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O X CCCD 《香港的第三條道路: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新書分享會

主頁/所有活動/論壇/分享會/TEFO X CCCD 《香港的第三條道路:莫昭如的安那其民眾戲劇》新書分享會
Loading 所有活動
此活動已完結,歡迎瀏覽「活動報導」(如有) 以了解詳情!

莫昭如,半世紀以來,以「安那其傾向為原則,民眾戲劇為手段實踐社會行動」。

他與香港的民眾戲劇發展密不可分。

「革命/表演就是行動/亞洲的吶喊/社群藝術」

本地學者楊慧儀以此為題,追溯莫昭如的藝術社會行動路線,提出了關於香港的第三條道路的想像。

在本分享會中,看看他們如何說及彼此經驗的影響與碰撞。

誠邀對應用藝術和民眾戲劇有興趣的朋友出席參與。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時間:早上11:30至下午1:00

地點: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63號22樓香港藝術發展局2206會議室


【書籍介紹】

莫昭如,香港著名「文化人」。

七十年代始,他在香港參與文化活動,與友人創辦雜誌《70年代雙周刊》,受新左思潮影響,以安那其主義作辦刊宗旨,高舉反資、反殖和反官僚。他又以半文化工團、半集體社群的形式組織社會行動,介入當時種種社會事件,企圖改變英殖統治下各種不公義的社會現象;同時,他與友人亦關注中國大陸,批評毛派共產主義,關心文化大革命下的人權狀況。後來「70年代」終告解散,但莫昭如的社會行動並沒有中斷。他採取藝術活動──主要是戲劇──的形式,繼續介入社會,貫徹其國際主義,既抗拒資本霸權,也抗拒國族專制,努力以文化藝術為香港社會開拓可行的第三條道路。

過去半世紀,莫昭如在香港推動安那其社會運動。本書循此論述,但視野不限於歷史陳說。

2014年雨傘運動後,香港對自身身份認同和未來路向的思考變得前所未有地緊急,可是,一直以來對香港的研究和討論不多,一旦需要作深刻而廣泛的討論,才發現話語資源嚴重短缺。本書希望︰通過追溯莫昭如的安那其藝術社會運動,說明香港在七十年代開拓出自成一派的左翼社會運動傳統。這傳統一方面對抗着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英國殖民主義,同時亦反對毛派共產主義。

本書希望此論述能為相關的香港討論提供話語資源,開拓新角度,有助其他研究,以探討雨傘運動後香港本土、親中及對英殖懷舊等意識形態的產生、流向和互動。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