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要再做古蹟劇場?】

「我們在井旁用形象化的肢體語言告訴學生前人是怎樣打井水的,又在(龍躍頭)老圍的圍牆內用行動示範如何從高台上暸望四周,監察敵人… 學生都很投入很認真去理解以前圍村村民的生活,從而對這些古蹟產生情感,明白這些古蹟如何盛載前人的歷史,更明白為何要留下古蹟、進行保育…」

TEFO第一屆「古蹟劇場計劃」<歷史活化劇場計劃:細說千年名門──香港鄧氏>的演教員在回顧整個計劃時,有以上感想。

該計劃推行時,我負責帶領學生從村口走入圍村。我問學生:「你們來過這些地方嗎?」有些小學生天真地微笑,告訴我還是第一次來這些圍村地方。他們都是習慣在城巿裡生活的孩子,進村沿途,他們覺得路很窄,又怕狗,又覺得泥濘遍地。

但是,在教育劇場裡,戲劇在古蹟內發生,我們把鄧氏由南下發展、抗英殖抵日軍、以至近年維修古蹟的故事一一重現在學生眼前。故此,學生看到的不再是古蹟的陳舊,而是古蹟裡的歷史、前人的生活歷程、文化與情感。

於是,在劇場演出結束後,學生再望那幅老圍牆,那間舊廟宇,就不單是用經濟效益去衡量保留與否,而是多了一層文化承傳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學生走到古蹟裡,在教育劇場之中,建立了對古蹟的情感,那是教科書上教不到的情感教育。

在香港高度城巿化的環境下,學生已不認識香港的鄉村地方,圍村的歷史和文化都只會出現在硬生生的書本上,過目即忘。考試過後,這些東西可能在他們腦海留下丁點印象,但留不下半點感受。然而,在「古蹟劇場」裡,學生既認識古蹟,又了解歷史,更建立了對於這片歷史、人情的感受和情感。

故此,我們要繼續策劃「古蹟劇場」!我們推廣的除了是以戲劇融入歷史教學,令學習更生動有趣幫助學生有效學習之外,更深層要做的是藉戲劇重塑情感教育,這是全人教育的重要元素。

今年我們再辦<深化「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強調教師在計劃當中的角色,加強師資培訓,提供教師工作坊、教學諮詢、教材套出版等,希望可以把「古蹟劇場」的成效推廣出去, 散播更多教育劇場的種子。

大家或會對今次計劃有以下疑惑:

我們不是來古蹟看劇場演出嗎?

是次「古蹟劇場」的手法為「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 ,這是常用於課堂的戲劇手法,並非要求學生坐著觀看劇場演出,而是要求學生參與前設文本(Pre-text)所建構的戲劇情境,帶領學生進入特定角色,作出選擇,共建劇情,從中學習及反思議題。

這不是由專業演員演出的嗎?

是次計劃是由教學藝人協作。教師在計劃中採取主導者的角色,按學生情況而設計教學活動。

教學藝人不是一般舞台劇上的演員,教學藝人藉戲劇進行教學,既會入戲(In-Role),又會抽離,與學生進行討論。

為甚麼每場學生人數不可多於四十人?

由於「過程戲劇」強調學生參與,學生又會進出角色,為保持互動性及教學質素,故每場人數須設限。

TEFO重視創新及研究,是次「古蹟劇場」強調教師參與、建立校本的古蹟劇場,在過去的博物館劇場/古蹟劇場等同類型計劃中是首次的,對教師及教學藝人均是一種挑戰。感謝參與此計劃的所有同工,各個團體的協助及支持,以及老圍村的村長、村民及組織,一個計劃的誕生背後有很多人的默默耕耘及付出。

希望藉著今次實驗,為戲劇教育擦出更多新火花,令香港的戲劇教育走得更遠更廣!

