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我們學習語文,從何開始?嬰兒時學習說話,由「媽」到「媽媽」,由「爸」到「爸爸」,由聲音到詞語。念幼稚園時開始認識更多詞語:桌子、椅子、老師、同學、書本、鉛筆,既是人和物,也是詞語。

詞語,又稱為「生字」,英文是Vocabulary,香港出現一種崇拜生字的語文教育現象。老師每天教授學生生字,學生每天放學後在功課簿上抄寫生字,然後學生每星期要默寫生字;家長為子女挑選英文故事書,著重內裡有多少個生字,最多生字的一本,就是最好的一本。

除了生字,還是生字。究竟語文教育是否一定從學習文字開始呢?

近年,教育界人士提倡運用戲劇作為教授語文的方法。究竟戲劇有甚麼好處?戲劇怎樣和語文課程結合呢?

戲劇創造情境    情境引發情意

戲劇教育專家認為語文教育不一定從文字開始,先運用戲劇為學生製造情境,讓學生對語言和文字先產生興趣,然後進入語文學習的不同層面。

在一次錄像播放及座談會上,資深中文科老師孫群英女士和與會者分享教學經驗。她說,學生覺得中文科沉悶,是因為課文對他們並不吸引,課文內容沒有令學生產生「情意」。她解釋,文字是載體,利用載體和別人溝通,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發自內心就是情意。課文內容於學生心中沒有產生情緒、思想、感情和感覺,所以他們不願寫作和說話。當他們不願寫作而被迫交功課,寫出來的文章當然不好。

在課堂,孫老師會利用戲劇將學生帶到某些情境,這些情境都與他們息息相關。學生進入角色,感受情境,從而產生情意,這才會產生以語文來表達的動機。憑藉戲劇讓他們感受,給予學生體驗,從而產生情感,這正是改善作文的水平鑰匙。

「教師入戲」的教學手法

資深英語老師舒盛宗先生與杜麗華女士也認為語文教育不一定從文字開始。他們在另一次錄像播放及座談會上指出,如果語文老師堅持從文字開始,語文能力較弱的學生便會跟不上課堂,但是他們的智力和表達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二人主張從戲劇開始,利用戲劇的張力,以豐富學生的感情,增加他們表達的需要。語文教育應先讓學生表達他們想表達的事,表達方式可以是語言、表情、動作、物件等,然後老師才教導他們用文字去表達。

另外,會上播放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簡稱語常會)「英語大聯盟──戲育篇」的課堂片段,展示和解釋「教師入戲」(Teaching in role)的教學手法。錄影片段中,老師借用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的故事,在課堂中創造出戲劇情境,令學生代入角色,然後給學生製作「黃金門票」的任務。過程中,老師飾演Willy Wonka,學生扮演設計師,分組為Willy Wonka設計門票;他們要思考門票上需要甚麼資料,然後向Willy Wonka發問以獲得資料,最後運用文字加以表述。舒先生指出,這種教學法不但訓練學生聽說讀寫和思考的能力,不同能力的學生還可以互補不足,互相學習。

語文教育的另一層思考

有人認為在實際情況中,戲劇難以走進課室。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院譚寶芝博士認為,這不是教學技巧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當「語文教育等同學習生字」的觀念根深蒂固時,思維便會限制教學活動,一切亦會以文字為先。

對於戲劇教育,大部分老師認為先要學生寫劇本,以「先輸入、後產出」的概念,將詞語、感情和思維等等先加諸學生身上,然後才由學生「創作」,對老師來說成品會是一份劇本,對於學生而言這只會是眾多「功課」的其中一份。譚博士建議老師可以將創作權先交給學生,要令學生喜歡文字、善用文字,使文字結合現實生活而成為學生自我表達的工具。語文學習不應停留詞語及法則的層面,也不是複製別人的想法。

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羅婉芬女士贊同運用戲劇教授語文可讓每個學生發聲(voice out)與自我表達。戲劇中有很多角色,學生以不同角色身分對議題表述不同觀點。她強調以戲劇教學時可將批判讀寫能力(Critical literacy)的精神帶進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中,培養學生對文章和事情的個人觀點和詮釋,並且看到文字背後的想法、意思與意識型態。最終學生變成主動的學習者,對自身環境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懂得反思文本所傳達的訊息,而不是被動的全盤接收。

戲劇造就全人教育

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碩士課程統籌陳玉蘭女士於會上進一步闡述戲劇教育的可能性。她以「抽屜」比喻現今香港把學習割裂為科目,而非全面的、整體的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例如: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是四個不同的抽屜;品德情意教學又是另一個抽屜;歷史與地理又分別屬於不同的抽屜,彼此沒有關連,故這種分科學習、分範疇的現象,使學習變得割裂,亦未能與現實生活配合。

陳女士認為運用戲劇學習正正能夠體現全人教育,戲劇教育就像「百子櫃」,從眾多「抽屜」中選取適合的材料,結合不同教育範疇,如:聽、說、讀、寫、品德情意、共通能力等統合來學習,而知識、技能、態度是互相關連,學習是完整的。這與統整課程和通識教育的理念相近,而戲劇教育從中所體現的既是教學方法,亦是對教育的觀念。

其實「百子櫃」的「抽屜」眾多,例如以往常引用經典名著的範文學習、利用資訊差異(information gap)做成的功能式訪問、電話對話等,究竟我們打開這些「抽屜」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抽屜」對語文學習所抱持之觀念又是什麼?某些「抽屜」乏人問津或「封塵」,究竟是「抽屜」已落伍、不被認識、不習慣使用,還是其他觀念形成呢?這些問題可能是教育界一直需要反思與探究的議題。


備註:上述兩次「錄像播放及座談會」資料

主題:《告別填鴨?!-語文學習中的探究》

舉辦日期:2009年3月14日

地點:香港灣仔合和中心19樓香港藝術學院1907A室

主講嘉賓:

香港教育學院幼兒教育學院譚寶芝博士

小學教師孫群英老師

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羅婉芬女士

主題:《戲劇與語文課程結合的不同模式》

舉辦日期:2009年7月4日

地點:香港英皇道979號太古坊和域大廈東翼14樓香港藝術發展局活動室

主講嘉賓:香港藝術學院戲劇教育導師  舒盛宗先生 及 杜麗華女士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