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焦點】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的參與人數逾千人,與會者來自北京,上海,杭州,廣州,台灣,澳門,星加坡,澳洲等地,當然還有本地的學者,研究人員,戲劇教育工作者,藝術行政人員,社區文化組織者,教師,社工和家長等。

與會者對是次會議一致好評,認為會議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平台,凝聚世界各地華人戲劇與教育工作者走在一起,集思廣益,讓與會者深入認識到各地華人社區/社群的戲劇教育工作,也讓他們把多元的經驗帶回自己所屬的地區中實踐。

開幕典禮主禮嘉賓:
(左起)香港教育學院文化與創意藝術系主任梁信慕博士、香港小莎翁藝術總監黃清霞博士、香港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譚貫枝先生、香港演藝學院校長湯柏燊教授、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博士及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馬逢國先生。
「主題演講:香港戲劇教育與文化的傳承」:
(右起)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主任張秉權博士、戲劇學院院長鄧樹榮先生及香港戲協會副會長麥秋先生擔任的演講嘉賓;左為主持陳頌瑛女士。
閉幕典禮: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張曉華教授(右)在閉幕典禮上演說,左起為閉幕典禮嘉賓香港教育劇場論壇主席錢德順先生、杭州師範大學黃愛華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吳靜吉教授、上海戲劇學院孫惠柱教授、澳洲墨爾本大學高級講師Dr. Madonna Stinson、國立臺南大學林玫君教授及香港演藝學院人文學科主任張秉權博士。

學校戲劇教育

會議的主要對象是本地教育工作者,大會的目標在於支援教育界及學校發展戲劇教育。

會議中,有很多戲劇教育相關的專題討論、論文發佈和工作坊等,如「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研究與評鑑」、研究報告「戲劇促進中文教學的一個成功案例──“APPLE” 教學法戲劇工作坊實踐報告」及「新高中英語戲劇課程推廣」成果分享等等;而且程度各有不同,程度較深的如黃愛華教授的「戲劇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關係分析」論文發佈會,程度較淺的如陳曉晴女士的「陶冶兒童教育劇場」工作坊,照顧不同與會者的需要,來自不同地區的與會者帶來不同地區的戲劇教育經驗,令會議更加多元化,內容更加廣泛。

匙孔演出

大會邀請了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石籬聖若望天主教小學、啟基學校、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及Theatre Noir參與匙孔演出,以精彩的表演來分享在課堂上運用戲劇教育的成果。

普通話大使計劃

為了讓本地學生有機會參與是次會議,並近距離與本地及海外的學者及與會者對話,與及提昇普通話能力,大會籌備「普通話大使計劃」,成功招募141位普通話大使參與戲劇工作坊,並擔任接待及新聞採訪的工作,以學生的角度分享他們在會議中的得著。

龍的藝術-普通話填詞比賽

大會為了宣揚中國傳統藝術,讓學生更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精髓,並加強普通話能力,「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特別增設龍的藝術 – 普通話填詞比賽。比賽反應熱烈,收到近四百份作品,而且作品水準甚高。經過一輪評審之後,最後由著名填詞人岑偉宗先生選冠軍作品,結果如下:小學組冠軍:吳瑞琛 (天主教聖母聖心小學);中學組冠軍:李婷 (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

社區戲劇教育

隨著戲劇日漸廣泛被應用於社區教育及倡議工作中,社福機構紛紛為員工進行戲劇教育的培訓,以運用戲劇的手法進行社區教育。會議中,大會邀請到來自本港及內地社福機構及戲劇團體,來參與會議內的匙孔表演及工作坊,內容包括:

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學校推廣計劃

(發佈機構:香港復康聯會、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委員會)

展望劇場

(發佈機構: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好戲量、廣州木棉劇團)

「抱擁多元文化─社區藝術計劃2009」文化展演

(發佈機構:天主教香港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東華二三院屯門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欣悅坊地區支援中心、新生精神康復會)

「社區團體戲劇教育成果展演」成果展演

(發佈機構:觀塘劇團、卓新力量、中英劇團、無國界心靈導航)

【主題演講/專題討論】

藝術是薪火相傳的品德教育
(撰文:鄭慧持)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於十二月十九日早上舉行開幕儀式。在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馬逢國先生等人致辭後,便由香港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博士致開幕演講,分享了自己的演藝生涯和感受。她認為戲劇藝術能將香港的文化傳到各地,並能給予下一代思想和品德教育。

她從小時候已跟家人到劇院欣賞上海越劇,並從中對演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後,便參加了電視台的訓練班。她在課程中吸收了唱歌、演戲、配音等不同的知識;後來,更得到演出電視劇的機會,而她的演技很快便得到大眾的青睞。後來她也參與了多部電視劇的演出,如《家變》、《書劍恩仇錄》等。

後來,汪博士開始關注粵劇。她認為粵劇的主題和內容都是十分有意義的。雖然學習粵劇的化妝方式、演出技巧等都十分困難,但自己也努力地一一克服過來。由於她要到香港不同的地方上演神功戲,因此能透過它了解香港各個地方不同的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豐富了所見所聞。她認為神功戲能將香港傳統、獨有的粵劇文化傳揚到各地。

汪博士覺得藝術是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的思想品德,而戲劇能反映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的人生經歷,戲劇能充實人生。最後她希望能在將來,繼續演好自己的角色,演好自己。

汪明荃博士指戲劇能反映社會不同階層的人的人生經歷,而且更能夠充實自已的人生。
台下觀眾聚精會神地聆聽汪明荃博士之演講。

香港生活節奏急促 不利發展應用戲劇
(撰文:李榆佳)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的第一場專題討論,於12月19號在香港演藝學院展開,是次主題是「香港的應用劇場與社會文化」。

參與是次討論的嘉賓分別有何應豐先生、蔡錫昌先生及陳玉蘭女士,三位就香港的應用劇場的發展路向及方式等方面作出深入探討。

同處香港這個大都市,三位講者以戲劇工作者的身分出發,分享了各自舉辦戲劇活動的經驗和對戲劇的不同看法。他們一致認為香港社會急於求成的快餐文化,注重結果多於過程,規範化的社會,局限了戲劇的發展。

瘋祭舞台藝術監督何應豐先生認為:在這個甚麼都規範化的新世代,彷彿任何的文化發展都是理所當然的。人們急於安放自身,重量不重質。戲劇著重的是與社會建立對話,反映不同的社會現象,戲劇即是從他人的經歷去反思、學習、關注他人,更提供一個思考空間,找回自我的思想邏輯。

