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search query "2024 Realistic JN0-351 Test Prep - Enterprise Routing and Switching, Specialist (JNCIS-ENT) Exam Dumps Collection Pass Guaranteed Quiz 🛑 Search for ( JN0-351 ) and download exam materials for free through ➽ www.pdfvce.com 🢪 🧀Valid JN0-351 Test Pass4sure" has 620 page results

TEFO Library 讀書會:「一切從遊戲開始」

2016-10-24|一般應用劇場理論, TEFO 活動報導, 婦女|

TEFO Library延續「女性主義與劇場」讀書會輕鬆愉快的氣氛,第二次讀書會的主題為「一切從遊戲開始」,我們與參加者繼續「睇下書,吹下水,玩下遊戲」;今次我們閱讀 Viola Spolin 所著、區曼玲譯的《劇場遊戲指導手冊》(第一章),以及由李俊亮、黃婉萍合著的《劇場的用家》(第一章)。 參加者嘗試帶領所選篇章中的劇場遊戲,實踐書本上的知識。在一場遊戲過後,參加者再一起回顧遊戲中的所得,並討論理論和實踐上的異同,從而提升帶領劇場遊戲的技巧。 TEFO Library 定期舉辦讀書會,從書本出發,本質有別於講座及工作坊,沒有主講者及導師,而是由TEFO與參加者互動,建立關係及分享知識,讓大家一起互相學習﹑共同建構,培養閱讀的風氣。有興趣的朋友請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 TEFO Library 讀書會 「一切從遊戲開始」資料: 日期:2016 年 10 月 12 日(三) 時間:7:00PM - 9:00PM 地點:TEFO Office(九龍新蒲崗六合街 25-27 號嘉時工廠大廈 12 樓 A1-3 室)...

公開實驗室②|實驗室成果分享資源庫|應用劇場What′s Next? 2023-2024

2024-06-30|TEFO 活動報導|

雛型 (Prototype) 公開實驗室 我們繼續透過公開招募,召集了一班對於「科技 X 互動劇場」感興趣的共創成員,並以「如何以闖關機制說故事?」為主題,進行整天的公開實驗室。 本次公開實驗室中,三位種子藝術家利用 Ren′Py 製作了《Alice in Cyberland》的第二部雛型 (prototype),以「視覺小說」和「闖關機制」的元素來引領玩家體驗故事。故事講述到Alice進入網絡世界後的歷程及內心世界的探索,玩家可透過選擇劇情分支,推進角色之間的互動,體驗不一樣的情節走向。 體驗過後,共創成員分別就故事/人物編寫、互動設計及AI工具的運用提出了創新的想法——參考坊間迎年盛行的 TRPG、ARG等設計元素,再進行融合;或者將不同應用劇場的互動模式加進遊戲當中,例如︰焦點人物、論壇劇場的介入。另外,亦有成員回歸根本,嘗試梳理出「劇場」與「電子遊戲」的異同,再進而討論雛型的發展可能。 共創成員回饋 種子藝術家後記...

想像力都有得練?!

2018-07-06|從身體感受生活|譚文晶|

...在劇場中的參與而呈現於眼前。劇場台上呈現的改變,又如何影響著現實世界?想像力與形而上的世界,在劇場的轉化過程又擔當了什麼角色? 本文嘗試拋磚引玉,借用Chekhov對於想像力的理解和信念,希望引起更多應用劇場工作者討論和思考「想像力」這個課題。另外,又從形而上和靈性世界的角度反思應用劇場的轉化潛能。 延伸閱讀﹕ Chamberlain, F. (2003) Michael Chekhov. Routledge. Chekhov, M. (2002). “Imagin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Images”. To The Actor (pp. 21-34). Abingdon, Britain: Routledge. Michael Chekhov Studio London: www.michaelchekhovstudio.org.uk...

