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本地交流論壇(一)
「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台灣到訪交流計劃」本地交流論壇(一)邀請了兩個本港社區劇場工作者──梁偉傑及鄭鳳玲闡述自己的計劃內容及藝術理念,然後由賴淑雅老師回應,對比香港及台灣社區劇場的異同,並互相學習。
梁偉傑(Grad)是大樹社區藝術團聯合藝術總監,多年來於社區致力推動藝術創作活動;他分享了和社區婦女、老人、青少年三個不同社群使用三種不同劇場手法項目。鄭鳳玲(Grace)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及澳洲 Griffith University 戲劇教育碩士課程,現為Just Education Services Organisation 藝術總監;她分享了和更生人士及戒賭人士的兩個長期主要運用論壇劇場的項目。
到了回應環節,賴淑雅老師分享了與性別團體、移工人士和組織的社區劇場及伸延項目。最後三位嘉賓更一同分享與社群工作時劇場工作者應該如何看待及思考自己的工作。
本地交流論壇(一)資料
主講嘉賓:梁偉傑,鄭鳳玲
回應嘉賓:賴淑雅
日期:2017年4月1日(六)
時間:上午10:00-中午12:00
地點:油麻地上海街404號碧波押
公眾講座(一):台灣文化政策裡長出的草根社區劇場
「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台灣到訪交流計劃」的第二項活動是「公眾講座(一):台灣文化政策裡長出的草根社區劇場」,TEFO主辦,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協辦。主講嘉賓是賴淑雅老師,大約有30位朋友參與,場面熱鬧。
主講嘉賓賴淑雅老師身兼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負責人及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在講座裡,她首先闡述台灣社區劇場的發展脈絡與劇場的特色,然後與參加者分享多年從事社區劇場的實踐、觀察及反思。另外,她詳述了關於台灣政府推動以社區為主體的劇場工作的原因、價值、反思和實踐方法。
公眾講座(一):台灣文化政策裡長出的草根社區劇場 (台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協辦)資料
日期:2017年3月29日(三)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公眾講座(二):社區劇場走入民眾的現實世界裡作文化抵抗
「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進行第二個星期,由台灣南洋姊妹劇團及石崗媽媽劇場駐團講師、資深社區劇場編導及培訓導師李秀珣老師為我們帶來一連串的活動及討論。
「公眾講座(二):社區劇場走入民眾的現實世界裡作文化抵抗」由TEFO主辦,光華新聞文化協辨。講座在2016年4月5日晚上圓滿結束。講座共有約30位朋友參與,在場也有不少朋友發問及分享意見,他們對李秀珣老師介入社區的模式充滿好奇和興趣,同時分享了在香港以劇場走入社區的困難,討論內容相當豐富。
「公眾講座(二):社區劇場走入民眾的現實世界裡作文化抵抗」資料:
日期:2017年4月5日(三)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費用:免費
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論壇劇場深度工作坊
論壇劇場深度工作坊,是「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台灣到訪交流計劃」的首項活動。我們邀請到台灣資深社區劇場工作者賴淑雅老師擔任導師,深入探討對「壓迫」、「被壓迫」、「結構性的壓迫」的理解,由導師分享如何運用、理解及編作論壇劇場,然後介紹丑客的手法和提問技巧,論壇劇場的編作如何更包含自身以外的社會面向,以及提升丑客的內省及深度思考能力,反思論壇本身核心價值與功能。
工作坊不單吸引了香港的劇場工作者、社工及老師的參與,還有來自廣州及澳門的朋友專程過來參加,希望能夠為工作者提供更多深思及新角度的思維參考,提升實踐能力。
論壇劇場深度工作坊資料
工作坊是針對有論壇經驗的工作者,介紹論壇的丑客手法/提問技巧,論壇劇的編作如何更包含自身以外的社會面向,以及提升丑客的內省及深度思考能力,反思論壇本身核心價值與功能;為香港的工作者提供更多深思及新角度的思維參考,提升實踐能力。
日期:2017年3月25日至28日(六至二)
時間:上午10:00 至 下午5:00
地點:香港九龍新蒲崗五芳街27 – 29號永濟工業大廈7樓C室
專業座談會(一):社區劇場作為一場緩慢的社會運動
座談會在3月30日晚上舉行,是「TEFO年度主題2017:社區劇場——台灣到訪交流計劃」的第三項活動。主講嘉賓賴淑雅老師以「社區劇場作為一場緩慢的社會運動」為題,分享她在台灣進行的社區劇場經驗。她指出,社區劇場不只是一項藝術活動,更是一項社區組織工作,能夠與社區生活文化、權力結構進行深度理解與對話,方能啟動社區劇場的進步意義,並透過劇場去讓居民反思,從而改變當中的生活及整個建構性的壓迫狀況。
專業座談會(一):社區劇場作為一場緩慢的社會運動資料
講者:賴淑雅
日期:2017年3月30日(四)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美荷樓生活館 多用途室(九龍深水埗石硤尾邨41座)
專業座談會(二):「蹲下去,才看得見——社區劇場工作者的藝術實踐思辯」
座談會在4月6日晚上舉行,繼續由秀珣老師擔任主講嘉賓,超過20位朋友參與。
「蹲下去,才看得見」是李秀珣老師在社區工作了多年累積及反思出來的深切體悟。秀珣老師指出,戲劇工作者與民眾往往存在於不同的現實世界,若果以一般社區工作者的身份進入,根本進入不了民眾的社群。因此,秀珣老師花了十多年的時間與台灣的婦女相處及生活,但過程裡她經歷了許多迷失及失落;雖然如此,秀珣老師仍然堅持及不斷嘗試,她的努力感動了在場每位參加者,也因為如此,參加者才能觀照自己,反思自我的工作,重新思考我們還可以做些甚麼。
專業座談會(二):「蹲下去,才看得見——社區劇場工作者的藝術實踐思辯」資料
日期:2017年4月6日(四)
時間:晚上7:30-9:30
地點:香港九龍新蒲崗大有街16號昌泰工廠大廈3字樓
對象:劇場工作者、應用戲劇工作者及想對社區戲劇實踐有深度認識的人士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