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論壇:香港兒童劇場的實踐現況與展望」已經於2016年4月2日圓滿結束,共有35位關注兒童劇場發展的朋友出席。TEFO榮幸地邀請到陳麗音博士及譚寶芝博士擔任主持,由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先生(Even)、小不點創作藝術創作總監陳膺國先生(Kelvin)及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創立人黃育德小姐(德德)分享製作兒童劇場的心得,以及營運兒童劇團的心路歷程。

論壇首先由Even發言,簡述大細路劇團的工作。大細路劇團成立於1999年,對象是三至十歲的小朋友,每年製作兩次公開演出,以及超過280場的小學巡迴演出。演出以外,劇團會舉辦家長讀書會,只有家長參與,期望加強閱讀的風氣,培養劇場觀眾,Even說:「我們的目標是推廣親子共讀,因為喜歡閱讀的人才喜歡思考,喜歡思考的人才有機會成為劇場觀眾,懂得享受劇場美感和震撼力。」

劇團的演出主題與生活息息相關,最近兩次公開演出分別關注家長催谷學童成績和家長情緒問題。劇團的另一特色是演員戴上半面具演出,露出下半臉,方便演員說話及唱歌;面具的設計配合角色名稱及特質,令兒童觀眾容易分辨不同角色,Even說:「我們期望讓觀眾像是看《老夫子》、《娃娃看天下》的漫畫一樣,不需要多花時間去研究、認識不同角色;例如,黃色面具的叫『多士妹』,她喜歡吃多士;讀得快一點會讀成『多事妹』,她是一位好奇、愛發問的小朋友。」

劇團初立初期,為了爭取不同資助機構的支持,在角度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迎合資助機構的需要,Even說:「當我們要向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請資金,我們先要設計男同學和女同學,才有可能探討性別歧視;針對殘疾歧視,我們設計了用拐杖的『笑妹妹』;我們曾經獲得學習障礙協會支持,舉辦學校巡迴演出,於是設計了有學習障礙的『阿明』。」

另一方面,劇團的文娛廳演出具備兩項特色。由於文娛廳沒有座位,她們會用椅墊、小櫈、木箱、椅子、酒吧高櫈,建成觀眾席。演出之後,由演出顧問「蔡姨姨」作延伸分享,Even說:「在創作之前,蔡姨姨因應演出的主題選擇很多繪本,交給駐團編劇去創作;演出後,蔡姨姨會主持分享環節,亦會為觀眾說故事。」

之後,由Kelvin分享他從事兒童劇場的原因及成立小不點創作的過程。Kelvin憶述其中一次參演兒童劇的經驗,他說:「這是一個好奇、個人的想法,當我演出的時候,看著小朋友的眼睛、樣貌,我很想知道那一刻他在想甚麼,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很想從事兒童劇。自此,我一直提醒自己,這份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在演出場地用這份好奇心看著小朋友,我就有動力創作下一個演出。」

小不點創作由四位戲劇教育碩士課程的畢業生組成,除了Kelvin,還有Melanie、Genna及Eliza。四人同期畢業,大家均對兒童劇有興趣,於是成立了小不點創作,Kelvin說:「當年我們要參加藝穗民化節,我們需要有一個名稱,而我們的劇目名為《小不點的故事》,改編自繪本《小不點找朋友》,於是有了這個名稱」。她們會製作原創兒童劇,亦會改編繪本成兒童劇。題材方面,通常與世界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有關。

與大細路劇團相同,小不點創作也重視演後活動。她們曾演出《我係好薯》,內容關於本土農業發展。演出後,演員為小朋友舉辦食物工作坊,Kelvin說:「演出在一間餐廳進行,大約有五六十位觀眾,即是有二十多位小朋友;食物工作坊與本地團體『港嘢』合作,小朋友有機會接觸薯仔及其他蔬菜。」另一個製作《他是敵人》,以小學生為對象,探討戰爭的議題,演出後亦有分享環節,讓他們分享對劇中情節的感覺,進一步思考戰爭的禍害。

Kelvin以四條問題,與參加者共同思考,並為他的發言作結,他說:「為甚麼要從事兒童劇呢?您最期盼演出時發生甚麼事呢?與小朋友的互動是怎樣的?您有甚麼展望或期望呢?」這四條問題,是每一位兒童戲劇工作者應該常常思考的問題。