在談及香港的應用劇場的發展時,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蔡錫昌先生則表示:相對外國來說,香港的應用劇場發展是不足的,並且為社會所忽視;又未能和外國一樣,發揮內在深化和了解的作用。他直言香港社會在發展應用戲劇上價值觀錯誤,以康文署的文化大使為例,指出應用劇場要面對不同對象的背景要求,投其所需,為他們的問題困難尋找出路。

香港藝術學院講師陳玉蘭女士則從自己主持戲劇工作坊的經歷說起,提出戲劇的創作在於內容、表達手法及目的上,都是有其藝術性的,並不為了藝術而藝術的。在不斷探索尋求的創作過程中,更可以激發參與者的創意,從而在戲劇表演上帶出不同的訊息。

蔡錫昌(左一)、陳玉蘭(左二)及何應豐(右二)均認為,香港社會急於求成的快餐文化,局限了戲劇的發展。

拓展思考 建立自信
戲劇就是生活
(撰文:周俊亨)

作為世上最繁忙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一向予人「文化沙漠」之觀感,而戲劇更似乎是式微的夕陽行業。然而,大家可知道原來戲劇與教育和生活息息相關?在「香港的學校戲劇教育」的專題討論中,三位講者不約而同肯定了戲劇對人生的價值。

二十多年前,一批有志於戲劇發展的人士開始了香港的戲劇行業。當時,香港的戲劇表演場地並不多,就只有大會堂。可是,他們努力不懈,促使了戲劇行業的發展。今時今日,香港戲劇得以發展蓬勃,實在有賴他們的一份執着和熱誠。

現在,戲劇已成為香港教育的一部分。啟基書院校長莫鳳儀女士指戲劇教育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建立良好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以收「愉快學習」之效。「學而不思則罔」,透過戲劇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達至有效學習(effective learning) 。

除卻知識層面的裨益,戲劇教育亦能為學生帶來心靈、性格上的磨練。中英劇團藝術總監古天農先生和著名編劇杜國威先生皆認為戲劇教育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鑑賞藝術的能力,從一個「借鑑」的角度認識自己,訓練多角度思考。

外界仍存有少誤解,認為戲劇是屬於上流社會,艱澀難明、曲高和寡的遙遠彼岸;然而,戲劇其實無處不在。平常生活中的舉手投足之間,其實也散發著微妙的戲劇意識。既然戲劇是一種貼近生活的態度,就讓我們叫這門生活的藝術一直在香港的血脈中延續下去吧!

杜國威(左二)、莫鳳儀(右二)及古天農(右一)均認為戲劇教育是可以培養學生的與趣,以及發掘他們的潛能。

香港學校戲劇教育的發展
(撰文:莫如善果)

在本次會議中,大會邀請到多位本港的著名戲劇工作者出席研討會,共同探討本港戲劇教育的發展情況及困境,在「香港的學校戲劇教育」的專題討論中,嘉賓講者杜國威先生、莫鳳儀女士及古天農先生均提及部分老師的憂慮及對戲劇教育的無助,但他們強調戲劇是絕對沒有標準答案的,老師可鼓勵學生的創意思維,使學生有發揮空間。

三位嘉賓以自己的故事和經歷指出戲劇帶給人的改變。為了要展現最佳效果,便運用一連串的肢體動作親身示範,觀眾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們由膽怯變得有勇氣,從沉默寡言變得有自信表達自己。回想起來,也很慶幸自己曾獲得接觸戲劇的寶貴「機會」。

戲劇給人的裨益是長久的,它可助學生找到個人特點,老師亦可更了解學生。學生在課堂上或者不是太突出,但在台上可散發耀眼的光芒,在學習戲劇時尋找到真正的自己。戲劇需要的是團隊合作,在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學習聆聽、分析劇本、演繹角色,從而培養出同理心,不會再以自己為團體的中心,在學術、性格和思維上也會得益不少,到長大後也會覺得學戲劇是值得的,生命會因此變得更有意義和開心。

主講嘉賓也提議老師可在教書時加入戲劇元素,使課堂從此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容易投入。學校對戲劇教育的支持是極為重要,這樣才可以讓下一代獲得「機會」參與戲劇,從而推廣戲劇。

古天農於演講途中突走到舞台前,目的是要與台下觀眾拉近距離。
三位演講者於會後與演藝學院人文學科系主任張秉權博士(右一)拍照留念。左一為演藝學院戲劇教育講師黃婉萍女士。

教育不能流於公式化    文化承傳樣式可多變
(撰文:顧璜)

世界華人戲劇會議2009其中一個主題演講是「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座談會」,發言嘉賓為資深表演藝術工作包括麥秋、張秉權以及鄧樹榮,他們對傳承的看法有異,卻不約而同認為演藝的傳承不能流於公式化,而且應受正視。

麥秋先生指自己自幼受家人影響,早就深深愛上了戲劇。長大後一次機會讓他參與計劃演藝學院成立初期的課程,當時的他已是行內資深人士,但是由於沒有證書,不能任教,結果成為了演藝界一大遺憾。他對培養戲劇人才的熱誠從未減卻,更於1987年成立商業劇團,1999年開辦課程「演活自己」,至今樹人無數。麥秋認為縱使沒有得到學歷證明,也不應該放棄演藝事業,相反,應更努力配合教育,將文化傳承,發揚光大。

張秉權博士則指出戲其實就是遊戲(A play is play)。遊戲的特質,在於它帶著模仿、自由、脫離常規和擁有自主性的。二十世紀的香港人,經歷了七十年代的經濟起飛,變得只注重成果,連教育也變得死板、制度化,工具效用成為了聚焦點,遊戲被邊緣化。張認為,遊戲比文化更源遠流長,如硬要把遊戲及演藝融入教育,一定要避免制度化的問題出現,並謂這樣的做法,是以免「把戲教死了」。

而另一位演講者鄧樹榮先生指出,他當年毅然離開律師界,跑到法國追尋他熱愛的舞台演藝。他認為,表演不只是「讀稿」這麼簡單。舞台藝術,是從身體語言中,放下自己的面具,從而再次認識自己。如想向這方面發展,必須肯定自己的熱誠,願意為它放棄,去追求,再去實踐。