【活動報導】

深化古蹟劇場講座 –

走進時光隧道 重回五十年前的天台小學

古蹟劇場是什麼?除了是在古蹟實地演出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參與者親歷其境,代入歷史人物的思想,以第一身經歷他們當時當地的抉擇。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於10月9日假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舉辦古蹟劇場講座,目的正是讓教育界同工一嘗「古蹟劇場」的奧妙。講者兼本會幹事何家賢老師利用戲劇教育手法,帶領同工走進「時光隧道」,認識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出現「天台小學」的社會背景,以及它在香港教育史上的意義。

參與同工以戲劇手法 ── 定格(still image)、思路追蹤 (thought tracking)、角色扮演 (role play)、即興演出(improvisation),重現當年灣仔街頭街童處處的情況。「電視機、膠水樽、投映機,呢啲嘢五十年前邊度有架!」同工們不亦樂乎地數算著在房間內五十年前未曾出現的事物。當時的香港小童群益會總部仍是五層高的樓房,駱克道上充斥街童,學額不足,而且學費不菲,天台小學應運而生,為無數不能負擔學費的街童提供教育,讓他們能有一技傍身,改善生活……在這時代脈絡下,同工一起扮演當年志願團體的老師,以第一身角度思考戰後香港難民集聚,經濟不振下衍生的兒童失學問題,並分組表演他們的自創即興短劇,把「天台小學的最後一夜」呈現大家眼前。

這個早上,同工一起經歷了古蹟劇場,身同感受地了解到五十年前的教育、生活與困境。這也是 TEFO 希望透過本年「深化古蹟劇場」計劃能帶給學生的果效── 讓老師與學生一起進入時光隧道,在具三百多年歷史的荃灣老圍村,體會當日客家移民建立家園的甜酸苦辣、圍村生活的苦與樂,尤其是現代社會日漸消失的人倫關係和鄉土情誼。

深化古蹟劇場計劃簡介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於去年在元朗屏山及粉嶺龍躍頭舉辦第一屆古蹟劇場〈歷史活化劇場計劃 細說千年名門 ── 香港鄧氏〉反應熱烈,參加學校老師均表示同學親身到古蹟透過戲劇形式學習歷史後,學習興趣大增。因此,本會再接再厲,舉辦〈深化「古蹟劇場」── 教師協作計劃 2010 / 2011〉。計劃最特別之處,以配合校本課程為綱領,與教師合作進行校本古蹟劇場培訓,進一步推動本港校本戲劇教育發展。

本計劃分為兩階段:首先,「教師校本古蹟劇場」工作坊將於 11 月 6 及 13 日舉行,由資深戲劇教育工作者 ── 洪迎喜、廖佩芳、邱萬城主持,帶領參加老師將學習撰寫戲劇教案的技巧,然後於 2011 年 3 月帶領學生到荃灣老圍村實踐戲劇教案(名額 20 個)。

分別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和大學講師參與「古蹟劇場」講座。
與會者運用豐富想像力,以「定格」模擬1960年代駱克道上的人與事。
與會者投入地參與講座的戲劇活動。
何家賢老師(左二)講述及解釋「古蹟劇場」的概念和特點。

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教師工作坊──

太平山街在瘟疫蔓延時

撰文:香港教育劇場論壇計劃主任 梁佩筠

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是常用於課堂的戲劇手法。透過前設文本,導師帶領參加者進入特定角色,探討當時人在處境中的感受、思想和行為,並建構戲劇發展內容,從而對有關議題產生新的體會和理解。香港教育劇場論壇(TEFO)向來為推動本地戲劇教育發展不遺餘力,因此特意在1月8日舉辦「過程戲劇教師工作坊」以推廣過程戲劇在校本的應用與普及。

當日雖然天氣寒冷,仍吸引了十多名在職教師、社會工作者和戲劇教育工作者參加工作坊,場面熱鬧!

