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倫敦有一班劇場工作者抗議一套以中國古代故事的劇目(In The Depths of Deep Love),只選用白人演員。即使劇本中有大量用中文名字的華人角色,相關製作單位強調劇中角色適合由白人來擔任。此舉令不少華裔演員和劇場製作工作者反感,並示威以示不滿。這樣的討論,令我思考演員膚色、種族和角色人物之間的關係。
倫敦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同一個交通工具上, 可以同時存在不同語言。 倫敦也是多國演員來培訓的中途站或目的地。我試過上一個戲劇課,班上只有十人,什麼膚色的人都有。班中各人可以同時用十種不同語言來諗基督教的主禱文。
另外,在這全球化的年代,口音的訓練也可以摸糊種族的身份。不少在英國土生土長的少數族裔,口音可以比白人更正宗。而且,倫敦不少演技課程都有教授不同口音的演繹。不同膚色的演員隨時可以用多種不同口音演繹不同角色。換言之,若試鏡時面對演技和口音相約的演員,膚色無可避免地成為另一個主要考慮因素。
製作單位聲稱故事內容其實是英國人的故事,將戲劇處境設定為中國古代,目的是營造間離的效果(Distancing)。將故事抽離本來的英國文化,令觀眾有更多反思空間。 他也反駁現在的莎士比亞劇,也沒有用黑人演員來演繹奧賽羅(Othello)。我亦在英國看過一次哈姆雷特(Hamlet),以全黑人演員作為賣點,更在劇中加入非洲音樂和文化。
在香港,不少劇團都用華人演員來演繹莎士比亞的角色,似乎也沒人有質疑過演員不是劇本中的白人。種族和膚色在劇場中到底擔當了多大的影響力?演員是否可以就只演繹角色並與角色的膚色無關?什麼劇本該需要按角色的膚色和種族來選演員?是否經典劇本就不需要考慮演員的膚色?對於這一連串的問題,我並沒有答案。但製作單位在選角時如何將膚色和種族列入考慮因素是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如果劇本故事的角色和演員的膚色和種族並不相稱時,背後有什麼考慮和理念?
這樣關於演員與種族的討論,令我醒悟其實香港也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方,但這方面的討論卻少之又少。我們的社會也有不少少數族裔,有的也說流利廣東話,但郤少見少數族裔在劇場中擔當演員的角色。最近更有劇團將華人演員的皮膚化粧成深色皮膚來取代劇中小數族裔。英國這邊引發關於種族和膚色的討論,又有否為香港的劇場製作者帶來一些反思?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