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字串「2024 Realistic JN0-351 Test Prep - Enterprise Routing and Switching, Specialist (JNCIS-ENT) Exam Dumps Collection Pass Guaranteed Quiz 🛑 Search for ( JN0-351 ) and download exam materials for free through ➽ www.pdfvce.com 🢪 🧀Valid JN0-351 Test Pass4sure」620 搜尋結果

TEFO Library 讀書會:「一切從遊戲開始」

2016-10-24|一般應用劇場理論, 婦女, TEFO 活動報導|

TEFO Library延續「女性主義與劇場」讀書會輕鬆愉快的氣氛,第二次讀書會的主題為「一切從遊戲開始」,我們與參加者繼續「睇下書,吹下水,玩下遊戲」;今次我們閱讀 Viola Spolin 所著、區曼玲譯的《劇場遊戲指導手冊》(第一章),以及由李俊亮、黃婉萍合著的《劇場的用家》(第一章)。 參加者嘗試帶領所選篇章中的劇場遊戲,實踐書本上的知識。在一場遊戲過後,參加者再一起回顧遊戲中的所得,並討論理論和實踐上的異同,從而提升帶領劇場遊戲的技巧。 TEFO Library 定期舉辦讀書會,從書本出發,本質有別於講座及工作坊,沒有主講者及導師,而是由TEFO與參加者互動,建立關係及分享知識,讓大家一起互相學習﹑共同建構,培養閱讀的風氣。有興趣的朋友請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 TEFO Library 讀書會 「一切從遊戲開始」資料: 日期:2016 年 10 月 12 日(三) 時間:7:00PM - 9:00PM 地點:TEFO Office(九龍新蒲崗六合街 25-27 號嘉時工廠大廈 12 樓 A1-3 室)...

公開實驗室②|實驗室成果分享資源庫|應用劇場What′s Next? 2023-2024

2024-06-30|TEFO 活動報導|

雛型 (Prototype) 公開實驗室 我們繼續透過公開招募,召集了一班對於「科技 X 互動劇場」感興趣的共創成員,並以「如何以闖關機制說故事?」為主題,進行整天的公開實驗室。 本次公開實驗室中,三位種子藝術家利用 Ren′Py 製作了《Alice in Cyberland》的第二部雛型 (prototype),以「視覺小說」和「闖關機制」的元素來引領玩家體驗故事。故事講述到Alice進入網絡世界後的歷程及內心世界的探索,玩家可透過選擇劇情分支,推進角色之間的互動,體驗不一樣的情節走向。 體驗過後,共創成員分別就故事/人物編寫、互動設計及AI工具的運用提出了創新的想法——參考坊間迎年盛行的 TRPG、ARG等設計元素,再進行融合;或者將不同應用劇場的互動模式加進遊戲當中,例如︰焦點人物、論壇劇場的介入。另外,亦有成員回歸根本,嘗試梳理出「劇場」與「電子遊戲」的異同,再進而討論雛型的發展可能。 共創成員回饋 種子藝術家後記...

想像力都有得練?!

2018-07-06|從身體感受生活|譚文晶|

...在劇場中的參與而呈現於眼前。劇場台上呈現的改變,又如何影響著現實世界?想像力與形而上的世界,在劇場的轉化過程又擔當了什麼角色? 本文嘗試拋磚引玉,借用Chekhov對於想像力的理解和信念,希望引起更多應用劇場工作者討論和思考「想像力」這個課題。另外,又從形而上和靈性世界的角度反思應用劇場的轉化潛能。 延伸閱讀﹕ Chamberlain, F. (2003) Michael Chekhov. Routledge. Chekhov, M. (2002). “Imagin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Images”. To The Actor (pp. 21-34). Abingdon, Britain: Routledge. Michael Chekhov Studio London: www.michaelchekhovstudio.org.uk...

