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教育局頒佈的學前教育課程把「美感學習」列為幼兒發展目標,幼兒教育機構紛紛各施各法開展「美感教育」。很多人初聽「美感教育」就以為是學習批判美術作品,培養高雅審美觀的教育。對年幼的小孩來說,豈不是一門沉重艱深的學問?究竟什麼是美感教育?和圖畫美工有沒有分別?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於4月16日舉辦了「美感教育於幼兒發展之應用」錄像播放及座談會,邀請到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總監孫惠芳小姐為我們解構「美感教育」,透過實例即席分享經驗及成效,並由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譚寶芝博士即場回應。

「美感教育」提倡的綜合學習模式

傳統教育偏重知識灌輸,將書本理論硬塞學生;好些較進取的學校會特別編排課節,讓學生進行一些體驗活動或簡單科學實驗,完成後便繼續其餘課題。而美感教育模式以藝術作品出發,著重學生對主題的多角度觀察和探索,並以藝術創作表達對主題的回應。孫小姐就以在N3和N4級幼兒班(年齡分別3歲及4歲)進行的教學經驗為例,向我們講解美感教育如何通過不同類型的藝術活動,圍繞主題進行跨學科學習。

孫小姐表示,該次教學由美感教育藝術團隊和學校老師共同策劃,主題為「水的形態」。雙方一起設計連串教學活動,包括:前期探索工作坊,讓小孩親身接觸水的不同形態;肢體創作、戲劇扮演,讓學生就觀察進行表達,以深化感受;觀賞藝術品,讓學生深化知識運用,並對日常生活經驗進行反思。

首先是前期探索工作坊,藝術家和老師以不同速度來倒不同容器內的水;還有以不同風向的扇撥著水壺冒出的蒸汽,並著小孩畫下眼前所見的水之形狀。孫小姐賣關子,問在場會眾:「你猜他們畫的『水』是什麼模樣的?」畫面所見,小孩畫的「水」林林種種,有在卡通片常見的垂直水條;也有被風吹成斜線形狀的水點;亦有三角形狀的水點,模擬水滴跌到平面前一剎的形狀……此時,會眾發覺小孩眼中的水居然如此多變,那是自己平時觀察太少,還是遺忘太多?

固態的水又如何?活動少不了讓小朋友觸摸冰塊。藝術家和老師別出心裁弄來一枚手掌形狀的冰塊。小孩個個一臉驚訝,「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冰?」這活動刺激了小朋友的創意思維,引起他們爭相發問,也讓他們察覺不同盛器對水的形態產生的影響。

一輪觀察後,小孩以肢體扮演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其中一名小孩大字型躺在地上。會眾問道:「他在扮什麼呢?」孫小姐笑道:「這位小朋友說他在扮演從高處跌在地上的水呢!把身體張得大大,說看上去會像一點!」美感教育對事物的觀察,並非單憑肉眼,而是解放小孩五官,多元學習。小朋友觸碰冰塊,拿在手裡,感受到的除了是濕漉漉的感覺,還有冰塊溶化的溫度、速度;還有耳邊聽到的冰塊溶化時產生的微小崩裂聲;喚起的可會是一次吃冰條的經歷?也可能孕育了學生自己創作冰條的念頭。譚博士回應道,這正好反映了「美」與「感」的互動關係:感官接收到的事物(美),讓小孩醞釀對萬物的感情,刺激他們的思維與想像,並誘發了對事物的情感探討。學生的感覺、感受應是教育最應重視的,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再喚起藝術創作的衝動,過程是非常緊密又自然而然。

完成前期探索工作坊後,美感教育藝術家和老師帶學生到到東涌藝術徑,開展對藝術作品的學習,觀賞兩個以水為主題的雕塑──「源」和「小溪」,讓小朋友從第一身探索藝術家如何運用美學元素創作雕塑,並親身感受物料的質感。經過前期工作坊的準備,小孩已經具有基本閱讀藝術作品能力。只見他們在紙上以簡單線條,俐落勾勒出雕塑的線條,其實已是簡單的美學元素分析。從課室走到社區,也是小朋友從個人經歷連結到藝術創作的過程,並引發起他們更多的想像和創意。

尊重幼兒為獨立學習個體

孫小姐解釋美感教育強調小朋友是獨立學習個體,鼓勵小朋友在同學面前作肢體扮演,希望讓他們學會在人前表達自我,並築構互相尊重、理解的空間。而且,每次課程結束後,也會為小朋友舉辦創作展覽會,展示他們在課堂創作的藝術作品,讓他們習慣在其他人面前表露自己思想,建立自信。

參觀過東涌藝術廊的雕塑後,老師安排學生製作以「水」為題的陶泥,目的是回應之前觀察過的藝術作品並紀錄自己日常生活中與水的關係。小朋友戮力製作陶泥,紀錄的是與水的關係:有些是洗泡泡浴時的歡樂時光;有些是洗頭髮時,感受水流在每條頭髮上流動的過程……

當中有一個陶泥引起了在場人士的好奇心:「咦?這個陶泥公仔在流淚呢!對了!水也是我們身體的一部份啊!」創作這件陶泥的小朋友感性地對著鏡頭訴說觸發他創作的傷心經歷。會上立即有幼兒教師對這例子深表欣賞,認為美感教育體現了對小孩作為獨立生命的尊重。教育工作的本質應該是擴大小朋友的自主學習空間,幫助小孩子反思和組織日常經驗,而並非壟斷性地教授硬知識給學生。在這個例子見到的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關係,而非「give and take」(施予)的過程。

也有家長回應道,孫小姐分享的例子讓她發覺美感並非想像般那麼遙遠,其實當中傳達的是日常生活各種關係互動所產生的感情,是一種生命教育,如小孩子審視自己流淚的經歷就是一種對身體的回應。譚博士予以贊同,認為美感教育通過老師和藝術家的有機設計,讓藝術作品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一種源自生活,滿載人與人/環境互動的感情,有目標的豐富了小朋友的生活經歷。這種對生活以至生命的深入討論,令小孩「代入移情」用心理解萬物,教人感動。

結論

美感教育,並非要把學生教導成天才藝術家,也並非要把他們訓練成高雅藝術評論家。而是,希望讓人重拾藝術作為自我表達的工具,也重視每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個人情感表達。

孫小姐的分享反映綜合學習模式與幼兒教育由主題出發的特色相輔相成,學生除了能把書本所學、生活經驗和個人情感結合起來,也學會互相尊重、彼此瞭解。然而,人越大越看重效率、進度,學習模式的選取單考慮會否落後他人,是否趕得上學校的評核死線。美感教育主張學生感興為先,這正是香港填鴨式教育制度講求成效而遺忘了的東西嗎?

何謂「美感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

美感教育 (Aesthetic Education) 起源於美國,三十多年前由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學院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CI) 創辦,強調學生透過對藝術作品的探索、瞭解和反思,連結自身的日常生活經驗進一步反思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而並非傳統美學教育的審美觀批判訓練。美感教育主張跨藝術形式、跨學科、跨面向的學習,尊重學生在當中產生的感興,並鼓勵他們以藝術創作表達自我,從而深化學習經歷。

備註:「美感教育於幼兒發展之應用」錄像播放及座談會資料

主辦: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日期:2011年4月16日

地點:香港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香港藝術發展局活動室

主講嘉賓:香港美感教育機構總監 孫惠芳小姐

回應嘉賓: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譚寶芝博士

主持及統籌:中英劇團教育及外展經理/TEFO常務幹事 張潔盈小姐

按此看活動剪影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