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田

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草莓一隅|草莓田 教育劇場

一人分飾N角—我對演教員有話想說……(上)

當我完成草莓田《骨籠》[1](Bonecage)的演出後,思緒其實是混亂的,歷經兩年,這個演出終於暫告一段落,在心思疲憊之際,我還是希望記錄這次作為演教員的體驗和經歷。演教員是什麼...

全文欣賞

兒童 / 幼兒 草莓一隅|草莓田 兒童戲劇 社區劇場

「事實」的告示

在這計劃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許多「事實」,這對草莓田於日後的公園講故事活動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有兩個「事實」最令我難忘。第一個「事實」 – 小朋友們從遠處見到故事姐姐走進公園時,他們便會興高采烈地走近問:「係咪講故事呀?係咪嚟講故事呀?」然後趕快坐在由故事姐姐舖好的地蓆上準備聽故事。第二個「事實」 – 小朋友們從遠處見到故事姐姐走進公園時,他們便會站在遠距離問:「係咪講故事呀?今日我吾聽,我要去玩呀!」然後秒速走到遊樂場去玩。

全文欣賞

兒童 / 幼兒 草莓一隅|草莓田 兒童戲劇 社區劇場

值得投資的公園講故事

現在回想7年前第一次一個人帶著幾本繪本到公園講故事的情景真的很難忘,想法好純粹,只想到公園跟小朋友分享繪本故事。一句簡單的開場白「大家想吾想聽故事呀?」就開始了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第一個公園講故事活動 – 「暑假故事向北走」。

全文欣賞

兒童 / 幼兒 戲劇教育 草莓一隅|草莓田 兒童戲劇 社區劇場

嘩!點解公園有個工作坊?!

某日,突然有一個念頭 – 就是在公園裡開設「說故事工作坊」,讓北區的小朋友都可以有機會參與學校以外的藝術活動。教育理論學家Vygotsky深信成人的支持與互動對兒童學習社會文化是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如果藝術教育工作者能主動落區,關懷這群被忽略的小朋友,定必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改變。因此,我們重新規劃「故事公園氹氹轉」的活動內容,並向澳門文化局申請2016年社區藝術資助計劃。

全文欣賞

兒童 / 幼兒 草莓一隅|草莓田 戲劇教育 兒童戲劇

了解「心法」重要過學「方法」

大約1994年,當時還在幼稚園任教的我,在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澳門一個戲劇團體 – 慈藝話劇社,自此之後,我便開始參與戲劇表演的培訓和演出。回想當年的生活十分充實,工餘時間跟一群志同...

全文欣賞

草莓一隅|草莓田 青少年

從戲劇演員踏上演教員的路

年青時已迷上戲劇,中學畢業後加入話劇團,十分喜歡代入角色經歷他們所經歷的,感受他們的當下和理解他們所面對的處境。多年後,接觸教育戲劇和教育劇場,發現自己可以在這個領域發揮一些貢獻,...

全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