導師何家賢和舒盛宗策劃了一次「過街老鼠」過程戲劇工作坊,讓會眾重回1894年的香港太平山街。在導師的指導下,會眾想像當年香港華人的生活,在面積只有2.8米乘3米的模擬住所堆砌家居,自然七嘴八舌:「牌九一定唔少得啦,仲有福壽膏……」、「我哋係書香世代嚟噃,梗要唸卜卜齋、三字經啊!」 大家對此不亦樂乎。

會眾就此回到昔日華洋住處壁壘分明的香港。鴉片戰爭後,清廷被迫簽訂不平等條約把香港割讓給英國,居於香港的華籍居民因而受著各種不平等待遇:居所被劃定在擠逼的太平山區,通風系統落後,積水處處,一家十幾口和家禽呆在細小的陋室裡,過著不見天日的日子。就在這時候傳出瘟疫肆虐廣州的消息,人心惶惶!

參加者獲分派衛生幫辦和華人居民的角色以定鏡(Still Image)表達自己心目中能夠阻止瘟疫蔓延的方法;又利用良心巷(Conscience Alley)幫助「陳伯」決定是否揭發染病鄰居。

午後,大家一起到有近四百年歷史的荃灣老圍村實地考察,為創作校本適用的教案搜集資料;並得到曾於村內大力推動藝術社區教育的圍圈劇場創辦人余淑媚親自帶領,遊遍歷史悠久,即將清拆的老圍公立學校、佛法大師茂峰親自督建的東普陀講寺、在三疊潭上維妙維肖的船廟「香海慈航」,更有幸更得張氏村長熱切接待,到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張氏家祠參觀!

參加會眾均表示,是次工作坊開拓了他們的眼界,並表示過程戲劇有利於他們進行校本及專題教學。

導師之一何家賢向會眾講述1894年6月香港太平山街瘟疫的時代背景。
導師之一舒盛宗向參加者進行講解。
會眾透過定鏡(Still Image)表達心中當時華人對抗瘟疫的方法。
會眾透過定鏡(Still Image)表達心中當時華人對抗瘟疫的方法。
另一組會眾扮演英國人組成的衛生幫辦,想像出當時用來控制瘟疫的工具──「老鼠夾」!
圍圈劇場創辦人余淑媚帶領會眾到荃灣老圍村實地考察。
會眾得荃灣老圍村張村長接待,到有八十多年歷史的張氏家祠參觀。
**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教師工作坊為深化「古蹟劇場」—— 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活動之一。

【活動剪影】

乘風破浪——「古蹟劇場」互動教育劇場啟航典禮

古蹟劇場互動教育劇場啟航儀式已於3月16日順利舉行。承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博)吳志華博士;老圍村村代長──張醒文先生、許觀順先生、黃德明先生、張健聰先生;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部門主任李曉燕女士;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梁永宜先生;優質教育基金助理督學謝嘉汶女士撥冗出席光臨指導,見證了「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的成功:

吳志華博士向學生分享「保育與傳承」的看法和心得。
TEFO主席舒志義博士向荃灣老圍村村代表──張醒文先生、許觀順先生、黃德明先生、張健聰先生致送紀念品。
TEFO 主席舒志義博士致送紀念品予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部門主任李曉燕女士。
TEFO主席舒志義博士致送紀念品予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梁永宜先生。
TEFO主席舒志義博士致送紀念品予優質教育基金助理督學謝嘉汶女士。

互動教育劇場開始——

在教學藝人洪迎喜、廖佩芳和邱萬城的帶領下,學生們進入了一個不一樣的戲劇歷程。

同學們透過想像力把老圍公立學校的張老師演繹出來。
學生擺出姿勢透過定鏡(still image)創作50年前學校一隅的情景。

教師校本古蹟劇場工作坊

「教師校本古蹟劇場工作坊」已於11月6及13日順利舉行。工作坊內容豐富:教學藝人洪迎喜女士、廖佩芳女士、邱萬城先生帶領參加教師體驗戲劇課堂,並通過定鏡 (still image)手法讓參加者表達他們對議題的感受,使他們逐步瞭解戲劇教學能讓人達至通感的奧妙之處;並教授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的要訣,讓教師嘗試按校本要求設計出簡單而有效的戲劇課堂教案。參加者更到荃灣老圍村進行實地考察,獲村長們熱情款待。

