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在創作《我係好薯》這套演出時,我們一直在想,究竟除了演出,我們還有甚麼?如果我們期望小朋友在享受觀看演出之餘還有其他學習或者想達致某些教育目的,我們還可以怎樣做?我們跟其他兒童劇演出有甚麼不同?
最初的時候,我提議做與食物有關的演出,還提議了《情迷意大利粉》這個戲名(雖然最後沒有採用,不過我其實蠻喜歡的),正在苦惱之際,想起我們的戲劇朋友當中,有一位是行動團體港嘢裡的其中一位成員。港嘢是一個支持本地農業和日常用品生產的團體。於是我們一起構想,做一個有關本地農業的兒童劇是否可行。
《我係好薯》這個演出就是這樣產生了。開始時,我們對本地農業認識不多,於是開始搜集資料。過程中,發現很多不同關於食物的兒童繪本,每一本也十分有趣,實在不知如何選擇。正當我們茫無頭緒時,朋友向我們介紹了一個名叫香港好薯的機構,他們設計了十分精美的種植薯仔介紹單張,於是我們靈機一觸,就做一齣與薯仔有關的演出吧!還馬上把戲名命名為《我係好薯》。
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薯仔在小朋友日常生活中是怎樣出現、薯仔跟小朋友的關係、然後再想小朋友是怎樣接觸到薯仔。於是我們把主角設定為「好薯」,他是一個本地農場出產的薯仔,不過因為不敵外國進口及有機蔬菜的競爭,於是展開了一個奇妙旅程。由於希望小朋友更有代入感,我們除了設計不同蔬菜角色外,還增設了一個小朋友角色「薯仔」。他在超市買了本地「好薯」回家,希望把他種起來,怎料不懂種植方法,遲遲未見成果,於是便踢走了「好薯」。「好薯」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返回農場,重新明白自己的價值。而小朋友「薯仔」因為掛念「好薯」,重新去學習種植薯仔的方法,最後「薯仔」及「好薯」在農場中重遇。
演出後,我們希望小朋友親身接觸本土農作物,於是安排了港嘢的朋友,為小朋友及家長帶領一個食物工作坊。小朋友有機會直接觸摸及分辨不同種類的薯仔,他們還學會為薯仔脫皮,並製作薯蓉,然後加入不同種類的蔬菜作配料,製作了一個本地蔬菜盛宴。
最令我感動的是在工作坊後,有一位小朋友説,他從來不喜歡薯仔,但今天吃了很多,還邀請媽媽帶他去買本地薯仔。活動完結時,我們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小薯,請他們回家試試種薯仔。數個月後,我收到不同家長的相片,有的成功種植,有的未能成功,但家長均表示,小朋友上了非常重要又有趣的一課。
究竟看完演出之後…還有甚麼?或許這個問題永遠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一個小朋友也是不同的、也是特別的。不過,我期望小朋友在看完演出之後,能夠因著這個經驗,有新的動力去接觸不同的新事物,看世界時不再一樣,也讓家長看見小朋友的不一樣。所以,我覺得演出之後,還可以有更多、更多、更多…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