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香港

將主動探究過程應用於博物館劇場 的實踐研究——以《保家衛港》的創作經驗為例|DaTEAsia 第9卷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教育劇場, 應用戲劇研究|

是次研究,主要是以博物館劇場《保家衛港》的編劇經驗為例,以實踐者的角度來探討如何利用主動探究過程(active-inquiry process) 來創作互動劇場及設計其互動環節。研究者會擔任該劇的編劇和互動設計,逐一歸納和總結實踐中的經驗。

演戲如何促進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記敘文寫作的學習動機|DaTEAsia 第9卷

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戲劇教育, 應用戲劇研究|

本研究蒐集了學生、觀察員及研究者作為老師的經歷和觀察資料, 結合學習者與施教者透過演戲學習中文作為第二語言記敍文寫作的 學習動機及動機教學實踐等數據,以 Pintrich 等人(1991)的學習動機策略理論和 Guilloteaux 與 Dörnyei(2008)的動機取向語言教學 模式加以分析,作三角效度驗證。研究發現演戲是有效的動機教學 策略,最能提升非華語學生中文記敍文的寫作自我效能,其次是外 在動機導向、內在動機導向、任務價值及減少中文學習焦慮,無論 學生、觀察員及老師對運用戲劇在中文記敘文寫作課都有高度評價。

另一條創作路 : 一個運用身體和隱喻的集體編作人種誌戲劇|DaTEAsia 第7卷

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應用戲劇研究|

《塗丫》是一齣集體編作的人種誌劇場,研究12位來自香港不同家庭背景及社經位置的6至12歲兒童的生活狀況,並在2015年5月於香港文化中心公演。是次研究是關於我們藉著《塗丫》去探討研究編作演員(下稱「研編演員」)在人種誌劇場的創作過程中,如何體現、轉化及呈現相關數據資料,以及創作過程如何讓研編演員對研究對象、自己,以至人種誌劇場的編作方法及美學有更多的認識。我們記錄了8位研編演員的編作過程以進行研究,亦在劇場採排的後段與所有研編演員進行了小組訪談,以了解更多他們在創作過程中的經驗及發現。研究發現以形體、風格、隱喻主導並不斷作反思及回饋的編演形式,為研編演員提供了一個美學空間去更深入了解有關數據資料,及感悟自我與兒童生活經驗之間的密切連繫。這個美學空間對人種誌劇場作為應用劇場的轉化能力、真實性、研究作用、教育和藝術價值都有重要的意義。

兒童劇場的觀眾互動——為何而動?該如何動? |DaTEAsia 第7卷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兒童戲劇, 應用戲劇研究|

觀眾互動是否為兒童劇場不可或缺的元素,向來有不同的看法。有 人認為孩童天性好動、不耐久坐、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劇場裡的 互動能吸引孩童的注意力,滿足好動的需求,因此視為必要。但也 有人認為觀眾參與會中斷故事節奏、甚至干擾演出而不樂見。然 而,兒童劇場顧名思義是以兒童為主的劇場演出,兒童的特質與需 求應為創作的重要考量。

熱情、夥伴、權力與堅持︰ 一個跨國戲劇課程的生命歷程|DaTEAsia 第6卷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戲劇教育|

本文以一個跨國戲劇課程為個案,討論把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首個 學位課程引入香港的經驗。作者檢視課程從開始至結束的十年間所 經歷的發展和考驗,討論兩所學院在協作中如何處理教與學的跨文 化議題,分析課程在香港和澳洲帶來的影響,思考這類課程之可持續 發展。通過分析本個案,作者引申更闊的思考,提出在應用劇場╱ 戲劇教育的實踐中,「跨文化議題」、「評估影響」、「可持續發 展」同樣是三個重要題目,深入探索這些題目,有助思考應用劇場 與戲劇教育在香港與其他地方的未來發展。

分析觀眾反應: 以《1894香港鼠疫》教育劇場為例|DaTEAsia 第6卷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教育劇場, 應用戲劇研究|

教育劇場(Theatre in education, TIE)是「應用劇場」模式之一, 是以劇場介入教育的實踐,運用不同觀眾參與模式,讓觀眾在戲劇 行動內或行動外探索相關的議題,認識自己的想法、反思體驗和思 考問題。那麼,教育劇場觀眾的觀演體驗是一個怎樣的學習歷程? 此外,用甚麼方法分析教育劇場觀眾的反應最為有效?本論文以香 港一個名為《1894香港鼠疫》教育劇場計劃的個案研究為例探討上 述問題。這教育劇場計劃運用風格化的戲劇形式配合表演前後的戲 劇活動,意圖提供主流鼠疫歷史論述以外的另一個說法。本文借用 傑克遜(Anthony Jackson)的教育劇場框架構架和霍爾(Stuart Hall)的編碼╱解碼理論,分析這些年輕觀眾看演出時讓他們專注 和分心的東西;闡釋他們磋商劇場觀演體驗和建構意義的學習歷 程。最後,文末會從《1894香港鼠疫》這項研究反思教育劇場的另 類實踐和展望觀眾研究的未來。

戲劇製作如何為香港華語學生建立語言學習環境 (英文文章) |DaTEAsia 第2卷

一般應用劇場實踐,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應用戲劇研究|

有研究指出戲劇可以用作第二語言的學習工具,同時,根據香港的語言教學研究,社群文化背景對英語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影響不輕。 因此,筆者以為如果以戲劇排演作為非母語英語教程時,教學的成效亦可能須要考慮社群文化的因素。 這論文總結一項語言學習試點研究的結果,以維高斯基﹙Vygotsky﹚ 的認知發展論為基礎,這研究以定性數據,分析一班香港大專生製作英語戲劇的過程。研究是要解答以下兩個問題︰首先,在香港以戲劇作為教授英語學習工具是否取決於某些社群文化因素?此外,在香港英語戲劇又是否一個有效的非母語學習工具呢? 在這研究中,目標學生的社群文化背景與以往的相若,而實驗環境裏,即是戲劇排練,製作過程中,全部以英語溝通。結果,學生的語言能力有顯著的進步,因此,可以說戲劇活動不外是語言教學另 一有效而適當的渠道。

香港學校戲劇教育發展範式的轉變 |DaTEAsia 第1卷

亞洲戲劇教育學刊, 戲劇教育, 應用戲劇研究|

在一項有關香港戲劇教育現況和成效的研究中,顯示學校校長贊同戲劇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可產生正面的影響。超逾九成學校表示戲劇有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共通能力,於提昇學生的協作能力和自信心兩方面尤為認同;也表示戲劇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幫助他們提升語文能力與及知識的轉化和運用,有助學生培養他們的品德情意。此外,校長也認為戲劇能夠提升學生在中國語文、英國語文、 藝術及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等學習領域的學習成效。然而把戲劇納入正規課程的學校為數不多,投放在戲劇教育方面的資源也有所不足。在教節的安排上,戲劇課在每週/循環週只佔 1 至 2 教節,與校內其他「非學術」科目相若。這現象反映校長在推動學校的戲 劇教育時,可能面對很大的張力。本文旨在從轉變管理和課程管理的角度探討學校如何推動戲劇教育。

Go to Top