一人分飾N角—我對演教員有話想說……(上)

2023-03-20|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草莓一隅|草莓田, 教育劇場|

當我完成草莓田《骨籠》[1](Bonecage)的演出後,思緒其實是混亂的,歷經兩年,這個演出終於暫告一段落,在心思疲憊之際,我還是希望記錄這次作為演教員的體驗和經歷。演教員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集演員跟教師於一身,既要能夠表演,又需要引導或者帶領參與者討論問題,演出前期更需要做資料搜集的工作,所以對於演教員的身份,我有話想說…… 初次參與教育劇場(Theatre-in-Education,後文均簡稱TIE,台灣稱為教習劇場)的演出,是2018年在台灣讀碩士的時候,許瑞芳老師帶領修讀課程的學生,結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挑戰者們:解嚴30週年特展」,編創教育劇場《遲來的家書》以探討歷史議題。剛接觸這類應用劇場形式的我,曾疑惑參與者是否能投入當中並進行思考,因為教育劇場跟一般演出不同的地方,是演到某個段落就需要暫停並進行討論,而演員就會變換身份,共同帶領教案或進入組內幫忙;參與者也不止是觀眾,他們還會成為戲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經歷代入角色的處境進行思考或分享想法。這次的經驗讓我感受到參與者跟演教員的關係很緊密,印象深刻是論壇的部分,參與者代入女兒的角色跟母親對話,鼓勵母親共同面對歷史帶給他們的創傷,最後還給予母親深深的擁抱;明明是初次見面,大家卻能建立了互信的關係,我們也可以近距離聆聽到參與者的想法。 帶著讀書時期的經驗跟好奇,回澳後有機會參與《骨籠》(以下將以《骨籠1》代表2020年版《骨籠》,《骨籠2》代表2022年版《骨籠》)的演出,我是很興奮的。《骨籠》選自Geoff Gillham的劇本集,起初我以為有紮實的劇本,有計劃發起人盧惠儀、導演黃栢豪、顧問歐怡雯的帶領,加上是重演劇目,這次擔任演教員應該是相對輕鬆的事?卻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先不討論排戲的部分,前期的籌備需要研習、讀書、蒐集資料、個人經驗投放、教案的討論跟議題的反思等等,加上在covid-19的參與下,我們延期演出,歷時兩年,《骨籠2》在2022年9月完成十場演出。 不斷提問跟修正,是演教員的必經過程 在製作《骨籠2》前,大家希望先檢視前一版的教案,分享當時的經驗以及發現;由於教育劇場需要了解參與者的背景或需求再設計教案,討論的題材越貼近他們的生活,才能引發他們有表達想法的慾望。《骨籠1》想要探討的議題是「安全」,當時的對象是高中生,而《骨籠2》會以定點演出,對象也會變成公開報名的觀眾,所以教案是必須要修改的。《骨籠2》最終以「如何看待自主?」為主軸進行探討,我們曾以「如何成為自己的主人?」作中心問題,記得我們當中有人提問,「我們一定要當主人嗎?其實我不喜歡做話事者。」大家瞬間被點醒,原來我們的主題有預設立場,討論的範圍就變窄了,於是我們繼續探索可能性,透過討論發展出支線問題。「自主到底包含什麼?得到什麼才能夠稱為自主?自主跟自由有什麼不同?」等等。 記得在試演[2]的時候,我們總會輪流帶領活動,最後同伴會給予意見或分享被帶領的經驗,例如帶領會否很主觀或強勢?討論有沒有走偏等,直到演出開始,我們都在不斷提問跟被提問,以確定彼此在同一個頻道上。每次的建議或修正,都是演教員需要學習的。我常說《骨籠》的合作模式很奢侈,團隊用兩年的時間,從找出核心、討論議題到教案的流程,戲劇的排練,都是全部人一起參與的過程;《骨籠》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工作,每次見面時的check-in對我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我是新加入的成員,而在check-in時,大家都會輪流說出自己當下的心情或是最近遇到的狀況,這有助我更了解成員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加深對彼此的認識及團隊的凝聚感,大家也在無形中了解彼此的個性跟想法。 照片提供: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 劇照拍攝:陳世平 本文是作者參與草莓田藝術教育工作室主辦、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的「演教員創作培訓2022」及「教育劇場推廣計劃2022-《骨籠》」後的實踐反思記錄。 [1] 由於本文主要書寫我的演教員經歷,故不會有太多篇幅在《骨籠》的劇情描述。詳細可參閱《劇場.閱讀》2021年5月Vol 013.Issue 51.學習場《澳門教育劇場的在地經驗—以「草莓田」《骨籠》的實踐為例》一文,我當時以局外人身份去採訪計劃發起人盧惠儀及導演黃栢豪,了解他們在實踐時的情況或挑戰。另外,草莓田《骨籠》宣傳也可參閱以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strawberryfields.arts/posts/pfbid02fiMMHMJzuPHnpoVLYG8zee6TnMbu4dwtSv1q6cYYQzzas2wfaFWsSbrrjFmBTNZVl [2] 試演場是在正式表演前,先邀請不同的觀眾參與,看看教案的可行性,並從中找出盲點並進行修改。 由於疫情影響,團隊與顧問歐怡雯以視像會議檢視進度。 透過對劇中物件的詮釋,進而連結主題的探討。...

