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稱呼你的伴侶? 老公老婆、daddy mommy、甜心、喂、英文名、直呼中文全名、只你倆知道的暱稱? 語言和文字有其力量和所衍生的意義。不同的稱呼由呼喚者角度反映跟對方的關係和感覺。

社會上有一群人士,身體特質和一般人有點不同,或許手上有一張「殘疾人士登記證」(白咭)。根據香港勞工及福利局《2007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的分類,把十類擁有某種特質的人士定義為殘疾人士,如視障、智障、器官殘障者等 (香港康復計劃方案第二章 康復服務)。這個分類從社會福利的行政角度出發把有不同社會服務需要的人士歸類以方便規畫及提供相關服務。

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對這群特質的人士有不同稱呼 : 多元人才、不同能力人人士、殘疾人士、殘障人士、身心障礙者、傷殘人士、傷健人士、弱能人士等等。其字面意義已直接反映社會的視點。早年的弱能人士反映社會視他們的能力較一般人弱,今天漸漸常用的不同能力人士反映每人能力不同而已。有機構用多元人才去形容他們的不同能力人士職員,這是見到人的多元和其才華。

傷健人士這個稱呼有點弔詭。社會常有傷健共融的活動,即傷殘與健全人士共同參與的活動。傷和健本指兩個群體,但又有習慣稱殘疾人士為傷健人士。結果有很想正名的同工提議中間加個停頓以作分明︰傷‧健人士。

你會如何稱呼非殘疾人士? 社會用上有人用「正常人」。問題來了,若非殘疾人士是正常人,那殘疾人士便會變相成為不正常。誰有話語權去定正常不正常? 這可能不是稱呼者的原意,只是未想到該怎說,說非殘疾人士又好像有點突兀,其中一個較建議的詞彙是「一般人」。

在社會建構主義中,人們共同建構對世界的認識。詞彙的運用會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觀感和其賦予的意思。展能藝術、共融藝術、不同能力人士藝術… …主辦者因著讓大眾認識該活動的特色,會用上以上的形容詞。願一天藝術的普及通達讓任何人也可平等地欣賞和參與藝術,讓藝術就是藝術。

分享此文章!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