一人分飾N角—我對演教員有話想說……(上)

2023-03-20|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草莓一隅|草莓田, 教育劇場|

當我完成草莓田《骨籠》[1](Bonecage)的演出後,思緒其實是混亂的,歷經兩年,這個演出終於暫告一段落,在心思疲憊之際,我還是希望記錄這次作為演教員的體驗和經歷。演教員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集演員跟教師於一身,既要能夠表演,又需要引導或者帶領參與者討論問題,演出前期更需要做資料搜集的工作,所以對於演教員的身份,我有話想說…… 初次參與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後文均簡稱TIE,台灣稱為教習劇場)的演出,是2018年在台灣讀碩士的時候,許瑞芳老師帶領修讀課程的學生,結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挑戰者們:解嚴30週年特展」,編創教育劇場《遲來的家書》以探討歷史議題。剛接觸這類應用劇場形式的我,曾疑惑參與者是否能投入當中並進行思考,因為教育劇場跟一般演出不同的地方,是演到某個段落就需要暫停並進行討論,而演員就會變換身份,共同帶領教案或進入組內幫忙;參與者也不止是觀眾,他們還會成為戲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經歷代入角色的處境進行思考或分享想法。這次的經驗讓我感受到參與者跟演教員的關係很緊密,印象深刻是論壇的部分,參與者代入女兒的角色跟母親對話,鼓勵母親共同面對歷史帶給他們的創傷,最後還給予母親深深的擁抱;明明是初次見面,大家卻能建立了互信的關係,我們也可以近距離聆聽到參與者的想法。 帶著讀書時期的經驗跟好奇,回澳後有機會參與《骨籠》(以下將以《骨籠1》代表2020年版《骨籠》,《骨籠2》代表2022年版《骨籠》)的演出,我是很興奮的。《骨籠》選自Geoff Gillham的劇本集,起初我以為有紮實的劇本,有計劃發起人盧惠儀、導演黃栢豪、顧問歐怡雯的帶領,加上是重演劇目,這次擔任演教員應該是相對輕鬆的事?卻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先不討論排戲的部分,前期的籌備需要研習、讀書、蒐集資料、個人經驗投放、教案的討論跟議題的反思等等,加上在covid-19的參與下,我們延期演出,歷時兩年,《骨籠2》在2022年9月完成十場演出。 不斷提問跟修正,是演教員的必經過程 在製作《骨籠2》前,大家希望先檢視前一版的教案,分享當時的經驗以及發現;由於教育劇場需要了解參與者的背景或需求再設計教案,討論的題材越貼近他們的生活,才能引發他們有表達想法的慾望。《骨籠1》想要探討的議題是「安全」,當時的對象是高中生,而《骨籠2》會以定點演出,對象也會變成公開報名的觀眾,所以教案是必須要修改的。《骨籠2》最終以「如何看待自主?」為主軸進行探討,我們曾以「如何成為自己的主人?」作中心問題,記得我們當中有人提問,「我們一定要當主人嗎?其實我不喜歡做話事者。」大家瞬間被點醒,原來我們的主題有預設立場,討論的範圍就變窄了,於是我們繼續探索可能性,透過討論發展出支線問題。「自主到底包含什麼?得到什麼才能夠稱為自主?自主跟自由有什麼不同?」等等。 記得在試演[2]的時候,我們總會輪流帶領活動,最後同伴會給予意見或分享被帶領的經驗,例如帶領會否很主觀或強勢?討論有沒有走偏等,直到演出開始,我們都在不斷提問跟被提問,以確定彼此在同一個頻道上。每次的建議或修正,都是演教員需要學習的。我常說《骨籠》的合作模式很奢侈,團隊用兩年的時間,從找出核心、討論議題到教案的流程,戲劇的排練,都是全部人一起參與的過程;《骨籠》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工作,每次見面時的check-in對我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我是新加入的成員,而在check-in時,大家都會輪流說出自己當下的心情或是最近遇到的狀況,這有助我更了解成員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加深對彼此的認識及團隊的凝聚感,大家也在無形中了解彼此的個性跟想法。 照片提供: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 劇照拍攝:陳世平 本文是作者參與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主辦、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的「演教員創作培訓2022」及「教育劇場推廣計劃2022-《骨籠》」後的實踐反思記錄。 [1] 由於本文主要書寫我的演教員經歷,故不會有太多篇幅在《骨籠》的劇情描述。詳細可參閱《劇場.閱讀》2021年5月Vol 013.Issue 51.學習場《澳門教育劇場的在地經驗—以「草莓田」《骨籠》的實踐為例》一文,我當時以局外人身份去採訪計劃發起人盧惠儀及導演黃栢豪,了解他們在實踐時的情況或挑戰。另外,草莓田《骨籠》宣傳也可參閱以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trawberryfields.arts/posts/pfbid02fiMMHMJzuPHnpoVLYG8zee6TnMbu4dwtSv1q6cYYQzzas2wfaFWsSbrrjFmBTNZVl [2] 試演場是在正式表演前,先邀請不同的觀眾參與,看看教案的可行性,並從中找出盲點並進行修改。 由於疫情影響,團隊與顧問歐怡雯以視像會議檢視進度。 透過對劇中物件的詮釋,進而連結主題的探討。...