至於演藝學院,他說辦學目的大致有三:一,讓學生認識演藝的專業知識 ; 二,教育學生如何去創作新意 ; 三,引導學生思考演藝的意義。

無論如何,他們都冀望在不久的將來,香港的演藝界將百花齊放。

張秉權博士指出若要把遊戲及演藝融入教育,一定要避免制度化的問題出現。

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分析與評鑑
(撰文:劉凡可)

「香港學校戲劇教育成果的研究與評鑑」乃一項由香港藝術發展局撥款、委約香港教育戲劇場與香港教育學院聯合進行的計劃,旨在探討戲劇教育在2003年至09年於學校裡的實踐成效,以找出具體的發展建議。此研究由六人組成的小組進行,首席研究員為許明輝博士。

經過三年的研究調查,小組已取得一定成果,並準備將研究所得的數據與報告輯集成書。

研究小組的成員把研究結果的精要部分作簡單介紹,交代了研究的背景、方法、目的等等。參加者也紛紛就研究的方法及內容進行提問,作互動交流,氣氛融洽、輕鬆。

香港的戲劇教育近年已漸受到重視,開設戲劇科的學校迅速增加,可是長遠發展仍面對一定困難。除了戲劇教師人手的問題,還有硬件資源的問題。然而,許博士指出:學校及政府的積極態度為戲劇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有利因素。研究員挑選了四間學校做個案研究,探討學校在解決有關戲劇教育的困難的方法及過程。他們也指出政府政策同樣是香港戲劇教育的重要條件,政府增撥資源、舉辦各項教育計劃或活動,都是為戲劇教育注入力量的泉源。在三三四學制的推行下,儘管戲劇科已不再包含在藝術教育領域內、不能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但憑著學校的逐漸重視及政府的支持,相信香港戲劇教育的前景仍然是明朗的。

我認為此項研究是十分難得的,因針對香港學校的戲劇教育的大型研究並不多,此項研究不但可以為戲劇教育者提供參考,也可為香港現時的戲劇教育情況作檢討反省。另外,此類研究成果分享會也十分有意義,為研究者及聽眾提供交流的平台,研究者可獲得更多意見,聽眾也可更清晰地了解研究詳情。

【匙孔演出報導】

“抱擁多元文化!——社區藝術計劃2009”文化展演
(撰文:尹世裕)

《Gay心》是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組織演出的一個短劇,由該組織人員演出,用直接卻不失藝術性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身處在現今社會同性戀者所受到的歧視、痛苦以及訴求無門的不平等待遇。

開始的一幕中,每個演員都被巧妙地設計成標籤化,讓觀眾現場感受持有「同性戀」標籤者在廣大所謂「正常人」群體中的屈辱處境以及訴求無門。接下來編劇又通過一位母親得知兒子是GAY前後表情和語氣的強烈對比,更深層次的闡述世人對同性戀者的歧視,就連親生父母都以此為恥…

本劇的高潮來自接下來的一幕,劇中的主演走到觀眾席,分別用三種語言詢問觀眾:「點解你會同我握手?」、「為什麽你會和我握手?」、「Will you shake me hands?」。 現場觀眾也被其真誠所感染,有人反問為什麽不能握手,也有人稱他很勇敢。

本劇最後以演員掙脫世俗的繩索,敢於正視自己的取向,做真正的自己,並以訴說自己作為同志的心事結尾。內容平實感人,令人反思。

芸芸眾生之中,他們僅是一個小小的團體,只想得到社會的認同,但在傳統普遍價值觀根深蒂固的華人社區,提這個卑微的願望,都顯得疲弱乏力。小小的舞臺,有他們大大的夢想,總有一天,他們會找到他們的天空。

節目尾段以繩網及面具作表演,表示同性戀者要迎合世俗眼光,壓抑著自已的性取向。

 利用戲劇學英語    信心興趣倍增添
「新高中英語戲劇教育課程推廣」--教學示範
(撰文:李鳳鳴)

「新高中英語戲劇教育課程推廣」是透過戲劇教育令學生能夠多接觸英文,提升同學對英語的興趣,配合新高中活學活用的教學概念。其中來自五旬節林漢光中學的錢德順老師帶領該校戲劇學生,即時分享了在傳授戲劇文化的上課情況和同學的學習樂趣。

在戲劇教育中,老師以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同學。例如,讓學生重複朗讀一個句子,且逐漸加大聲音,以此來訓練同學的說話膽量;在說話的同時,適當的停頓能增加表達語氣。此外身體語言也是戲劇學習的重點之一,利用適當的肢體動作,增加戲劇效果。

另外,該校的黃麗萍老師也分享了戲劇教育的成果。為了制定更有效的學習目標,香港教師戲劇會還邀請了香港教育學院課堂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就有關課程進行研究,以提高學與教的成效。戲劇學習主要是透過藝術模式,令學生有機會多接觸英語,多講多看多寫,更讓學生嘗試參與戲劇幕後工作,提升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老師會親身示範,做到視覺的展示,鼓勵學生分組活動或全班一起活動,給學生多說話多聆聽多參與的機會。選材方面,老師多選取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素材,利用較簡單和短淺的英語句子作為戲劇的主要內容,增加學生面對英語時的信心和興趣,活學活用。

透過戲劇學習英語,給予學生一個展現自我才能的機會,肢體動作與說英語的融會貫通,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是次成果分享會發佈了一系列課堂研究的結果,讓教育同工瞭解戲劇學習英語對新高中課程發展的重要性。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的同學於成果展演中的表演,博得台下一致的好評。

  觀匙孔表演有感
(撰文:沈翠兒)

匙孔表演有三個不同的演出,當中,我最欣賞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的「中學正規戲劇課程成果展現」和Theatre Noir 的《小藍孩》兩個節目。

在三三四的學制下,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納入了一門新課程--戲劇科,這是一項新的嘗試。當日,一眾師生即場為我們示範了構圖定格的上課模式,把一個簡單的動作定格,在限定時間衍生出下一個你聯想到的動作。腦袋轉慢一點亦可不行。這個模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到共融,提升自信心,更可訓練學生思維,從遊戲中學到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這個戲劇課程更可延伸到德育,協助他們的建立對事物的看法,培育成為獨立的小領袖,可見學習這門課程可是獲益匪淺。

《小藍孩》這個節目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演員的表現有聲有色,訴說著種族歧視的不公。

