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劇場」的概念,在英語裏的區分似乎比較仔細:它可以是Youth Theatre,或是Theatre for Young People──前者是指由青少年演出的劇目,而後者是指為青少年觀眾而演的劇目(制作及演出者通常為劇場從業員)。在香港,「青少年劇場」的用法較接近前者的定義,其中新域劇團和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等,都是本地在培育「青少年劇場」方面具豐富經驗的劇團。至於有一些朋友,不慎把「青少年劇場」跟「教育劇場」(或稱「教習劇場」,Theatre-in-Education)的概念混淆,卻是美麗的誤會,往後有機會再在此跟大家分享。
近年筆者都有機會排練過好些「青少年劇場」,其中一點我最感興趣的,是它的觀眾。我指的觀眾,是除了家人和朋友外,那些並不認識任何演出者而購票進場的觀眾。一般而言,青少年劇場的演員經驗較淺,制作規模亦較小,這些觀眾進場的最大期望會是什麼呢?就我自己而言,當我進場欣賞一齣「青少年劇場」時,我最想看到的,是青少年的聲音!亦即是說,我會為了想知道這一代的青少年是如何看待某一個議題(例如戀愛)而購票進場的;相比而言,那些純粹重排已有劇本的演出(例如一些著名的音樂劇之類),對我的吸引力則較少。
不過,問題亦出於這裏了──究竟「青少年劇場」所發的聲音,有多少是真正來自青少年,有多少是來自於排練的老師/導師、所屬學院/學校、成年人世界的呢?排練「青少年劇場」的經驗,讓我知道有時青少年並不能真正演他們想演的戲、說他們想說的話。當一齣「青少年劇場」在流露著成人世界的刻意處理、過份的修飾或排練痕跡時,作為觀眾的我總有點惆悵;但分析制作「青少年劇場」的每個階段,卻又發現果真「關卡」重重。由選材開始,「修飾之手」已經悄悄開始它的運作:這題材會否太灰?太膚淺?太敏感?太小眾?太「激」?成年人總擔心青少年是否夠「心智成熟」去處理某些題材(吊詭的是,不讓青少年探索這些題材,到底是幫助了他們還是窒礙了他們發展這種「心智」?)在排練過程中,戲劇導師的職責是引發思考和創作,但危機亦潛藏於此:怎樣避免把自己既有的看法/框框加諸在組員身上?以什麼標準選取演出片段?如何保留一些他們最真但成年人未必喜歡聽的話(包括被認為是「無品味」的話或角度)等等。
歸根究底,我們是如何理解「青少年劇場」的?如果我們都同意那應該是青少年發聲的地方,那麼我們自己(作為導師也好,觀眾也好)又是否READY(或有足夠的開放度)去面對他們當下最真實甚至鮮有流露的一面,而不抱著「青少年應該是怎樣怎樣」的心態去看待呢?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