「香港兒童劇場的實踐現況與展望」活動情況

2016-05-11|TEFO 活動報導|

「TEFO論壇:香港兒童劇場的實踐現況與展望」已經於2016年4月2日圓滿結束,共有35位關注兒童劇場發展的朋友出席。TEFO榮幸地邀請到陳麗音博士及譚寶芝博士擔任主持,由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先生(Even)、小不點創作藝術創作總監陳膺國先生(Kelvin)及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創立人黃育德小姐(德德)分享製作兒童劇場的心得,以及營運兒童劇團的心路歷程。 論壇首先由Even發言,簡述大細路劇團的工作。大細路劇團成立於1999年,對象是三至十歲的小朋友,每年製作兩次公開演出,以及超過280場的小學巡迴演出。演出以外,劇團會舉辦家長讀書會,只有家長參與,期望加強閱讀的風氣,培養劇場觀眾,Even說:「我們的目標是推廣親子共讀,因為喜歡閱讀的人才喜歡思考,喜歡思考的人才有機會成為劇場觀眾,懂得享受劇場美感和震撼力。」 劇團的演出主題與生活息息相關,最近兩次公開演出分別關注家長催谷學童成績和家長情緒問題。劇團的另一特色是演員戴上半面具演出,露出下半臉,方便演員說話及唱歌;面具的設計配合角色名稱及特質,令兒童觀眾容易分辨不同角色,Even說:「我們期望讓觀眾像是看《老夫子》、《娃娃看天下》的漫畫一樣,不需要多花時間去研究、認識不同角色;例如,黃色面具的叫『多士妹』,她喜歡吃多士;讀得快一點會讀成『多事妹』,她是一位好奇、愛發問的小朋友。」 劇團初立初期,為了爭取不同資助機構的支持,在角度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迎合資助機構的需要,Even說:「當我們要向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請資金,我們先要設計男同學和女同學,才有可能探討性別歧視;針對殘疾歧視,我們設計了用拐杖的『笑妹妹』;我們曾經獲得學習障礙協會支持,舉辦學校巡迴演出,於是設計了有學習障礙的『阿明』。」 另一方面,劇團的文娛廳演出具備兩項特色。由於文娛廳沒有座位,她們會用椅墊、小櫈、木箱、椅子、酒吧高櫈,建成觀眾席。演出之後,由演出顧問「蔡姨姨」作延伸分享,Even說:「在創作之前,蔡姨姨因應演出的主題選擇很多繪本,交給駐團編劇去創作;演出後,蔡姨姨會主持分享環節,亦會為觀眾說故事。」 之後,由Kelvin分享他從事兒童劇場的原因及成立小不點創作的過程。Kelvin憶述其中一次參演兒童劇的經驗,他說:「這是一個好奇、個人的想法,當我演出的時候,看著小朋友的眼睛、樣貌,我很想知道那一刻他在想甚麼,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很想從事兒童劇。自此,我一直提醒自己,這份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在演出場地用這份好奇心看著小朋友,我就有動力創作下一個演出。」 小不點創作由四位戲劇教育碩士課程的畢業生組成,除了Kelvin,還有Melanie、Genna及Eliza。四人同期畢業,大家均對兒童劇有興趣,於是成立了小不點創作,Kelvin說:「當年我們要參加藝穗民化節,我們需要有一個名稱,而我們的劇目名為《小不點的故事》,改編自繪本《小不點找朋友》,於是有了這個名稱」。她們會製作原創兒童劇,亦會改編繪本成兒童劇。題材方面,通常與世界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有關。 與大細路劇團相同,小不點創作也重視演後活動。她們曾演出《我係好薯》,內容關於本土農業發展。演出後,演員為小朋友舉辦食物工作坊,Kelvin說:「演出在一間餐廳進行,大約有五六十位觀眾,即是有二十多位小朋友;食物工作坊與本地團體『港嘢』合作,小朋友有機會接觸薯仔及其他蔬菜。」另一個製作《他是敵人》,以小學生為對象,探討戰爭的議題,演出後亦有分享環節,讓他們分享對劇中情節的感覺,進一步思考戰爭的禍害。 Kelvin以四條問題,與參加者共同思考,並為他的發言作結,他說:「為甚麼要從事兒童劇呢?您最期盼演出時發生甚麼事呢?與小朋友的互動是怎樣的?您有甚麼展望或期望呢?」