這部戲劇講述一位外族人士到異鄉的遭遇。他全身是藍色,外表怪異,膚色不同,所以被村民驅趕、歧視、甚至欺負,可主角沒有放棄,反而繼續在好心收留他的神父家安分守己的過活。神父照料他的生活,還讓女兒帶他上學。當然,小藍孩到學校的生活可謂難關重重,語言不通,常常被取笑,還被同學當怪物一樣欺凌。神父的女兒打抱不平,幫助了小藍孩。起初,女兒還是嫌惡他,卻被小藍孩的純真打動,更因此衍生情愫。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善良的神父被村民的謠言所害,開始討厭小藍孩,知道女兒喜歡小藍孩,更是反對不已,於是,他冤枉小藍孩,借此趕走他,不讓女兒和小藍孩在一起。小藍孩屈服了,臨走時,他央求神父把一個藍色的小石頭交給神父女兒,神父表面答應,卻暗地裡把它扔掉,更欺騙女兒說小藍孩什麽也沒留下就走了。

謝幕時,主持人問了觀眾三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你是劇中小藍孩,你會怎麼辦?如果我是小藍孩,我會爭取我在這個社會生存的權利,要令大家對我刮目相看,證明膚色不同,但我還是有常人之處,不會像小藍孩一樣屈服。

其實種族歧視在古代已經存在,至今,世界上若干地區仍然存在著這個問題,這部劇令觀眾及我反思。

小藍孩與神父的女兒結局可否不一樣?可以,決定權就在我們手上,如果我們支持小藍孩,不帶歧視目光,也許他們的結局就會不同。

這次的匙孔表演精彩絕倫,加深對戲劇科教學形式以及種族歧視的瞭解。擴闊我們的視野。

從戲劇看人生
(撰文:張慧瑜)

經歷了整個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觀賞了幾場匙孔表演,獲益良多。「匙孔表演」顧名思義就是從匙孔出發,演出整個表演的精華的精華片段。縱然如此,已經足夠讓我深刻了解戲劇與人生的密切關係。

由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帶出的中學正規戲劇課程成果展現,充分表現出現時香港的戲劇教育制度。就着一個情景演默劇,觀衆可參悟同學間的身體動作而猜想情景所在,同學需立刻根據情景演示,設計不同的對白。要演好戲劇,創意和反應無疑都十分重要,演員在肢體語言、表情、語氣等方面都要有想象,才能表達出每個角色的特別之處;舞臺上有很多的突發事故,如:拍檔忘記台詞、走錯位……都需要靠反應來補救。上述的練習,正正能有效訓練同學的創意和反應。以戲劇形式展示課文內容,透過戲劇引導同學如何多方思考,有助突破傳統觀念的限制,現在在中學推行的「通識教育」,不正是要求我們有這些能力嗎?

Theatre Noir是一個專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藝術發展及戲劇教育課程的專業劇團,以藝術創作表演,發揮其藝術潛能。當晚它的導師演出「Blue Blood」,即小「藍」孩。故事講述一個藍色肌膚的小男孩去到一條村莊,因爲膚色的問題而受到村民的歧視,並揚言要把他趕走。語言和生活模式不通的Blue幸好得到村中長老的幫助,才能在那裏安頓下來,更和長老的女兒雙雙墮入愛河,可是因此令長老不滿,甚至設法把他趕走。故事的結束,導師問了幾個很有意義的問題:不同膚色的人不能生活在一起嗎?若然你是長老,眼看女兒跟一個備受歧視的人在一起,你會怎做?如果你是Blue,你會留下來,還是逃回屬於你自己的世界?

其實整個故事表達出的,正正是現今社會中種族歧視的問題。以香港為例,巴基斯坦籍、印尼籍和菲律賓籍的外來工人湧入,他們遇到的問題也和Blue一樣,甚至會面對更多的不公平對待。回應故事中的問題,我會很肯定的說:不同膚色的人絕對能生活在一起。同一天空下,同為上帝的子民,同為生命,人類不應以染色的目光去對待其他種族的人。若然我是長老,我不會阻止一對相愛的戀人,愛也是無分國界的。若然我是Blue,我會選擇繼續留下生活,用行動證明,即使不同膚色,但同樣能溝通生活。要抹去歧視,種族才能融合,世界才會有和平的聲音。

最後由少年粵劇團(香港)演出的《寳蓮燈之劈山救母》,真叫我大開眼界。演出者全為年紀輕輕的小演員,最小的只有九歲。粵劇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多變的唱腔,和融合説白和武打的表演方式。除了為宣揚傳統粵劇之外,少年粵劇團也借此表達戲劇和教育的聯係。通過粵劇的故事内容,小朋友學懂分辨大奸大惡之人,又明白到正義要戰勝邪惡的道理,從而逐漸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

戲劇緊扣着人生,正因每一套戲劇都要表達作者對人生的不同看法。與其長篇大論說教,倒不如把人生融入戲劇,透過創意想象把它們演繹出來,感動觀眾、教育觀眾。

 老人與戲劇
(撰文:梁潔瑩)

這晚的「社區團體戲劇教育成果匯演」共有四個團體參與匙孔表演,都是十分精彩,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可見台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付出了不少努力。在這四個演出,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由一眾老人演出的《我們是這樣長大的》。這齣劇是由中英劇團和進毅劇社合作演出的,由長者口述歷史,觀眾除了可得知一段段真人真事外,更可體驗到這群長者對戲劇的投入和熱愛。

這齣劇共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是由一位老伯伯自述其年輕時偷渡的經歷,帶出「得人恩果千年記,得人花戴萬年香」這道理;第二部份則有一群老人家在玩遊戲,從而介紹他們兒時的玩意;第三部份就由三位長者介紹其心愛的東西,繼而展現出日本侵華時的慘況。

因為這都是真人真事,由台上的一群長者來演出甚具親切感,使觀眾能投入到演員所述的場景。我們常常可以在公園看見很多老人在閒坐、聊天,無所事事的樣子,其實,長者也是社區的一份子,即使老了,也可以參與不同的活動,繼續貢獻社會,活得有意義。今晚表演的長者就是好的例子,他們熱愛演戲,因此他們不言休,繼續在台上發光發亮,感染更多觀眾,所以說,「老」並不是藉口,老人也可以繼續參與自己熱愛的戲劇。他們的歷煉對他們的演出也有很大的幫助,能演繹出不同階段的角色,充份表達出角色的心理狀況。有了長者的參與,這才是真是的社區劇場。

「活到老,學到老」,不止知識要學到老,戲劇也一樣可以學到老。長者對戲劇的堅持和熱愛,實在值得我們尊敬啊!