「香港兒童劇場的實踐現況與展望」活動情況

2016-05-11|TEFO 活動報導|

「TEFO論壇:香港兒童劇場的實踐現況與展望」已經於2016年4月2日圓滿結束,共有35位關注兒童劇場發展的朋友出席。TEFO榮幸地邀請到陳麗音博士及譚寶芝博士擔任主持,由大細路劇團藝術總監林英傑先生(Even)、小不點創作藝術創作總監陳膺國先生(Kelvin)及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創立人黃育德小姐(德德)分享製作兒童劇場的心得,以及營運兒童劇團的心路歷程。 論壇首先由Even發言,簡述大細路劇團的工作。大細路劇團成立於1999年,對象是三至十歲的小朋友,每年製作兩次公開演出,以及超過280場的小學巡迴演出。演出以外,劇團會舉辦家長讀書會,只有家長參與,期望加強閱讀的風氣,培養劇場觀眾,Even說:「我們的目標是推廣親子共讀,因為喜歡閱讀的人才喜歡思考,喜歡思考的人才有機會成為劇場觀眾,懂得享受劇場美感和震撼力。」 劇團的演出主題與生活息息相關,最近兩次公開演出分別關注家長催谷學童成績和家長情緒問題。劇團的另一特色是演員戴上半面具演出,露出下半臉,方便演員說話及唱歌;面具的設計配合角色名稱及特質,令兒童觀眾容易分辨不同角色,Even說:「我們期望讓觀眾像是看《老夫子》、《娃娃看天下》的漫畫一樣,不需要多花時間去研究、認識不同角色;例如,黃色面具的叫『多士妹』,她喜歡吃多士;讀得快一點會讀成『多事妹』,她是一位好奇、愛發問的小朋友。」 劇團初立初期,為了爭取不同資助機構的支持,在角度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迎合資助機構的需要,Even說:「當我們要向平等機會委員會申請資金,我們先要設計男同學和女同學,才有可能探討性別歧視;針對殘疾歧視,我們設計了用拐杖的『笑妹妹』;我們曾經獲得學習障礙協會支持,舉辦學校巡迴演出,於是設計了有學習障礙的『阿明』。」 另一方面,劇團的文娛廳演出具備兩項特色。由於文娛廳沒有座位,她們會用椅墊、小櫈、木箱、椅子、酒吧高櫈,建成觀眾席。演出之後,由演出顧問「蔡姨姨」作延伸分享,Even說:「在創作之前,蔡姨姨因應演出的主題選擇很多繪本,交給駐團編劇去創作;演出後,蔡姨姨會主持分享環節,亦會為觀眾說故事。」 之後,由Kelvin分享他從事兒童劇場的原因及成立小不點創作的過程。Kelvin憶述其中一次參演兒童劇的經驗,他說:「這是一個好奇、個人的想法,當我演出的時候,看著小朋友的眼睛、樣貌,我很想知道那一刻他在想甚麼,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很想從事兒童劇。自此,我一直提醒自己,這份好奇心是最重要的,在演出場地用這份好奇心看著小朋友,我就有動力創作下一個演出。」 小不點創作由四位戲劇教育碩士課程的畢業生組成,除了Kelvin,還有Melanie、Genna及Eliza。四人同期畢業,大家均對兒童劇有興趣,於是成立了小不點創作,Kelvin說:「當年我們要參加藝穗民化節,我們需要有一個名稱,而我們的劇目名為《小不點的故事》,改編自繪本《小不點找朋友》,於是有了這個名稱」。她們會製作原創兒童劇,亦會改編繪本成兒童劇。題材方面,通常與世界公民教育及生命教育有關。 與大細路劇團相同,小不點創作也重視演後活動。她們曾演出《我係好薯》,內容關於本土農業發展。演出後,演員為小朋友舉辦食物工作坊,Kelvin說:「演出在一間餐廳進行,大約有五六十位觀眾,即是有二十多位小朋友;食物工作坊與本地團體『港嘢』合作,小朋友有機會接觸薯仔及其他蔬菜。」另一個製作《他是敵人》,以小學生為對象,探討戰爭的議題,演出後亦有分享環節,讓他們分享對劇中情節的感覺,進一步思考戰爭的禍害。 Kelvin以四條問題,與參加者共同思考,並為他的發言作結,他說:「為甚麼要從事兒童劇呢?您最期盼演出時發生甚麼事呢?與小朋友的互動是怎樣的?您有甚麼展望或期望呢?」這四條問題,是每一位兒童戲劇工作者應該常常思考的問題。 第三位嘉賓是德德。