這四條問題,是每一位兒童戲劇工作者應該常常思考的問題。 第三位嘉賓是德德。甫開始,她將糖果派給參加者,再播放音樂《煙花》,喚起大家的五感,即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她說:「有趣的是,不是所有人聽完這段音樂後都想起煙花,但是每個人腦海中都有一個畫面。」她指出,藝術通感就是五感互通,例如,聽音樂時腦海浮現畫面,產生視覺,如果有更多時間體驗,有可能產生其他感覺。 然後,德德分享她任職老師的第一堂課,亦是第一次將五感融入戲劇教育之中。當時,她剛剛擔任老師,尚未入讀香港演藝學院,然而已經對戲劇很有興趣。她說:「在我教學生涯的第一堂課,是小學五年級的常識課,教的是性教育,教青春期的身理特徵。」她形容備課過程十分刺激,第一次以老師身分踏進課室就遇上這樣棘手的課題,她不斷思考教學方法,決定引用戲劇元素協助教學。 「我一踏入課室就關燈,請他們閉上眼,然後在黑板上貼上三張裸體畫,分別是男士、女士及小朋友,但是只看到身體,沒有頭部。」她說。然後,她運用戲劇元素令學生投入課堂,讓他們化身為檢察官,同時以鹹魚刺激學生的嗅覺,她向學生說:「今日在山頭發現三具無頭屍體,你們聞下附近環境有甚麼氣味⋯⋯你們如何分辨三具屍體的年齡及性別,為甚麼?」結果,學生只用一堂課就掌握了相關知識。她發現戲劇教育加上五感刺激,能夠令學生投入課堂,而且教育效果顯著。 後來,德德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劇課程,畢業後她再次任職老師,她說:「我在不同的學校教,每年轉一間,我刻意讓自己在不同階層、層面的學校教書,有貴族學校,有基層學校;最後是特殊學校,學生有智力障礙,我決定停下來探索,從中我有很多的發現,因為語言不能夠讓他們明白,訓練大部分要透過感官刺激進行,加深了我對五感與教育的體驗。」 去年,她離開教職,轉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並成立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首部作品是《左一半・右一半》,劇團致力創作兒童劇,尤其是幼兒劇場(對象為兩歲至五歲的小朋友)。「五感是與生俱來的,即使只有零至兩歲的智商,他都能夠靠感官去認知,是我們互相溝通、認識的媒介,這是我最想發展的。」她指出,BB劇場的五感元素比幼兒劇場更多,不過故事性較弱,帶出的訊息較少,她希望藉幼兒劇場宣揚正面的訊息及價值觀。 三位嘉賓發言後,隨即進入互動討論環節。首先,有參加者向嘉賓講者詢問如何為兒童劇選擇主題。Even回應,大細路劇團的創作題材源自生活,因此他會到公園觀察,公園裡成人及兒童眾多,從中發掘「起步點」。Kelvin表示,創作時他會一邊閒逛,一邊觀察,一邊思考,期望將當時社會發生的事情與自己關心的議題結合。德德重視打開兒童的感官,啟發他們日常甚少刺激到的五感,題材以正面及大眾化為主。 另外,有參加者詢問營運兒童劇團的困難。德德指出,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在去年成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除了營運資金周轉短缺,亦缺乏渠道、網絡讓公眾認識,亦因為欠缺知名度而申請資助困難。Even指出演出場地不足,對兒童劇發展有所限制;基於法例及家長、兒童的安全,大細路劇團不會在工廠及商廈內演出,他們現正開拓政府以外的合法演出場地,例如在學校禮堂進行售票演出。身為兒童劇創作人,Kelvin認在資金及場地以外,還有很多挑戰:如何了解兒童的想法呢?如何向兒童傳遞創作人的訊息呢?如何令劇作同時吸引兒童及成人呢?如何令成人觀劇後有所感受?成人能夠了解兒童對觀劇後的看法與感想嗎? 然後,其他參加者帶出來的更多討論問題: 如何延續觀劇後的跟進、分享、討論與學習呢? 如何才是有效地與觀眾互動呢? 對兒童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的兒童劇場,有何看法? 在香港實踐兒童劇有什麼局限呢? 最後,每位參加者逐一分享對香港兒童劇的展望和寄語。 歡迎重溫是次論壇! 附註: 1. 重温是次TEFO論壇,請瀏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StlUcSP9M...