第三位嘉賓是德德。甫開始,她將糖果派給參加者,再播放音樂《煙花》,喚起大家的五感,即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她說:「有趣的是,不是所有人聽完這段音樂後都想起煙花,但是每個人腦海中都有一個畫面。」她指出,藝術通感就是五感互通,例如,聽音樂時腦海浮現畫面,產生視覺,如果有更多時間體驗,有可能產生其他感覺。

然後,德德分享她任職老師的第一堂課,亦是第一次將五感融入戲劇教育之中。當時,她剛剛擔任老師,尚未入讀香港演藝學院,然而已經對戲劇很有興趣。她說:「在我教學生涯的第一堂課,是小學五年級的常識課,教的是性教育,教青春期的身理特徵。」她形容備課過程十分刺激,第一次以老師身分踏進課室就遇上這樣棘手的課題,她不斷思考教學方法,決定引用戲劇元素協助教學。

「我一踏入課室就關燈,請他們閉上眼,然後在黑板上貼上三張裸體畫,分別是男士、女士及小朋友,但是只看到身體,沒有頭部。」她說。然後,她運用戲劇元素令學生投入課堂,讓他們化身為檢察官,同時以鹹魚刺激學生的嗅覺,她向學生說:「今日在山頭發現三具無頭屍體,你們聞下附近環境有甚麼氣味⋯⋯你們如何分辨三具屍體的年齡及性別,為甚麼?」結果,學生只用一堂課就掌握了相關知識。她發現戲劇教育加上五感刺激,能夠令學生投入課堂,而且教育效果顯著。

後來,德德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劇課程,畢業後她再次任職老師,她說:「我在不同的學校教,每年轉一間,我刻意讓自己在不同階層、層面的學校教書,有貴族學校,有基層學校;最後是特殊學校,學生有智力障礙,我決定停下來探索,從中我有很多的發現,因為語言不能夠讓他們明白,訓練大部分要透過感官刺激進行,加深了我對五感與教育的體驗。」

去年,她離開教職,轉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並成立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首部作品是《左一半・右一半》,劇團致力創作兒童劇,尤其是幼兒劇場(對象為兩歲至五歲的小朋友)。「五感是與生俱來的,即使只有零至兩歲的智商,他都能夠靠感官去認知,是我們互相溝通、認識的媒介,這是我最想發展的。」她指出,BB劇場的五感元素比幼兒劇場更多,不過故事性較弱,帶出的訊息較少,她希望藉幼兒劇場宣揚正面的訊息及價值觀。

三位嘉賓發言後,隨即進入互動討論環節。首先,有參加者向嘉賓講者詢問如何為兒童劇選擇主題。Even回應,大細路劇團的創作題材源自生活,因此他會到公園觀察,公園裡成人及兒童眾多,從中發掘「起步點」。Kelvin表示,創作時他會一邊閒逛,一邊觀察,一邊思考,期望將當時社會發生的事情與自己關心的議題結合。德德重視打開兒童的感官,啟發他們日常甚少刺激到的五感,題材以正面及大眾化為主。

另外,有參加者詢問營運兒童劇團的困難。德德指出,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在去年成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除了營運資金周轉短缺,亦缺乏渠道、網絡讓公眾認識,亦因為欠缺知名度而申請資助困難。Even指出演出場地不足,對兒童劇發展有所限制;基於法例及家長、兒童的安全,大細路劇團不會在工廠及商廈內演出,他們現正開拓政府以外的合法演出場地,例如在學校禮堂進行售票演出。身為兒童劇創作人,Kelvin認在資金及場地以外,還有很多挑戰:如何了解兒童的想法呢?如何向兒童傳遞創作人的訊息呢?如何令劇作同時吸引兒童及成人呢?如何令成人觀劇後有所感受?成人能夠了解兒童對觀劇後的看法與感想嗎?

然後,其他參加者帶出來的更多討論問題:
如何延續觀劇後的跟進、分享、討論與學習呢?
如何才是有效地與觀眾互動呢?
對兒童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的兒童劇場,有何看法?
在香港實踐兒童劇有什麼局限呢?

最後,每位參加者逐一分享對香港兒童劇的展望和寄語。

歡迎重溫是次論壇!

附註:
1. 重温是次TEFO論壇,請瀏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StlUcSP9M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