參加者在教學藝人邱萬城的帶領下體驗戲劇教學手法課堂。
參加者以定鏡(still image) 呈現他們對討論議題的想像。
教學藝人洪迎喜向眾參加者講解戲劇教學技巧。
教學藝人廖佩芳與參加者討論教案發展。
(左三起)荃灣老圍村張醒文村長、許觀順村長、黃德明村長、張健聰村長分享老圍生活點滴。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發展部中心主任李曉燕小姐向參加者介紹荃灣老圍村及其鄰近地區的社會服務發展。
參加者在圍圈劇場創辦人余淑媚小姐帶領下在村內考察。
參加者在村內搜集教案材料。

荃灣老圍:歷史的足印——

深化「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

戲遊歷史的足印——深化「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已於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間圓滿完成。本計劃由香港教育劇場論壇主辦,承蒙優質教育基金的資助;古物古蹟辦事處、東普陀講寺及了知法師、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教師戲劇會、香港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荃灣老圍村代表──黃德明先生、許觀順先生、張健聰先生、圍圓劇場、優質教育基金的鼎力支持,使計劃得以順利進行。

是次互動教育劇場舉行了共20場,連同後續活動,總受惠學校達39間,受惠師生達742人。本計劃分為兩個階段:(1) 古蹟劇場;(2) 後續活動。

(A) 互動教育劇場

承繼自去年古蹟劇場計劃,今年TEFO於具300多年歷史的新界荃灣老圍舉行互動性強的教育劇場活動。讓學生除走進古蹟現場體驗歷史之外,也能參與劇情發展。

1. 導賞

教學藝人邱萬城帶領學生在東普陀講寺內的茂公紀念館講述茂峰法師的英勇事蹟。
荃灣老圍村代表之一張醒文先生(圖左)與教學藝人洪近喜向學生講解張氏家祠歷史及建築特色,深受學生歡迎。

2. 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活動

過程戲劇源於澳洲,著重參加者在戲劇氛圍下的過程體驗,因此他們的參與度也十分高,在劇情推動上起著積極作用。

學生以即興演出 (Improvisation) 呈現五十多年前老圍公立學校的校園生活。
學生以即興演出 (Improvisation) 呈現五十多年前老圍公立學校的校園生活。
參與培訓的黃俊傑老師到老圍實踐教案,扮演村長與學生討論家祠保育問題。

3. 啟航儀式 (2011.3.16)

「荃灣老圍──歷史的足印」互動教育劇場啟航儀式舉行當日,承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博)吳志華博士、老圍村村代長──張醒文先生、許觀順先生、黃德明先生、張健聰先生、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部門主任李曉燕女士、香港小童群益會助理總幹事梁永宜先生、優質教育基金助理督學謝嘉汶女士撥冗出席,見證了「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 2010/2011 的開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博)吳志華博士為啟航致詞。
TEFO 幹事會主席舒志義博士(圖右)致送紀念品給荃灣老圍四位村代表(由右至左)──張醒文先生、許觀順先生、黃德明先生、張健聰先生。

(B)後續活動

承襲上屆傳統,今屆再辦古蹟劇場廣播劇創作及徵文比賽。

《戲遊歷史的足印【深化「古蹟劇場」——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結集》

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的《深化「古蹟劇場」── 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已圓滿完成。本會出版教育結集,使計劃內容及成果得以發佈延續。 計劃結集分成兩部份:1. 教案結集;2. 戲劇教育D.I.Y.,附有基本戲劇策劃和習式介紹。

內容主要來自本計劃舉辦的「教師培訓工作坊」及「古蹟劇場互動教育劇場」。參加教師在工作坊學習編寫過程戲劇教案,並接受專業教學藝人的諮詢意見。教案內容圍繞具300多年歷史的荃灣老圍村故事史蹟。

