提昇至個觀眾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最後演變成集體參與。

不但如此,演教員最後將主角面對的問題,拉闊到一個社會層次的問題。其中一個幼兒分享,將成一的問題,聯繫到是整條村子所面對的問題。演教員借用機會,將戲劇經驗連繫到社會經驗。參與式劇場,從本身有娛樂性的戲劇,添加集體參與的意識,最後更將戲劇經驗扣連到社會層面。

註 1: 觀演者(Spect-actor),巴西劇場工作者Augusto Boal所發明,指可以參與演出的觀賞者。在「論壇劇場」中,觀眾在演出期間可以舉手喊:停!然後介入舞台上的演出。
註 2: Simon, Nina. The Participatory Museum. Santa Cruz: Museum 2.0, 2010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