儘管這班長者都是初次在台上表演,但絕不怯場,非常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刻。

擁抱多元文化─匙孔表演有感
(撰文:許育東)

新生精神康復會所演出的短劇,名為《擊情》,表達了精神病患者和普通人一樣在社會上的生活點滴。首先,本劇以《狐狸先生》這個家傳戶曉的遊戲為引入,在劇中表現精神病患者也有正常人的生活,如:吃飯,刷牙,買東西等。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唱歌環節。

這環節有兩首歌,第一首歌體現他們雖有自身的病因,卻努力的求生存,充分表達了精神病患者自強不息地生活。第二首歌由很多樂器表演,包括三角鼓,搖鼓等。讚美他們對生活的激情。當觀眾聽完這些都有很多感觸,明白到精神病患者是十分需要社會人士的幫助和關心。他們希望借這短劇和觀眾有所交流,從而明白精神病患者也需要社會接納。

 幸福的新一代
(撰文:陳潔卿)

許多年前,若果子女想修讀戲劇,定會被父母勸告,更甚者會被阻止,因為他們認為戲劇不能謀生。時移世易,戲劇漸漸受到重視,越來越多中小學聘用戲劇教師,在課堂引入戲劇。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裏,有數間小學獲大會邀請,在「匙孔表演」(即一部作品的精華片段)演出,分享戲劇教學所帶來的好處。

就筆者所見,小朋友投入、忘我的演出,令家長、甚至全場觀眾都看得目瞪口呆。小朋友把爸爸、媽媽、奶奶等角色都演活了,令所有觀眾都讚不絕口,有位老伯伯更說道:「這群小朋友表演的很好。」

小朋友的精湛演出當然值得讚賞,除此之外,我更加欣賞他們的勇氣。試回憶你七、八歲的日子,你做過什麼呢﹖有否曾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話劇,大聲朗讀對白﹖台上的小朋友毫不怯場,即使偶爾唸錯,也能保持鎮定,繼續表演。「自信心」這樣東西是課本不能學到的,因此筆者深信戲劇教育所帶來的好處是不能估計的。

戲劇教育更能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令學生能愉快學習。參與演出的其中一位小學生表示:「戲劇課為我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機會,我亦可以和同學一起參與演出。過程中,我認識了訐多好朋友。」

香港若要培育更多戲劇專才,從教育著手,逐漸普及戲劇藝術,應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觀看匙孔表演有感
(撰文:陳靜怡)

今天是2009年12月20日,是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今次我觀看了匙孔表演,包括《BLUE BLOOD》、《中學正規戲劇課程成果展現》和《寶蓮燈之劈山救母》。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是其中一所開辦了戲劇課程的學校,其《中學正規戲劇課程成果展現》主要是透過戲劇提高學生的德育水準。這次戲劇課程使
學生認識到了什麼是戲劇,人也開朗起來了,以前只懂人云亦云的也學會建立一己的主張。原來戲劇是可以增強自信和創造能力,學會如何和人溝通,也可以增強對不同的人和事的好奇心。

第二個節目是《BLUE BLOOD》,是探討社會歧視的問題,講述一個小孩全身藍色的膚色,來到另一條村莊,給人歧視,遭到人們的的欺負。有人認為他是怪物,有傳染病,村裏巫婆就以宗教理由來趕走他,還有其他種種無理的理由來歧視他。我看了這個戲劇之後,覺得我們現在的中學生真的很少從多方面思考問題,沒有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說實話:戲劇真的可以好好的教育學生如何去學會思考社會上的問題,可是很多家長都不是這樣想。

第三個表演是《寶蓮燈之劈山救母》是用粵劇演出這個傳奇故事。粵劇是我們中國的文化,最近更獲承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好好保存。臺上的表演者都是從小開始學習粵劇的,每個動作需要重複練習多次,從而鍛煉耐力、合作能力和應變能力。

粵劇是戲劇的一類,戲劇本身是一個媒介,盛載故事及感情的表演藝術,學生可以藉著劇本創作討論時事話題,關心社會,接近社會。

看了這次匙孔表演,我真的體會甚深,學習戲劇不僅可以從德育方面教育學生,也可以增強自信心、創意和合作能力。藝術也是一種語言,表達了自己的聲音,更重要的是使我們可以聆聽更多人的聲音,促進社會共融。

戲劇.人生
(撰文:曾敬仁)

筆者早前觀賞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中的社區劇場成果展演,我對於戲劇是個感到濃厚興趣的外行人。就像對於生命,任何人也只是一知半解的外行人罷了。在步入劇場時,那些招待嘉賓的仕女們,聽見我喜歡戲劇,便道:「戲劇可是個複雜得很的東西啊!單是那些講究的戲劇元素,就夠你鑽研上一輩子了。」

想想也是,演員穿不適當的衣服,我不懂;唸錯了對白,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坐在第一排伸長脖子看,欣賞那華美的錦袍大衣,聽着慘烈緊張的一長串的鋼琴聲--精彩絕倫的音響效果!但外行人的意見是珍貴的,因為門外漢的議論是比較新鮮,有可取之處。

在中國,歷史仍於日常生活中維持活躍的演出,像中英劇團的「我們是這樣長大的」,就由一群老人家活靈活現地表達出日軍侵華的苦況。一眾演員從自己的童年演起,劇本正是以演員的親身經歷作藍本,真實的情況踴現眼前,悲切的感情表露無遺。正因為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著一些重要的物品,即使是最平凡的東西,背後都藏著一段段小故事:濃厚的人情味、堅毅的生命力、深刻的人生哲理……. 一眾演員從一件物件開始,活演自身的歷史故事,將過往人生裡的點滴,娓娓道來。從盲婚啞嫁的無奈,到日軍侵華的淒滄日子,演員用點滴往事勾劃出封建的不公平和戰爭的禍害。

這場演出是清一色以老人家擔任演員的,由中英劇團邀請社區長者組織與其合辦,主要目的是拉近長者與社區之間的距離。長者在社區通常都是被忽略的一群,但通過戲劇表現,就能讓不同人接觸並了解他們的生活及內心需要,從而推動社會共融。據中英劇團的導師稱,自從長者開始學習戲劇,令他們變得開朗及有自信心,社交圈子也擴大了,生活充實又快樂。而且,他們在排練時比年輕人更用心認真,把握每個練習機會,樂意多與人溝通,抒發自己的意見。