教材套於2011年11月免費郵寄至各中、小學校,使更多教師能策劃和推動符合校情的戲劇教育工程!另外,TEFO 預留部分數量免費派發給對戲劇教育有興趣之人士,如有意索取,請電郵與我們聯絡。

查詢:電話 2511 5997;電郵 admin@tefo.hk

結集下載連結

目錄

計劃顧問的話──了解歷史,就可以開創未來 / 王婉容

計劃顧問的話──之所來處,放眼天下 / 許瑞芳

聯合計劃總監的話 / 何家賢

聯合計劃總監的話 / 舒盛宗

前言

戲劇教育與是次出版 / 楊佩文 梁佩筠

從一次難忘的劇場經驗談起博物館/古蹟劇場 / 何家賢

「過程戲劇」 (Process Drama) 的教與學過程 / 舒盛宗

計劃成果結集

荃灣老圍村簡介

「荃灣老圍 – 歷史的足印」活動簡介

教案一:神秘的代用券 – 東普陀
故事: 林美賢老師 郭宇紅老師
教案修訂:洪迎喜 邱萬城 廖佩芳
教案整理:梁佩筠 楊佩文

教案二:承傳與變遷 – 張氏家祠
故事:黃俊傑老師
教案修訂:舒盛宗
教案整理:梁佩筠 楊佩文

教案三:尋找師生情 – 老圍公立學校
故事:黃熾明老師
教案修訂:洪迎喜 舒盛宗
教案整理:梁佩筠 楊佩文

教案四:齊問英雄出處 – 三疊潭英雄石
故事:胡就維老師
教案修訂:邱萬城
教案整理:梁佩筠 楊佩文

學習成效評估 / 何家賢

戲劇教育D.I.Y.

在Do It Yourself之前…… / 楊佩文 梁佩筠

設計過程戲劇 (Process Drama) 的基本元素及結構 / 廖佩芳 舒盛宗

基本戲劇策略和習式 (Drama Strategies and Conventions) / 洪迎喜 梁佩筠

教案示範:《改名》 / 邱萬城

戲劇教育FAQs / 何家賢 舒盛宗

參考書目及資料

附錄

參加感言 、活動花絮、啟航典禮(2011.3.16)活動剪影

計劃概況:活動時間表、計劃製作團隊名單、鳴謝

古蹟劇場2010/2011計劃結集發佈──

迷思拆解工作坊

古蹟劇場2010/2011計劃結集﹙按此下載完整結集﹚發佈——迷思拆解工作坊已於12月2日圓滿完成,也象徵【深化「古蹟劇場」── 教師協作計劃2010/2011】正式結束。是次活動共吸引三十多位朋友參加。

工作坊由本計劃兩位聯合計劃總監何家賢小姐和舒盛宗先生帶領參加者經歷一次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的歷程。

TEFO 經理楊佩文小姐為參加者介紹是次計劃。
嘉賓林美賢老師曾參與第一期培訓工作坊,親自選寫教案,以及到老圍東普陀實踐,與眾分享感受參加感受、設計東普陀教案的意念及對戲劇教育發展的願景。
嘉賓邱萬城先生分享教學藝人參加計劃的感想,分享與教師合作的心得和對戲劇教育在港發展的寄望。
參加者分組討論50年前荃灣老圍的生活面貌再以繪畫表達。
參加者以定格(Still image) 重現50年前荃灣老圍居民的生活狀況。
參加者創作短劇親身演譯。
楊佩文小姐代表本會致送紀念品予林美賢老師及邱萬城先生。

第二屆「把古蹟留住」廣播劇創作及徵文比賽

決賽賽果公佈及成果分享會

分享會當日出席者眾,先由本會經理楊佩文小姐簡介整個計劃成效及經驗,然後進行廣播劇創作比賽決賽,各隊伍法寶盡出,把古蹟人情事透過聲音演譯得淋漓盡致。當日賽果請參照下表。

讓我們重溫一下當日盛況!

