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字串「2024 Realistic JN0-351 Test Prep - Enterprise Routing and Switching, Specialist (JNCIS-ENT) Exam Dumps Collection Pass Guaranteed Quiz 🛑 Search for ( JN0-351 ) and download exam materials for free through ➽ www.pdfvce.com 🢪 🧀Valid JN0-351 Test Pass4sure」620 搜尋結果

一人分飾N角—我對演教員有話想說……(下)

2023-06-20|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草莓一隅|草莓田, 教育劇場|

演教員與參與者,碰撞出未知的化學反應 經歷了這次擔任演教員,我深深感受到一種疲累,在每一場的120分鐘裡,需要不斷地在演員及教員之間做切換,在演戲的部分,我需要進入角色的狀態,好好呈現女二的立場及想法,而在分組討論時,我脫離角色身分套上外套,成為中立的帶領者,同時打開我的心跟耳朵聆聽參與者的想法,作出整理及適時提問以確保我理解正確對方的意思,並且進行更深入的提問。 印象深刻有某個場次,在暖身活動後的首輪分組討論(總共有三輪),希望大家按照剛才熱身的選擇做分享,我組內的參與者就顯得比較安靜,大家面面相覷不想說話,於是我先回到他們的選擇上進行了解,再從中提問他們當時為何會這樣選擇,短短的十五分鐘,我觀察他們的姿勢眼神或表情,腦袋不斷思考轉動,只要有參與者回應我就會心急抓住,但同時,我內心是焦慮的;當這個討論結束後,我要準備進入戲的部分,理性的我提醒自己要調整狀態,然而我還走不出討論時的氛圍,並且思考問題是否出自於提問技巧,第二輪跟第三輪我可以怎麼帶領等等,結果當天第一部分的戲我無法專心回到角色。 有些日子,我們需要一天做兩場,而在這種時候,第二場變得很容易被動接納結果,不小心就讓討論停留在表層;即使我們在活動前進行很多次的演練,不斷修正成為更貼近主題的教案,然而一百個觀眾就會有一百種想法,加上彼此的成長背景各異,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想法亦然。當真正面對觀眾時,我們就需要有一百種的調動性;這種互相切換的模式,都在身心方面磨練著演教員的意志。然而演教員也是人,也會有我們腦袋空白或無法應對的情況出現,演教員要提醒自己有一顆不服氣的心,好好抓緊參與者的分享,並且進行更深入的挖掘。 跟顧問怡雯以及組員開會時提到失落的感受,他們都會提醒著,參與者的沉默或是肢體語言可以有很多的解讀,他們可能仍在思考的路上,當然也有可能是提問不清楚,當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死盯著外在語言所呈現的,「DIG DEEP, HELP MAKE MEANING」是研習時怡雯給大家的提醒,如何深入、如何產生意義,才是引導者或者演教員更應該思考的問題,但這個的背後代表著,演教員本身需要先對議題進行資料蒐集,建立個人想法資料庫,有足夠的探究跟思考,將會把自己跟參與者帶到更寬廣更有意義的討論上。 演戲,同時在挖掘自己的內在 關於劇中的角色,我們討論了很多的可能性,例如女二想要解放女一,是自私還是大愛的決定?她有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當外面的世界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女二如何能確保離開是更好的選擇?諸如此類的問題出現在每次的排練中,記得在排練後期,我覺得每個人其實都可能是女一(即使失去自由也不想離開安全的籠子),也有可能是女二(認為自由掌握在自己手上,即便需要很大的代價),因應大家的生活環境或文化背景不同,我們自願或被迫作出選擇。 在《骨籠》的排練過程中,演員需要不斷分享及檢視個人的生活經驗,把它放進角色的世界,於是角色不單單是劇作家筆下的人物,更變成活生生的社會人物。接到劇本,我以為自己會演女一,因為相較於另一位演員盧惠儀,她更符合女二的風格跟個性,連導演叫我們試著交換演時也有同感,不過我很感謝他最後的安排以及給予我們的挑戰,我認為他是希望我藉著這個戲,能衝破某些關口吧。記得有一次排練,我們需要分享在生活中不能為自己作主的事件,導演提出把事件重演,看看現在的我又會如何去回應這件事?當我回到那個我的狀態時,開口的那一瞬間,全部情緒湧現,當年的畫面、那個人依舊歷歷在目,我邊哭邊回應,再次經歷這段對我影響很深的「戲」。我現在回想,那段戲,我們為誰而做?我覺得不只是觀眾,還有我們自己本身;戲中我扮演著女二,卻拯救了過往住在我心裡的女一,在演戲的過程中,我彷彿遇見了她,並且慢慢療癒自己。 感謝TEFO跟草莓田,讓我有了這樣寶貴的機會,把自己當演教員的經驗進行整理及分享;《骨籠》雖然暫告一段落,但是在我心中,它開啟了一些未知性,要迎向挑戰還是⋯⋯?下一步要怎麼走,WHO KNOWS? 備註: 草莓田《骨籠》宣傳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rawberryfields.arts/posts/pfbid02fiMMHMJzuPHnpoVLYG8zee6TnMbu4dwtSv1q6cYYQzzas2wfaFWsSbrrjFmBTNZVl 照片提供: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 劇照拍攝:陳世平 本文是作者參與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主辦、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的「演教員創作培訓2022」及「教育劇場推廣計劃2022-《骨籠》」後的實踐反思記錄。 套上外套,演員變成教員帶領討論。 戲中女二希望拯救被男人關在籠中的女一。 骨籠工作團隊合照。...