筆者認為這樣做法才是達到以戲劇如人生的主旨,也許他們的演出沒有包含甚麼戲劇元素,也許他們的演出不如別的劇團般專業,但他們有一種最重要的元素-真誠。在社會上有太多戲劇作品裏美的成分大於愛的成分,美是技巧與專業的結合,愛卻是人生與心的結合。我不喜歡壯烈的美,壯烈的美只有力,沒有愛,也缺少了人性。我喜歡的是悲壯和蒼涼的愛,它的愛如大紅大綠的用色,是一種強烈的對比,很像人生。

我始終認為,戲劇和人生是有共通點,那是愛。

這就是我
(撰文:葉肇映)

《這就是我》是一個真實又充滿愛的演出,不但贏得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還感動了他們的内心。

《這就是我》是由一群智障人士擔綱演出。在舞台上,他們勇於表達自己:有人專心用電子琴彈出首首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有人畫出幅幅美輪美奐的國旗;有人數出每條巴士路綫上的車站;有小朋友教大家自製片片美味的吐司……

雖然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小失誤,如忘了台詞或走位,但觀眾都懂得體諒,還給予熱烈的掌聲鼓勵他們。當他們唱聖誕歌的時候,觀眾也投入當中,一起打拍子。

儘管演出的戲劇成分比較少,但大家都看見了那些心靈美好的智障人士的真實一面--他們表演的都是自己最喜愛的東西。

《月光下》
(撰文:劉凡可)

此話劇由一群長者及青少年共同構思、創造、演繹,以一個簡單而生動的故事向觀眾傳揚家人相處之道--互相了解,家人間常因不清楚彼此的想法而產生誤解,影響感情。付出多一點關心,多一點傾訴,多一點聆聽就能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

話劇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參與者來自不同年齡和階層,既有長者的謹慎投入,也有青年人的勃發朝氣,不同價值觀在劇中互相交融,給予觀眾新鮮感。跨越年齡界限,長幼合作交流擦出精彩的火花,增添話劇的可觀性。

觀眾都對話劇表示欣賞及讚揚。一位內地同胞表示話劇中的演員都在說自己的故事,給人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也有觀眾認為演員通過話劇的創作而對年長者有新的看法及認識,是十分難能可貴;另一位觀眾認為話劇的內容及訊息有人情味,使人感到溫暖。

社區團體戲劇教育的成果展演
(撰文:劉裕雯)

2009年12月20日假香港演藝學院的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芸集了各界的戲劇藝術愛好者及資深學者,在會議期間展開有意義的交流活動。

其中一項是「社區團體戲劇教育的成果展演」,在戲劇院舉行。四個社區團體演出了不同類型的戲劇,從而為觀眾傳遞不同訊息,帶給大家不同的啟發。

四個戲劇團體分別來自中英劇團、觀塘劇團、無國界心靈導航及卓新力量。觀眾大多是來自各界的學者,例如有來自台灣、北京和中國其他城市,當然不少得的是本地的學者,還有一些年輕人到場觀看,看來戲劇文化不再是學術上的事,年輕一輩對此也十分所關注及感興趣。

演出開始前,觀眾已準備了不少筆記,準備記錄一些演出者的心得。第一組出場的是中英劇團聯同俊毅劇社和耆康會的一群長者一起合作的戲劇。他們合作了已經有三年之多,在舞台上各人有出色的發揮。這一場戲劇是長者口述歷史劇場。顧名思義,是長者親口講述他們的歷史背景,令到觀眾更深刻的了解,從而關注更多歷史。首先是一位叫作張伯的老人家,他站在舞台的中央,自信地訴出其少年時經過的事:他曾經兩次偷渡,第一次是從陸路,第二次是從水路。第二次偷渡成功後,他在澳門找了一份工作,維持生計,當時的生活仍然未有現今的富庶,可說十分艱苦。看見這伯伯自信地站在舞台中央,向大家訴說其往事,我也對他十分佩服。接著,一群長者均三五成群在玩遊戲,希望從這一幕為觀眾帶出他們的小時候趣事,從中觀眾能夠知道舊社會的生活模式是怎樣的。最後是梁伯和梁婆婆說他們的歷史,內容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的惡行,他們並非是為了仇恨,而是希望人們反思,不要讓歷史重演。

我以前常看的,都是年輕人演出的戲劇,這次演出題材特別,長者的演出十分生動,由他們親口講述他們的真實歷史背景一來可以讓他們抒發情感,有更多機會接觸社區,更重要的是可以喚起了公眾對於歷史的關注,從而論及社區或社會上的問題。口述歷史劇場其實是一樣不錯的演出手法,可以把真實故事直接呈現出來,容易產生共鳴,是一項值得繼續發展的演出形式。

第二齣是由觀塘劇團演出名為《我們明白了》的戲劇,主題是要表達去年五月四川地震後當地的苦況,希望人們可以繼續關注災區的事。演出是以四川及香港的家庭作背景,參與者包括不同階層的人士,如老師及學生。故事透露了年青人對於是次災難的看法,利用歌聲配合錄影帶,表現出四川災難時及災後的情況。劇中的年青人想盡一分力幫肋災區的人民逃離水深火熱的困境,可惜的是他們的力量是何其渺小,不能親身前往災區救援,從而表達出「世亂天動,人類的力量是極其渺小。」的信息,和那種無能為力的無奈之情。其實這場戲劇真的十分叫人感動,除了有音樂和舞蹈配合,還有的是用戲劇感動大家,喚起大家對於祖國的關懷,更加了解年輕人對於災難的看法,提醒大家要好好珍惜生命,愛惜身邊的人。透過戲劇可以表達到這些豐富的內容,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接著的由無國界心靈導航的演出,他們早前舉辦了一個名為「突破心靈之旅」的四川探訪活動,此演出同樣是希望喚起人們對於四川災難的持續關懷及傳遞愛惜生命之信息。舞台上,除了播放出錄影帶展示他們在四川探訪活動的情形外,更與觀眾交流,和他們一起跳「地毯舞」,希望透過這共融遊戲,可以令觀眾有心靈的溝通,也希望他們繼續關注四川的情況。演出者是中二至中四的學生,他們的演出及熱誠,令到觀眾也開心地一起跳,聆聽他們的分享這次「心靈之旅」的體會,以實際行動去為人間增添溫暖。