大會司儀張慧瑜小姐介紹分享會內容。
本會經理楊佩文小姐介紹古蹟劇場計劃經驗和成效。
同學聚精會神觀看《荃灣老圍──歷史的足印》計劃短片。
廣播劇決賽隊伍七情上面務求以最佳方式演活精彩故事。
《古蹟猜猜猜》問答遊戲為緊張的比賽注入輕鬆氣氛。
《古蹟猜猜猜》問答遊戲為緊張的比賽注入輕鬆氣氛。
《古蹟猜猜猜》問答遊戲為緊張的比賽注入輕鬆氣氛。
舒志義博士代表TEFO致送紀念品予孫德榮館長。
舒志義博士代表TEFO致送紀念品予彭玉文老師。
眾多得獎同學與評判們大合照。

《荃灣老圍──歷史的足印》短片分享

計劃分享powerpoint 下載

第二屆「把古蹟留住」廣播劇創作比賽賽果:

小學組 校名 劇目
冠軍 慈幼葉漢千禧小學 吉慶圍
亞軍 台山商會學校 尋石記
季軍 中華基督教會基華小學 辛亥革命在香港
優異獎 順德聯誼總會伍冕端小學 香港立法會大樓的前身
中學組 校名 劇目
冠軍 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 情繫老圍
亞軍 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 動漫角色扮演在那古蹟中的奇幻旅程
季軍 屯門天主教中學 許願樹
優異獎 屯門天主教中學 變遷

此外,徵文比賽已完成評審工作,本會邀得古物古蹟辦事處館長(教育及宣傳) 孫德榮先生擔任總選評判,選出各組優勝者:

小學組︰

名次 學生姓名/校名 劇目
冠軍 黃思蓓(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 妙法寺
亞軍 麥正鋒(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 望夫石的傳說
季軍 游文茜(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 滘西洲洪聖古廟

初中組︰

名次 學生姓名/校名 劇目
冠軍 廖樹謙 (聖公會陳融中學) 逛廖萬石堂有感
亞軍 呂永昌 (真鐸學校) 古蹟劇場有感
季軍 伍凱華 (聖公會陳融中學) 逛立法會大樓有感

高中組︰

名次 學生姓名/校名 劇目
冠軍 梁莉姿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流年不復
亞軍 王穎瑤 (屯門官立中學) 高街歷史遊
季軍 簡海儀 (屯門官立中學) 被遺忘的小山丘

衷心恭賀以上得獎隊伍同學!另外,《荃灣老圍──歷史的足印》展覽亦告結束,本會感謝古物古蹟辦事處慷慨借出場地。

香港教育劇場論壇

2011.7.14

第二屆把古蹟留住 ──「古蹟劇場」廣播劇創作及徵文比賽為深化古蹟劇場計劃2011活動。

古蹟劇場:以戲遊歷史」廣州經驗分享之旅

獲廣州V-bus義工加油站邀請,本會副主席舒盛宗(Eddie)與教學藝人洪迎喜(Gloria)在12月3至4日到廣州分享2011年度在荃灣老圍所舉辦的古蹟劇場計劃,與十多位廣州愛好文化保育的朋友分享當中經驗,並舉行過程戲劇(Process Drama)工作坊,一同思考以戲劇/藝術手法進行文化保育的可行性。

本會副主席舒盛宗主持過程戲劇體驗工作坊,讓參加者經歷一番。
參加者在《三隻小豬》教案中,進行角色扮演,投入萬分。
教學藝人洪迎喜扮演小灰狼,和參加者進行互動。
參加者又參與「歷史的足印──荃灣老圍」其中一個教案《神秘的代用券──東普陀》的過程戲劇教案,扮演當年村民的節慶盛況。
Eddie 扮演士多老闆,與會眾討論發現了偽造的代用券!
參加者代入村民,在日記寫下對小峰偽造代用券一事的看法,彼此輪流觀看,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體驗後,參加者嘗試就自己關心的文化保育議題設計教案,並即席與眾分享,交流意見。
兩日交流工作坊完成,眾人合影留念。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