甫開始,她將糖果派給參加者,再播放音樂《煙花》,喚起大家的五感,即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她說:「有趣的是,不是所有人聽完這段音樂後都想起煙花,但是每個人腦海中都有一個畫面。」她指出,藝術通感就是五感互通,例如,聽音樂時腦海浮現畫面,產生視覺,如果有更多時間體驗,有可能產生其他感覺。 然後,德德分享她任職老師的第一堂課,亦是第一次將五感融入戲劇教育之中。當時,她剛剛擔任老師,尚未入讀香港演藝學院,然而已經對戲劇很有興趣。她說:「在我教學生涯的第一堂課,是小學五年級的常識課,教的是性教育,教青春期的身理特徵。」她形容備課過程十分刺激,第一次以老師身分踏進課室就遇上這樣棘手的課題,她不斷思考教學方法,決定引用戲劇元素協助教學。 「我一踏入課室就關燈,請他們閉上眼,然後在黑板上貼上三張裸體畫,分別是男士、女士及小朋友,但是只看到身體,沒有頭部。」她說。然後,她運用戲劇元素令學生投入課堂,讓他們化身為檢察官,同時以鹹魚刺激學生的嗅覺,她向學生說:「今日在山頭發現三具無頭屍體,你們聞下附近環境有甚麼氣味⋯⋯你們如何分辨三具屍體的年齡及性別,為甚麼?」結果,學生只用一堂課就掌握了相關知識。她發現戲劇教育加上五感刺激,能夠令學生投入課堂,而且教育效果顯著。 後來,德德在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劇課程,畢業後她再次任職老師,她說:「我在不同的學校教,每年轉一間,我刻意讓自己在不同階層、層面的學校教書,有貴族學校,有基層學校;最後是特殊學校,學生有智力障礙,我決定停下來探索,從中我有很多的發現,因為語言不能夠讓他們明白,訓練大部分要透過感官刺激進行,加深了我對五感與教育的體驗。」 去年,她離開教職,轉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並成立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首部作品是《左一半・右一半》,劇團致力創作兒童劇,尤其是幼兒劇場(對象為兩歲至五歲的小朋友)。「五感是與生俱來的,即使只有零至兩歲的智商,他都能夠靠感官去認知,是我們互相溝通、認識的媒介,這是我最想發展的。」她指出,BB劇場的五感元素比幼兒劇場更多,不過故事性較弱,帶出的訊息較少,她希望藉幼兒劇場宣揚正面的訊息及價值觀。 三位嘉賓發言後,隨即進入互動討論環節。首先,有參加者向嘉賓講者詢問如何為兒童劇選擇主題。Even回應,大細路劇團的創作題材源自生活,因此他會到公園觀察,公園裡成人及兒童眾多,從中發掘「起步點」。Kelvin表示,創作時他會一邊閒逛,一邊觀察,一邊思考,期望將當時社會發生的事情與自己關心的議題結合。德德重視打開兒童的感官,啟發他們日常甚少刺激到的五感,題材以正面及大眾化為主。 另外,有參加者詢問營運兒童劇團的困難。德德指出,香港五感感知教育劇場在去年成立,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除了營運資金周轉短缺,亦缺乏渠道、網絡讓公眾認識,亦因為欠缺知名度而申請資助困難。Even指出演出場地不足,對兒童劇發展有所限制;基於法例及家長、兒童的安全,大細路劇團不會在工廠及商廈內演出,他們現正開拓政府以外的合法演出場地,例如在學校禮堂進行售票演出。身為兒童劇創作人,Kelvin認在資金及場地以外,還有很多挑戰:如何了解兒童的想法呢?如何向兒童傳遞創作人的訊息呢?如何令劇作同時吸引兒童及成人呢?如何令成人觀劇後有所感受?成人能夠了解兒童對觀劇後的看法與感想嗎? 然後,其他參加者帶出來的更多討論問題: 如何延續觀劇後的跟進、分享、討論與學習呢? 如何才是有效地與觀眾互動呢? 對兒童自己演繹自己的故事的兒童劇場,有何看法? 在香港實踐兒童劇有什麼局限呢? 最後,每位參加者逐一分享對香港兒童劇的展望和寄語。 歡迎重溫是次論壇! 附註: 1. 重温是次TEFO論壇,請瀏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StlUcSP9M...