最後是卓新力的《問我知否》。這些演員雖然在能力上有異於常人,卻有一股熱誠,希望透過演出發揮他們的才能,表演在觀眾面前。各演員在舞台上表現出他們自己喜歡做的事,例如打功夫、喜歡睡覺、不喜歡快高長大等等。這看來是一些簡單的演出,但能深深打動人心。他們的世界是單純的,這給觀眾一個信息:每個人也可以有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敢去嘗試,懂得享受生命所帶來的光輝,每個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一群演員帶領觀眾跳舞,令到全場氣氛十分高漲,他們落力的演出,令到不少觀眾讚口不絕。那管這是一次簡簡單單的戲劇演出,但已經能感動到觀眾,叫他們十分感動。

當全部演出結束後,觀眾相信也有深切的體會,明白到戲劇不只是一場表演而己,也是一種傳遞信息的好方法,可以觸動人心,從而抒發出各樣感情。綜觀整晚的演出,我對於無國界心靈導航最為深刻。這個機構是自發性的組織,原來社會仍有有心人願意主動關懷祖國,當祖國遇難時,他們一定願意伸出援手,這是十分難得的。演員只是中二至中四的學生,但從他們的戲劇演出及分享,我感覺到他們滿腔熱誠,最令我欣賞他們的,是他們希望人們把關心四川的這分愛心延續下去,而非短暫的關懷,一群年輕人有這股熱誠是十分難得的。他們是未來社會的棟樑,現在他們有這一分愛心,定必能夠傳遞開去。

我回想起以前的四川的災難片段,幾乎每一段也可以感動得落淚;無國界心靈導航運用戲劇形式,喚醒大眾更加關心祖國,又培養年輕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願意在來日為社區出一分力。無國界心靈導航的義工有親子的,也有夫妻的,最小是八歲的。他們以戲劇傳遞關懷的訊息,加上熱情和熱誠,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這次戲劇會議,由工作坊到聽論文簡介,繼而到這場戲劇分享,均令我獲益良多。我深深明白到戲劇不只是一場表演,還傳遞不少為區、社會甚至對於祖國的信息,令不少學者可以有一個十分好的途徑繼續學術上的交流,而且可以令到戲劇藝術滲入社會各階層。希望這個戲劇會議可以繼續推廣下去,令到香港不會只說一個「石屎森林」,而是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國際都會!

情濃舊街坊--《包租婆與臭男人》
(撰文:顧璜)

天主教香港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演出《包租婆與臭男人》一劇,表達了街坊的感情。

故事的開端,包租婆和包租公到了陳先生家和陶小姐家收租,後者因沒有錢而欠租,其他租客也是。生活困難,令他們想起以前大家像朋友一樣互相幫助的日子。時間飛快,轉眼新年到了,他們在討論如何度過。

一幕幕互相關懷照顧的情景呈現在眼前,觀眾被他們精彩的表演所吸引。事後受訪問的觀眾表示十分喜愛劇中的人物,他們把舊社會的生活面貌演得活靈活現。臺上演員也表示自己在演出時就像回到當年的生活一樣。

劇中演員均全數是中年人士。

匙孔表演 — 感動人心
(撰文:葉安琪)

今天抱著平常心觀賞了匙孔表演,得到的卻超出所望。四齣短劇,全都令我非常感動。

第一齣是《我們是這樣長大的》,是一部口述歷史劇,由一班公公婆婆說出他們小時候的一點一滴,他們成長的經歷。口述歷史劇對我來說非常新鮮,但印象非常深刻。從公公婆婆口中得知他們快樂的童年,打波子、玩結婚遊戲、追花轎等,已足以令他們歡天喜地。他們也有自己的辛酸史,如日本侵華時骨肉分離,逃避追捕,日日擔驚受怕… …由他們口中道出,更令人心酸,更來得真實。

第二齣短劇是《我們明白了》,背景是四川大地震這件事件。這套劇令人非常激動,仿佛我又回到兩年前大地震發生時,災民的苦況又重現眼前了。這齣話劇是想以藝術感動人心,我認為它已達到這個目標。戲劇中宣揚了愛,要人珍惜身邊人,這些訊息能夠原原本本地帶給觀眾,令我也有衝動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參與社區藝術,將正面信息帶給社會上的每一位。

接著的是由無國界心靈導航一班義工所演出的《突破心靈之旅》,亦是以汶川大地震作為背景。故事講述這一群義工到汶川幫助當地的災民,帶給他們溫暖。他們用心到四川幫助災民,令他們振作,值得尊敬,實在值得獲得全場的掌聲。雖然他們不是什麼專業演員,但用心的表演又再一次令我憶起大地震的慘況。我可以盡自己一分力量向弱勢的伸出援手嗎?

最後演出的是卓新力量的《問我知否》,是一部非常震撼的戲劇。台上或許不是每一個演員都是健全的,但他們落力演出,散發出來的感染力不比專業演員遜色。每個表演者都道出自己的心聲:愛睡覺的,想打功夫的,愛游泳的,愛耍太極的… …讓人都知道他們的心聲。或許他們是弱勢的一群,在社會上常常被忽略,但今晚他們絕對全場的焦點所在。最後他們帶動我們跳舞,所有觀眾都非常投入。大概,大家都感受到他們所付出的苦心吧!「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更何況是他們能力比較低的人士呢?他們所付出的汗水一定數之不盡,所以我給了他們最熱烈的掌聲。

匙孔表演的四個演出都深深打動人心,社區的藝術活動,真的能夠帶出很多正面信息予公眾,不知什麼時候又可以再一次欣賞這些有意義的戲劇呢?

