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 最近的「劇場遊戲博物館」於虛擬世界開幕,在製作過程中,我們就著「劇場遊戲」進行了不少深入思考。未來一連幾篇文章,分享一下我對劇場遊戲的反思。

「劇場遊戲」是什麼?與「遊戲」又有什麼分別?有時候,所謂的「劇場遊戲」其實也是在玩一些社工也會帶或小朋友會玩的集體遊戲,例如「解手」、「紅綠燈過馬路要小心」。劇場工作者有什麼資格來斷定這些經典遊戲為「劇場遊戲」呢?

於我而言,所謂的「劇場遊戲」並不是玩什麼,而是為什麼而玩。劇場遊戲本來是為演員而設。導演為了培訓演員演戲相關的技巧,所以以遊戲的方式去培訓演員。例如我在學習默劇時,老師經常與我們玩「紅綠燈(Grandma’s footstep)」,遊戲過程中訓練我們的機動性、覺察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呼吸和節奏。

我本來是一個很怕玩集體遊戲的人,因為零運動細胞的我很怕追逐,又很擔心遊戲輸後要被罰。但我在學習戲劇時,過程中玩的劇場遊戲令我覺得很自在。雖然知道導演/老師在訓練的是演戲技巧,而我在過程中享受的完全不是演戲技巧的提升,而是遊戲過程對自己身體與內在的探索和覺察。在戲劇學校學習時,老師很少強調遊戲的勝負,而是在過程中不斷引導和挑戰我去覺察自己的身體、留意內在的情感和對自己批判的聲音。遊戲的勝負漸漸變得不重要,每一次遊戲時對身體覺察多了一點點,對自己來說也是小勝。

已故巴西民眾劇場導演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 寫了一本書名為「給演員與非演員的劇場遊戲(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書中強調劇場遊戲不只適用於演員,更適用於非演員。他將劇場遊戲分成五大類,包括觸感、聲音、開發不同感官、視覺專注及感觀記憶。很明顯,這些種類,並不是演員獨有的技能,而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能力。波瓦強調,玩這些遊戲的過程是拋棄(unlearn) 對自己身體的既有習慣,重新建立自己與肌肉、身體、甚至是內在的關係。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用了不同的方法學習走路、寫字、呼吸、說話、思考,「劇場遊戲」引導我們用一個新的處境和角度重新審視自己的身體、感官與內在。所以我覺得重點不是「劇場遊戲」在玩什麼遊戲,而是「為了什麼而玩」。

而你覺得「劇場遊戲」是什麼?不妨在FB 留言分享交流一下,豐富我們對「劇場遊戲」的理解丫!

————————————

參觀「劇場遊戲博物館」﹕http://www.theatregamemuseum.tefo.hk/

TEFO 有一個劇場遊戲的影片講解「紅綠燈過馬路要小心」,可參考﹕

更多關於「劇場遊戲」的影片﹕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