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我和你祖父祖母、伯父叔父、姨媽姑姐,八人一起睡在這木板牀。」
「每次聽到樓下大喊『飛機欖』,就非常興奮,嚷着要買。」
「要聽你我先生的『天空小說』,一定要到涼茶舖。」
一幕幕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再次在這個描述二次大戰後香港發展的展廳呈現出來。年逾五十的一代,總愛在這裏充當「即興演員」,手舞足蹈做「棟篤笑」。
博物館的展廳,擺放各種各樣的展品,默默的向我們訴說不同的故事,勾起我們的集體回憶,牽動我們忘懷已久的感情。我想:「如果有演員(或是自己)可以站在那裏,和觀眾講講故事,或是一起重新呈現昔日的生活點滴,這些展品豈不是更有靈魂呢?」
在教室上歷史課運用戲劇,要同學建構、進入虛擬的世界,從中感受歷史人物的心路歷程,本身已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但在香港的情況,也有一定的難度,假若我們移師博物館,又會是怎麼樣的景緻呢?
博物館的展覽廳和展品,那怕是一條窄窄的小巷,還是一間客家民居的廂房,都為戲劇活動提供了極佳的預設環境,帶領我們進入一條又一條時光隧道,親身體會昔日的甜酸苦辣、憂戚喜樂。
歐美各地,早已發展「博物館劇場」(Museum Theatre / Theatre in Museum),有些博物館更有駐場教育藝術家,或是由博物館人員接受教育戲劇訓練,然後策劃有關的教育活動。這些活動,不一定要有完善的舞台燈光、音響和舞台設計,只要有適合的空間,如上文所說的客家廂房便可。教育戲劇藝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和大家一起講故事、閒話家常,共同建立既虛又實在的戲劇世界。
歷史本身,就是故事;戲劇世界,也是故事世界,既然二者如此雷同,香港的博物館,又可否成為紅娘,又或是叮噹,帶引我們走入活生生的歷史世界呢?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