卓新力量的表演充滿動感,獲得觀眾一致好評。
一眾公公婆婆雖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出,但絕無怯場,博得台下陣陣掌聲。

【戲劇工作坊活動報導】

戲劇教育由兒童開始
(撰文:王琳)

上海市藝術學院的張琛女士,於12月19日舉行「兒童故事戲劇工作坊」,透過與15位戲劇導師和學生輕鬆活潑的活動,展示了兒童戲劇教育的重要,藉以推廣兒童戲劇教育。是次工作坊的對象為小學三年級或以上的小孩,所以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也跟兒童教育的相近。

參與者必須把自己當成小孩,以兒童的角度去接受戲劇教育。張女士先以兩項熱身活動帶出戲劇教育的重要訊息:人的身體解放能力是很強的,不一定只用語言才可表達自己的意思,身體的不同部份也可以表達自己。到工作坊的主題部份,張女士帶領參與者從籌備至完成表演一部小型戲劇,教導戲劇導師如何讓兒童認識及學習戲劇。

參與者從接龍式的劇本編寫,到每個角色分享心路歷程以豐富角色,再到每組順利完成表演,導師和學生都表現得很投入,樂在其中,而張女士更融入參與者的活動。張女士表示,由於小童的記憶較為分散和有限,導師教導時需以重複的方式令兒童的記憶較為集中,甚至以接力形式加強兒童的聯想。施教的時候,應多以兒童喜歡的彩色材料作為道具,鼓勵兒童一起參與創作,因為兒童的創作力強,創作後更會有成就感。

張女士更表示,戲劇教育並不只是讓兒童透過演戲學習戲劇的製作,享受戲劇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幫助兒童主動發揮所長,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是次的工作坊原是為期一周的兒童戲劇教育課程濃縮版,實在是一個讓參與者加深對兒童戲劇教育認識的難得機會。

參加者都非常投入於工作坊中,氣氛相當融洽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教師親身體驗戲劇課程
--戲劇學英文,提高學生興趣
(撰文:陳珊珊)

 世界華人戲劇教育會議2009在12月19至21日在香港演藝學院舉行。首天大會安排了一個名為「透過戲劇學習英文: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的節目,向教師講解以英語教學的戲劇技巧,並且親身體驗通過戲劇而學習英語。

導師著重讓參加者以身體語言表現出多幅圖片及情景,然後說出當中的故事內容,這有助增加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其次學習創作(例如:設計角色背景、性格、故事情節等),不但提高學生的創作思維,更提供寫作英文的機會。另外,導師也講解了言語表達的重要,從不同的聲調、音量和節奏等方面,表現出角色的心情及性格。

導師江倩瑩指出,香港學生對提不起興趣學習英文,是因為他們沒有自信心,擔心會說錯,結果害怕面對英語。透過戲劇學習英文,不但增加了學習的趣味,而且能有助學生學習英語的技巧。這工作坊就為了培訓教師的戲劇學英語的方法,從而在日常教室實踐出來。

陶冶兒童故事劇場
(撰文:蕭雅婷)

工作坊的導師是來自上海陶冶教育劇場的陳曉晴女士。她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大人想像自己是一二年級的小孩子,由此瞭解他們的思維和想法。

活動的內容包含了很多環節:第一是自我介紹,第二是契約書,第三是熱身遊戲,第四是分組,第五是建造水果園,第六是種子的世界,第七是果農,最後是小結。剛開始時每個參與者都要自我介紹,繼而每位參與者取一個水果的名字代替自己的名字,遊戲的規則就是當導師叫兩人的名字的時候,這兩人就要互相調換位置,當導師叫「水果色拉」的時候,全部人都要互相調換位置,否則便會受到懲罰,就是在三十秒以內不斷的讀「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這句繞口令。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個環節是「種子的世界」:每兩個人一組,每一組選一個季節,然後再選一種水果扮演這種水果的變化。在過程中,要把選定的水果由播種,開花到結果都要參與者演示出來,這也是比較困難的。

參與者都很享受工作坊的每一個活動。在每一個活動結束後,他們都有分享各自的感受。他們的表情和語言,說明他們很投入活動,以及互相有說有笑、互相合作。其中一位參與者表示:這次工作坊真正令他體驗到原來小孩子的想像力跟大人的是截然不同。他們可以憑空想像很多東西,而大人們想的東西只是趨向於現實的。小孩子的純真和無知,可讓他們自由發揮和想像,大人更加深入瞭解小孩。

移動身體?奇妙有趣的即興工作坊
(撰文:顧璜)

不用言語文字,怎能表達自己?彭震宇的「移動即興工作坊」,正好給參加者一次有趣的歷程。

工作坊開始時,彭老師先讓參加者用身體不同部分帶動全身,讓參加者能知道如何運用和感受身體。接著,又請參加者以模仿的形式來互相認識。他表示,這樣能令參加者放鬆身心,以及更投入地參與課堂,因為藝術是需要發自內心的,不能流於表面。

後來參加者要自我構思合作演出,期間不能談話以及討論,但演出時表現了無窮的創意,亦加入幽默的對白,甚具專業的水準。彭震宇指出:只要人用心演繹,別人很容易受感染,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即興,任由肢體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比其他的方法來得真實。

他希望香港人能抽時間做這簡單的活動:隨心所欲運用肢體動作,既能放鬆心情,又能表情達意,實在很適合繁忙又緊張的香港人。

參加者非常投入於工作坊中

種子的旅程工作坊
(撰文:葉肇映)

一顆種子能夠拿來做些什麼呢?”種子的旅程工作坊”就帶領你利用巧思來展現看似簡單卻又有無限韻味的裝置藝術。

工作坊開始,每位參加者都可以選擇一顆自己喜歡的種子。當中除了有芒果、棗、橘子等常見植物的種子外,還有如人參果、酸角、蓮子等較少見的植物種子。然後,參加者透過搖晃、敲打和拋接一些裝著種子的器皿,製造出高低起伏、和諧悅耳的音樂。

接著,導師蔡述群先生給參加者分發各式各樣的紙張,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創意,替種子建一個窩。在參加者互相交流自己的創作之後,便分成三人一組,將作品拼湊在一起,然後圍繞新的作品設計一個短劇演出。參加者非常積極,也盡力發揮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當中很多短劇都別出心裁,如呼籲在最壞的情況下也要種樹、講述楊桃的一生以及帶有深度的寓言故事等。

最後,導師蔡先生表示,這個工作坊不僅是劇場演出,還是學習創意藝術的門檻。他希望大家可以自由用藝術來表達感受,所以他不評價各人的作品,相反鼓勵他們進一步創造的可能性。

參加者的得著也很大:有參加者由開始的只想玩,漸漸變成投入、認真;有參加者覺得在有限的空間裏可以利用寬闊的思維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有參加者表示自己埋藏已久的記憶被釋放出來了;也有參加者認為跟不相識的人一起合作很難忘。總的來説,他們都很享受是次工作坊。

參加者於工作坊中表現得十分積極,樂於其中。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