融合藝術教育(二之三)

2018-01-30|從身體感受生活|譚文晶|

上回提到我在英國的其中一個實習機會是為多重學習障礙學生(PMLD)而設的藝術教育活動,我從這個教學經驗中,整理了設計融合藝術教育的三大原則。包括: 一、活動內容強調重複; 二、使用非語言的溝通方法,如身體語言、聲音節拍等; 三、讓學生有主導的機會。 上篇討論了重複性及可預期的活動,有助學生投入學習。本文集中討論第二個原則﹕用非語言的溝通方法。 社會心理學中非言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NVC)的分析指出,人際溝通不單靠說話和言語,還涉及其他非言語元素。例如:一句簡單的「對不起」,不同的眼神、語氣、說話的節奏速度等,都可以影響「對不起」的真正含意。對於多重學習障礙學生來說,他們無法依賴言語來溝通交流,其他以非言語為主的交流,如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等方法便成為他們與外界溝通的主要途徑(Leathers,1997)。而實習機構(Blink)的教學法正正善用了空間、音樂、氣味、身體接觸等多感官體驗來豐富學習內容。 Blink設計的活動擅長運用人與人之間的空間和距離,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氣氛。我們教學用的空間是學生平日用來上體育課的活動室。活動一開始時,由於學生有身體活動障礙,他們都如常像體育課般坐在毯子上。熱身過後,我們會把燈光調暗,負責支援學生的成年人將學童放在毯子,然後隨著音樂的節奏移動毯子,時快時慢。由於學生很少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經歷類似的速度變化,對大部份學生來說都很新奇和刺激!在學生興高采烈之際,我們會突然停下音樂。同時,請負責支援學生的成年人停止移動任何毯子,然後將他們的臉靠近學生並露出驚訝的表情(大意是﹕噢!音樂停了!)。然後,當音樂的聲量又開始漸大時,成年人便繼續移動毯子。經過幾次重複停音樂的過程,學生漸漸明白這是遊戲的一部份,而且學會享受那種期待音樂再開始的興奮! 這個經驗除了讓學生享受之外,也道出了遊戲的學習功能。我訪問了一位密集互動教學(注1)(Intensive Interaction)工作者,他認為在遊戲中引發的情緒轉變,由興奮、到刺激、再期待,這些情緒上的轉變使他們有更大意欲繼續參與。而成人在旁與他們一起經歷情緒的起伏,營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他們慢慢認識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另一方面,音樂也是言語之外的重要溝通元素。音樂當中的節奏、音調和旋律等亦很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如上一篇所言,為了幫助學生投入活動,Blink每次在做同一類型活動時都播放相同的音樂,相同的旋律可以喚醒學生的記憶。同時,音樂的旋律和節奏亦影響學生投入的情緒和能量。例如,在熱身階段,音樂的速度由溫柔到強勁節拍,幫助學生漸漸習慣身體擺動的狀態。活動中段,大部份都是輕快的音樂,配合他們興奮、期待的心情。在活動結束前,音樂節奏亦相對較為溫和,以助學生平伏心情。 活動過後,其中一位老師很驚訝音樂對學生的影響力。他說,其中一位學生一向很討厭身體接觸,但活動在有背景音樂的情況下,他抗拒身體接觸的程度大減。可能音樂增加了聽覺上的刺激,淡化了身體接觸帶來的不安。又或者當身體接觸、拍打隨著音樂的節奏發生時,聽覺和觸覺的節奏提供了一種和諧合拍的感觀體驗。事實上,許多有多重學習障礙的學生部分視覺或聽覺都有受損,因此愈多不同的感觀體驗,學生便愈有可能按著不同程度的感觀需要而參與其中。例如觸覺方面,除了輕拍學生身體外,Blink亦會按學習主題的需要提供人造葉子或羽毛等不同質地的素材給學生觸摸。嗅覺方面,Blink 每次都會選擇與主題相關的香水噴霧(例如森林和海洋味)。這些多元感觀的經驗製造更多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幫助學生跨越身體障礙的限制,用不同的感觀經驗這個世界。而藝術活動便是其中一個可以提供多元感觀經驗的教育工具。 注1 密集互動教學(Intensive Interaction)是其中一種適用於有多重學習障礙人士的教學法,參考母親與初生嬰兒之間自然的互動模式,來幫助老師/家長與有嚴重學習障礙人士進行基本交流。http://www.lys.edu.hk/talk/2008tw-ii.pdf...