融合藝術教育(一之三)

2017-11-03|從身體感受生活|譚文晶|

英國的融合教育政策發展相對發達,相關政策的討論都比香港豐富,所以英國有不少團體以戲劇、藝術形式進行社區融合的工作。在過去幾個月,我接獨了不少以標榜融合的藝術團體,比較大規模的如早前提到的Mind the Gap, Access All Areas, Graeae Theatre Company,亦有相對小規模的藝術團體。 在英進修期間,我有機會參與一個小型舞蹈團體Blink 的工作。Blink 主要由四位成員組成,其中兩位是有學習障礙的成年人。所有由Blink 帶領的活動都會至少由兩位Blink 成員共同帶領 (co-facilitate)。 其中一個項目在西倫敦一間學校舉行,為期六個星期。參與者都是7至8歲並有多重學習障礙(PMLD)的學生,他們需要坐輪椅之餘亦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 在這六個星期的項目中,其中一位帶領者有語言障礙。我特別提到這一點,因為Blink 強調融合教育不單只讓有學習障礙的人士被動地參與,而是可以透過共同帶領的過程發揮專長。活動進行期間,學生都只能躺在地板墊上作有限的活動,而每名學生至少由一名成年人協助才能坐著。即使體能上的限制很多,他們的參與度亦十分有限,但以我的觀察Blink 的方法有效地令學生參與其中,很值得參考。我將Blink 的方法分成三大原則,並在這專欄一連三期和大家分享。 三大原則包括: 一,活動設計著重其重複性,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參與; 二,著重使用非語言的方法溝通,有多重學習障礙的學生其實可以透過身體、聲音、光線等非語言的方法溝通; 三,讓學生有主導的機會,建立學生的自主經驗。 今次先分享關於活動設計的原則。重複性的活動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來說很重要,這個習慣與我剛剛開始帶領戲劇工作坊的習慣很不同。我初時很喜歡參加不同的工作坊,學習新遊戲,因為我覺得新遊戲才令參加者有新鮮感。但對於有學習障礙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新的指示和資訊。重複性的活動才能使他們明白和預計到下一步會發生的事,透過進行熟悉該活動來增加安全感,這樣才能提昇他們參與和投入工作坊的能力。所以設計工作坊時,活動內容本身固之然重要,但重複性活動讓參加者明白和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更加重要。如果每次活動都完全不一樣,他們便無法掌握和參與。 雖然這班學生消化資訊的時間比較長,但事實上,他們第三或第四週開始已能掌握到相關活動內容。例如,工作坊開始期間,在場的成年人都會扶助學生,讓他們可以坐在我們大腿之間重複地右左搖擺身體。我們有時會按照音樂的節奏,突然停止擺動。一開始,大多數學生被動地按著成人的擺動而搖擺身體。在第三週,我與其中一位學生開始搖擺身體時,他主動地將頭往搖擺的方向傾側,而當我突然停止搖擺時,他亦可以按著音樂的節奏開始擺動頭的方向。雖然,這樣的身體擺動十分輕微,對於沒有身體障礙的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他來說這樣輕微的形體參與代表他知道他在做(在玩)什麼。 另一個例子關於向每個學生的稱呼。我們每次工作坊都會先逐個逐個地稱呼學生的名字,工作坊完結前,亦會向每個學生逐一稱呼他們的名字,以示道別。有一次,Blink的成員向學生逐一道別之際,其中一個學生露出一個非常清晰的眼神,表明她正在等待我們向她道別。她的眼神令在場不少學校老師感到驚訝,因為這個清晰的眼神在平日課堂並不常見,她的眼神清楚地表示她明白我們在做什麼,亦代表她在參與其中。 這個關於重複性的活動設計原則,不但適用於有多重學習障礙的人士,也適用於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人士,如自閉症、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 參考網站﹕http://www.blinkdancetheatre.org/...

找不到你想要的資料嗎?

咦,

你輸入的關鍵字沒有結果……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有時需要不斷地試驗才能成功,你不如再輸入另一個關鍵字試一試!

若果你仍未尋獲所需?

歡迎告訴我們你的需要!

感謝您的留言。已發送。
嘗試發送您的消息時出錯。請稍後再試。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