融合藝術教育(一之三)

2017-11-03|從身體感受生活|譚文晶|

英國的融合教育政策發展相對發達,相關政策的討論都比香港豐富,所以英國有不少團體以戲劇、藝術形式進行社區融合的工作。在過去幾個月,我接獨了不少以標榜融合的藝術團體,比較大規模的如早前提到的Mind the Gap, Access All Areas, Graeae Theatre Company,亦有相對小規模的藝術團體。 在英進修期間,我有機會參與一個小型舞蹈團體Blink 的工作。Blink 主要由四位成員組成,其中兩位是有學習障礙的成年人。所有由Blink 帶領的活動都會至少由兩位Blink 成員共同帶領 (co-facilitate)。 其中一個項目在西倫敦一間學校舉行,為期六個星期。參與者都是7至8歲並有多重學習障礙(PMLD)的學生,他們需要坐輪椅之餘亦有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 在這六個星期的項目中,其中一位帶領者有語言障礙。我特別提到這一點,因為Blink 強調融合教育不單只讓有學習障礙的人士被動地參與,而是可以透過共同帶領的過程發揮專長。活動進行期間,學生都只能躺在地板墊上作有限的活動,而每名學生至少由一名成年人協助才能坐著。即使體能上的限制很多,他們的參與度亦十分有限,但以我的觀察Blink 的方法有效地令學生參與其中,很值得參考。我將Blink 的方法分成三大原則,並在這專欄一連三期和大家分享。 三大原則包括: 一,活動設計著重其重複性,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參與; 二,著重使用非語言的方法溝通,有多重學習障礙的學生其實可以透過身體、聲音、光線等非語言的方法溝通; 三,讓學生有主導的機會,建立學生的自主經驗。 今次先分享關於活動設計的原則。重複性的活動對於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來說很重要,這個習慣與我剛剛開始帶領戲劇工作坊的習慣很不同。我初時很喜歡參加不同的工作坊,學習新遊戲,因為我覺得新遊戲才令參加者有新鮮感。但對於有學習障礙的人來說,他們需要更長時間來消化新的指示和資訊。重複性的活動才能使他們明白和預計到下一步會發生的事,透過進行熟悉該活動來增加安全感,這樣才能提昇他們參與和投入工作坊的能力。所以設計工作坊時,活動內容本身固之然重要,但重複性活動讓參加者明白和了解他們在做什麼更加重要。如果每次活動都完全不一樣,他們便無法掌握和參與。 雖然這班學生消化資訊的時間比較長,但事實上,他們第三或第四週開始已能掌握到相關活動內容。例如,工作坊開始期間,在場的成年人都會扶助學生,讓他們可以坐在我們大腿之間重複地右左搖擺身體。我們有時會按照音樂的節奏,突然停止擺動。一開始,大多數學生被動地按著成人的擺動而搖擺身體。在第三週,我與其中一位學生開始搖擺身體時,他主動地將頭往搖擺的方向傾側,而當我突然停止搖擺時,他亦可以按著音樂的節奏開始擺動頭的方向。雖然,這樣的身體擺動十分輕微,對於沒有身體障礙的人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對他來說這樣輕微的形體參與代表他知道他在做(在玩)什麼。 另一個例子關於向每個學生的稱呼。我們每次工作坊都會先逐個逐個地稱呼學生的名字,工作坊完結前,亦會向每個學生逐一稱呼他們的名字,以示道別。有一次,Blink的成員向學生逐一道別之際,其中一個學生露出一個非常清晰的眼神,表明她正在等待我們向她道別。她的眼神令在場不少學校老師感到驚訝,因為這個清晰的眼神在平日課堂並不常見,她的眼神清楚地表示她明白我們在做什麼,亦代表她在參與其中。 這個關於重複性的活動設計原則,不但適用於有多重學習障礙的人士,也適用於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人士,如自閉症、唐氏綜合症、認知障礙。 參考網站﹕http://www.blinkdancetheatre.org/...

Did you find what you were looking for?

Hmm…

The query you just searched for has no results…

Sometimes we have to try different methods in our process in order to find what we’re looking for, try another query!

Let us know what you’re looking for!

If you can’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on our website, we’d love to know what journey you went through to get here, and we hope we can update our website to better suit your needs.

Thanks for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trying to send your messag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