香港中學戲劇活動統計報告 2012

2014-04-01|TEFO 應用戲劇研究, 戲劇教育, 應用戲劇研究|

《香港戲劇年鑑》是藝術界一本重要刊物,整存戲劇界過往每一年的所有戲劇資料,印記本地戲劇發展的歷史及進程。本會於2013年獲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邀請合作,搜集香港戲劇教育在學校及社區的記錄,建立戲劇教育資料庫,以推進學校、社區組織及戲劇教育團體交流及發展,把戲劇教育帶進各個層面裡推行,並為為業界提供資料整存及參考。 合作計劃為期三年,由羅婉芬博士撰寫的首項研究「香港中學戲劇活動 統計報告2012」已於2014年4月完成 。 報告轉載自《香港戲劇年鑑2012》網頁,全文見: http://www.iatc.com.hk/drama2012/?a=group&id=research&month=0&mode=list_view&doc_id=43082...

「北京戲劇教育交流團 2016 分享會」活動情況

2016-07-04|TEFO 活動報導|

分享會於6月29日晚上7時30分舉行,共有14位朋友參加。TEFO執行總監歐怡雯首先簡述了北京應用戲劇的發展現況作開場。團友們亦分享了對「抓馬寶貝」、「地丁花劇社」、「啟明幼稚園」及「動動鞋子兒童劇團」的看法及參觀後感。其中,團友Kelvin更以自身經歷比較了兩地兒童劇團的分展方向、理念及營運模式。最後,怡雯以「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的分享作總結。 以下是 3 段在分享會放出的片段: 1. 抓馬寶貝成立與初期發展: 2. 地丁花劇社 - 戲劇為手法的意念萌芽 3. 啟明幼稚園 - 兒童音樂劇的價值 分享會的完整紀錄將會在稍後上載到 TEFO 的 Youtube Channel,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登入 www.youtube.com/tefohk 收看。...

戲劇策略用好啲 —— 教師入戲篇

2016-05-28|

...$400 會員 $500 正價 (工作坊以廣東話做行)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所有報名均以入數予TEFO戶口或收到支票為準。 所有報名將於收到款項後開始處理,TEFO將於3個工作天內以電郵確認參與者的報名。 導師簡介 - 陳玉蘭 Phoebe Chan 香港藝術學院(Hong Kong Art School)高級講師/課程統籌,從2004-2014年間負責策劃與執教該院與澳洲格理菲斯大學 (Griffith University)合辦的「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碩士課程」,其後開辦「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專業文憑課程」,為該課程的主要導師。 陳氏多年來致力培訓本地戲劇教育工作者,涉及範疇多元,包括世界公民教育、個人成長與德育教育、英語教育等,除香港藝術學院的課程,亦為樂施會、教育局、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等提供導師培訓,並到北京、上海、台灣、澳門等地進行導師培訓,著有《戲中探貧窮》、A Drama-based Methodology for Liberal Studies(與莫昭如合著)、Language Alive: Teaching English through Process Drama(與林燕合著)……等為支援戲劇導師之實踐工作而撰寫的書籍。...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第 4 卷

2013-11-01|兒童 / 幼兒,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一般應用劇場理論, 一般戲劇, 劇場遊戲|

編輯的話 — 管窺戲劇教育全球本土化:香港觀點 譚寶芝 Po-Chi Tam 本期《亞洲戲劇教育學刊》匯集了澳洲、香港、臺灣和紐西蘭四地戲劇教育專家和工作者的文章,呈現他們以不同目的、模式和策略應用戲劇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以及過程中所遇的種種機會和挑戰。若我們從文化流傳或「全球本土化」(glocalisation)(Robertson,1995)的角度來觀察,這些研究和實踐都是,不同地方的社會文化與這個全球普及的教育法展開對話的寶貴成果。我們相信若能多了解有關的過程和結果,則可更全面地在自身的教育場域中發揮戲劇教育的功能。 目錄 管窺戲劇教育全球本土化:香港觀點 譚寶芝 Po-Chi Tam 頁 8 – 12 主題演講 開展戲劇為希望教育學﹙英文﹚ Madonna Stinson 頁 13 - 24 研究 糾纏的身分:戲劇作為探究方法 (英文) Esther Fitzpatrick, Christine...

找不到你想要的資料嗎?

咦,

你輸入的關鍵字沒有結果……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有時需要不斷地試驗才能成功,你不如再輸入另一個關鍵字試一試!

若果你仍未尋獲所需?

歡迎告訴我們你的需要!

感謝您的留言。已發送。
嘗試發送您的消息時出錯。請稍後再試。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